东营市第三批市级非遗工坊名单出炉,利津两家入选!

2024-12-24 11:15   山东  

为进一步推动非遗工坊建设,根据《山东省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办法》,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了第三批市级非遗工坊评审认定工作。经申报、实地测评、综合审定、公示等程序,最终认定15家工坊为市级非遗工坊,其中我县利津茂盛馆水煎包非遗工坊、佟家圆梦手工编织非遗工坊共计2家非遗工坊上榜。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

上榜的这两家非遗工坊吧~


利津茂盛馆水煎包非遗工坊


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年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16年,刘明远、刘凤岗在利津县城建立了第一家水煎包专营小店“茂盛馆”。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改良制作工艺,做出的水煎包色香味俱佳,扬名利津。以至于当时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广为流传,“刘凤岗开了张,别处的水煎包不吃香。”从此以后,经过四代人的不断改进,茂盛馆的水煎包工艺不断发展,形成了酥而不硬、馅多皮薄、香而不腻、老少皆宜的独特风格,堪称面食之佳品。

为了让利津水煎包走出利津、走出东营,让更多的人吃到最正宗的水煎包,2013年10月,投资100万元在大桥路建设了传统风格“茂盛馆”旗舰店,注册餐饮公司和“茂盛馆”利津水煎包商标,并在水煎包传统文化、水煎包制作技艺详细流程、料包制作、物流、培训技能人才等方面下功夫。水煎包店内坚持使用传统的木柴、大灶、铁锅烹制水煎包,保留传统风味,每日前来品尝水煎包的客人络绎不绝。目前,店内每日约可以接待客人300余人次,日营业额达到6000余元。如今,茂盛馆名扬海内外,屡获佳绩。

佟家圆梦手工编织非遗工坊


唐恩美,女,汉族,1969年7月出生,利津县北宋镇佟家村人,中共党员,2021年4月被东营市人民政府授予“东营市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2月成立利津圆梦手工编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坐墩、蒲团、坐垫、储物筐等产品,同时不断研发提升产品的性能和价值,生产了艾灸墩、颈椎枕等产品,得到了顾客的喜爱。截至目前,累计超3000名妇女、残疾人等参与培训学习,合作社吸纳会员150余人,带动周边20多个村妇女从事手工编织活动,每人月工资1000元-2000元,带动妇女及残疾人群实现了居家灵活创业就业。现在圆梦合作社不光带动北宋镇村民居家创业,还把利津县想居家就业的群众带动起来。当前,手工草柳编已辐射多个乡镇,辐射带动盐窝镇黄东村、滩西村、巴东村成立草柳编共富工坊。经过多年的培育,佟家村手工草柳编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名单。草柳编正在成为全县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和惠民产业,带动更多的妇女及残疾人群脱贫增收。唐恩美的付出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同,被授予“山东省最美基层妇联人”、“东营市优秀共产党员”、“利津县妇女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组织成员进行手工编织、手工布艺制销售,开展与手工编织、手工布艺制造有关的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统一组织成员购买所需的生产资料。


产品有坐墩、蒲团、坐垫、储物筐、艾灸墩、颈椎枕等。由蒲草、茅草、麦秆、玉米皮、柳条等编织而成。佟家村地处黄河滩区,原材料就地取材,绿色环保,无污染,产品既经济适用,又美观大方。




利津县文化馆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传承发展戏曲艺术、开展公益文化培训、开展文化宣传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