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病例投稿No.11
本期为您奉上来自王晓歌医师带来的GBT案例投稿。
王晓歌
口腔医学硕士
牙周专科医生
美国牙周病学会AAP会员
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
海堂学社发起人
EMS瑞士口腔学苑SDA培训讲师
GBT结合手术治疗II度根分叉病变一例
患者信息:女,40岁
主诉:右下后牙牙龈肿痛1周。
现病史:2年前于外院被诊断为“牙周炎”,2年间断续接受相关治疗,具体不详,最后一次在外院接受“牙周治疗”为约1个月前,自感首次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随后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期间因牙齿过于松动,分别已拔除了双侧上颌最后一颗磨牙,右下后牙牙龈反复肿痛,1周前再次发作,同时感牙齿松动。
#46颊侧牙龈红肿,可见瘘管,探针垂直指向根分叉处。
初步检查:平均PI 4 (Turesky) ;BOP 12%;#46, 47 BOP(+),溢脓。
松动度:#46 I度;#47 II度
初诊曲面体层片
显微镜下行SRP,虽然患者已经两年“牙周治疗”,仍可见大量龈下牙石。
显微镜下行SRP,可见#46、47颊侧均有明显的釉质凸起,尤其是#47,几近畸形。
全口SRP及个性化口腔卫生宣教后2个月,菌斑指数改善明显。
#46、47依然有残留深袋,松动度也无改善。
建议患者拔除#47、48, 尝试保留#46。
患者强烈要求一同尝试保留#47,并承诺继续改进口腔卫生。
最终治疗方案为:拔除#48;#46、47翻瓣清创,颈部成形术,同期尝试再生术,并行松牙固定。
术前根尖片
显微镜下行#46、47根分叉清创及颈部成形术。
术后即刻
术后3周拆线前后,可见大量菌斑堆积
术后4个月,探诊深度有所降低,但仍深,可喜的是#46、47均已不再松动。
考虑到固定装置影响患者完善口腔清洁,且患牙已不松动,当日GBT后拆除固定装置。
术后6个月,患者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牙面见色素沉着,当日未探诊,予GBT。
术后10个月,#46、47仍有5mm牙周袋,但牙龈色粉质韧,BOP(-),不松动
术前CBCT
术后10个月CBCT
讨论:
本病例难度较大,如果按照循证的标准来看,47牙不应做保留方案,但考虑到患者的意愿,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的患者的配合度,同时患者也证明了其可以充分理解并积极做好个人口腔卫生。
这是医生敢尝试“不可为”之病例的底气,也是GBT带给医生和患者的优势。通过对菌斑可视化处理后辅以舒适化治疗,不仅让医生在高难度病例中不会投鼠忌器,也便于患者理解病因和病情,并配合治疗,改进口腔卫生习惯。
当然,这个病例成功与否,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监测。
下期病例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