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节
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但今天也与往常一样,新闻工作者们或行色匆匆于采访途中,或在电脑前忙碌地敲击键盘,用一篇篇报道、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讲述温暖的故事,记录时代的发展。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想说说属于我们的故事,谈谈我们的感悟。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团队在2024环广西世巡赛南宁城市赛段比赛结束后留影。
记者郭少东参加南宁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
记者叶子榕在首届学青会开幕式现场。
记者吴潇在“政协建言 委员心声”集中访谈中提问。
记者覃雨轩(右)采访南宁杂交选育朱槿研究工作。
记者李静(右)在青秀区晟发现代设施蔬菜基地采访。
相机、背包是摄影记者黄维业的采访“标配”。
记者农建昌操控无人机航拍。
记者韦峭在采访中与小动物亲密互动。
记者卢彬(右)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与村民进行交流。
记者胡光磊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采访报道。
脚下有泥土,眼里有光芒,心中有信仰。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黄胜深耕电视媒体行业已有25年,“70后”的他,亲历了媒体发展的变革浪潮,对新闻工作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和体会。黄胜回忆道:“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为扶贫栏目记者的那两年,每个月有一半时间都在贫困村度过。两年间,我走访了近200个贫困村,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村容村貌越变越美、村民的笑容越来越甜,就觉得记录的这些画面很有意义,人生更加充实、更有价值。”黄胜表示,他将继续用肩上的摄像机捕捉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每一个瞬间,为人们带来更多深入人心的好作品。
记者杨盛(右)在坛洛镇采访香蕉丰收情况。
“每当看到自己采写的新闻报道产生积极影响时,我就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盛是一名“80后”,从事新闻工作已有13个年头。“当记者既充满挑战又很有成就感。一方面要时刻做好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采写任务,面临着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另一方面能够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和事,并通过文字将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公众,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很有满足感。”杨盛认为,记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具备坚决的执行力,无论是灾难前线、重大事件核心区域,还是偏远的乡村、忙碌的城市角落,都要不畏险阻地奔赴新闻现场;具备良好的沟通力,能与不同的人交流,不偏不倚地呈现新闻事实。
记者郭嘉祺(右)与同事进行采访拍摄。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嘉祺是一个“95后”姑娘,虽长得斯斯文文,但工作起来就像“总导演”,根据新闻选题策划、组织采访拍摄、进行后期制作,十分干练。从业5年,郭嘉祺认识到,记者不仅是社会的观察者,也是新闻真实的守护者。尤其是全媒体时代,记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新科技,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制作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新闻产品,利用平台传播优势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今天,媒体行业快速变革,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报道形式和传播渠道,让新闻更加生动、有趣、易于传播。”她说。
用镜头捕捉世间百态,以笔杆书写责任担当。未来,南宁新闻工作者们将继续坚守在报道的最前线,记录城市发展的点滴,讲好精彩的“南宁故事”。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 记者 覃雨轩 周小燕 吴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