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的我们,忙碌充实...
开展“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巡演活动2555场;
组织“欢乐黄河口”广场群众文化活动40场;
开展“跟着戏曲来旅行”黄河口戏曲演出季演出15场;
承办大型综艺活动“站长来了”暨东营市春节期间文旅活动推介会;
引进儿童剧、话剧、民乐会、交响乐会等大型惠民演出22场;
全年开展公益培训304期、吕剧进校园54期、“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活动60场、国学公益课堂18期、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800余场;
申报的利津竹马灯被评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通过群众“你选我购”,采购畅销书、网红书等图书12192册,全年接待进馆读者17万余人次,借阅图书20余万册次...
2024的我们,收获颇丰...
吕剧《暖阳》入选山东省第十三届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
小品《小美满》入选“中华颂”第十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活动,获“最佳剧目”奖;
小品《外卖到了》在第九届山东省小品新作展演中评为“优秀作品”;
东营市首届全民艺术普及成果汇报展览和线上展播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
东津渡·黄河书屋入选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8项县级项目评选为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新创作品《回家》《童音吕韵》《我和我的祖国》《红歌联奏》《最美的你》在东营市社会文艺团体优秀作品展评活动获“优秀作品奖”...
免费开放有序推进 群文活动丰富多彩
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中心以“文化惠民”为导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场馆开展艺术展览、声乐演唱、舞蹈排练、艺术培训等免费开放服务,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56个小时,节假日期间实施延时开放。组织利津县首届少儿春节晚会、“河海长兴 幸福利津”春节群众联欢晚会、第二届黄河锣鼓大赛暨2024年元宵节民间文艺展演、“舞动黄河口 筑梦新时代”广场舞大赛、经典续文脉阅读等20余项活动。开启“跟着戏曲来旅行”黄河口戏曲演出季活动,邀请山东省京剧院、山东省吕剧院等知名专业院团,带着《杨门女将》《王昭君》《花木兰》等经典剧目,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演出15场,为全县群众带来丰盛的戏曲盛宴。全民阅读持续推广,结合“全民阅读书香东营2024齐鲁书香节暨第九届东营读书节”开展“阅行黄河 文化大集”、“读书分享会”等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加快全民艺术普及 促进公共文化共享
以“公益服务”为主线,持续开展“文润心田‘艺’心向党”公益文化培训,通过征集群众需求,开设舞蹈、声乐、葫芦丝、戏曲、剪纸等9个艺术门类,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持续深入实施吕剧振兴工程,组织开展吕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成立县司法局、县疾控中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阳股份、翠园湖5处图书馆城市分馆,并签定总分馆服务合作协议,共配备图书3000余册,为书香机关建设打下扎实基础。为凤栖园城市书房、东津渡城市书房各配送网红畅销书200册。建设利津县老城里书房,投资150万元,藏书5000余册。建设明集乡西望参乡村书房、新合社区城市书屋,共配备图书1300余册。
聚力文艺精品创作 推动本土文化创新
全力打造小戏小剧精品,提高文艺创作水平。创作编排吕剧情景表演唱《沿着黄河来旅行》、情景剧《警旗下的誓言》、吕剧小戏《圆梦》《有事情找孙丽丽》等一批反映时代新气象、扎根基层新生活、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作品。推出黄河口特色文创产品《状元及第》《云汉和悦》《凤翥鸾栖》杯垫、冰箱贴、胸针。
深入挖掘文化遗产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注重全县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开展非遗陪你过大年、迎新春剪纸展、黄河非遗大集等8场宣传展示活动。陈庄得胜鼓乐、微缩景观制作技艺等8项县级项目评选为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津竹马灯被评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岭村“老街长巷”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新样板被评为山东省首批全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入选村级典型案例。
2025年,我们将满怀热忱,为您带来更多的文化惠民活动。
2025年,利津县文化活动中心与您一起,启航新征程,书写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