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求職提防陷阱 稍一不慎銀行賬戶也被騙走 美聯社圖片
求職詐騙案件禁之不絕,輕則破財消災,重則連信用卡、銀行賬戶也被騙走。有專家提醒民眾,騙徒通常透過社交媒體溝通,求職者即使收到工作訊息,也不應點擊任何連結,更不要存入所謂簽約獎金支票,以免跌入詐騙集團和假職缺的陷阱。
美聯社報道,非營利組織「身分盜竊資源中心」(Identity Theft Resource Center)專門協助不幸受害的消費者,其總裁兼執行長維拉斯奎茲(Eva Velasquez)表示,大多數求職者都轉向網上平台尋找工作機會,因此騙徒乘機冒充公司和招聘者,誘騙求職人士提供金錢或個人信息,導致求職詐騙案件在過去一年明顯增加。
28歲品質保證分析師伊斯蘭(Tehseen Islam)是求職騙案受害人之一。她在求職苦海浮沉幾個月後,收到一家著名行銷科技公司的錄取通知,雙方溝通大約一星期後,伊斯蘭收到公司發出的支票,她需要按指示存入,並向公司支付1000元工作設備運費。
然而幾天後,銀行通知伊斯蘭跳票,而且懷疑伊斯蘭與詐騙集團合作為理由,決定終止所有與她的業務往來。伊斯蘭這時才發現自己誤墮求職陷阱,不僅白白損失1000元,還與騙徒分享了個人資料,令她蒙受精神創傷。
求職詐騙者大多冒充他人身分,騙徒通常冒名為大公司員工,並製作與實際職位類似的求職廣告。一些騙徒會發布假職缺,一些則會透過私訊或簡訊直接聯絡求職者。一些騙徒更會意圖竊取個人資料,向求職者索取社會安全號碼和駕照等資料。
維拉斯奎茲表示工作如果看起來「非常吸引」,例如技能要求不高,卻提供豐厚薪水,而且標榜100%遠端職位,求職者就要提高警覺。合法的僱主初期只會了解求職者的技能、工作經驗和聯絡方式,其他細節通常會在錄取通知發出後才詳細溝通。
若要回覆求職廣告或招聘人員的訊息,或者有自稱僱主或人事代表主動聯絡,求職者必須先了解公司背景,例如公司的官方網站、網站有否相關職缺和招聘人員的名字等。即使確定信息來源可靠,也不要隨便點擊各項申請或問卷連結。
品質保證分析師伊斯蘭在意識到受騙前,對方曾經向她發送面試表格,要求伊斯蘭提供多項個人資料。
簽約獎金支票是詐騙者常見手法之一,騙徒會以工作設備等理由,向求職者收取押金或手續費。
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消費者教育專家普伊格(Alvaro Puig)表示,求職者存入支票後,雖然帳戶會顯示金額已入帳,但銀行幾天後會確認那是假支票,騙徒此時卻已失去聯絡,不會提供真正工作,求職者當然也無法追回押金或手續費。
雖然職場社交媒體平台「領英」(LinkedIn)和求職網站Indeed等平台相當可靠,多數職缺也是真實無誤,但平台無法核實每一個招聘資訊,求職者因此要保持謹慎。以伊斯蘭為例,她現在會透過Emailable或Clearout等網站驗證招聘者的電郵,並直接與公司聯絡確認。如果不幸遇上詐騙,應向聯邦貿易委員會網站報告。
長按以下二維碼,自動識別關注『星島美東版』(ID:SingTaoNY)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