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集大型纪录片《河湟文化》(第一季)

旅行   2024-11-15 15:56   青海  




青海海东,史称“三河间”,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在这里交汇,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承载区。


河湟文化是在古羌戎文化的历史演进中,以中原汉儒文化为主脉,不断吸收融合游牧文化、西域文化形成的包容并举、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


河湟文化与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并立为黄河流域四大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东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拍摄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河湟文化》(第一季)共10集,每集时长15分钟。纪录片立足河湟文化的独特性、厚重性、融合性、多元性和立体性,选取柳湾彩陶、喇家遗址、瞿昙寺、河湟花儿等最具代表性的10个文化元素,追溯河湟文化,讲述河湟史前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挖掘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和非遗传承项目中蕴含的深厚内涵,从而生动讲好河湟故事,深刻解读河湟文化。

三河间

河湟文化的发祥地


江河之畔,自古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也因水而兴,若遇到三河交汇,河湟谷地就会更加不同寻常。而在三条河流交汇出的河湟谷地,则有更多非凡之处。九曲百转的黄河、跨峰过涧的湟水河和蜿蜒流淌的大通河从这里流过,多元民族文化的不胜不休,风格迥异的建筑绘画艺术和瑰丽多姿的服饰饮食习俗在这里碰撞、交融,旖旎的风光与灿烂的文化在这里相遇,悠远的文脉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传承,古往今来,它的光芒从未暗淡。

柳湾

这里的彩陶流成河


捧起彩陶罐,就是捧起了一抔四千年前的泥土,也捧起了一抔河湟文明起源的泉水。陶,是时间的艺术。泥土太干则裂,太湿则塌。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先民们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今天的我们总感叹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而在四千年前,生活在河湟谷地的他们就已经教会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从简单的生活中淬炼出幸福。

喇家遗址

黄河岸边的绝唱


悠悠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时光飞逝,多少的人事变迁。四千年前,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还是黄河上游文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黄河岸边的史前村落里,先民们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然而,四千年的时光,地老天荒、沧桑变迁,剥开厚重绵长的时空,沉睡了四千年的史前遗址被一点点唤醒,让我们在有限的认知里去遥望过往、聆听絮语、探知密码,续写喇家遗址的千年传奇。

瞿昙寺

高原“小故宫”


这是一座酣睡远山的寺庙,六百多年来未经修整留住时光的明代建筑;这是一座汉藏交融彰显皇家气质的宏大文物群,它静静地矗立在青海乐都的大山深处,依山傍水,高低错落。一件件珍奇文物、一幅幅精美壁画、一件件精细木石雕……它们诉说着过去,见证着现在,连接着将来。在历史时空的缝隙里,在明朝几代皇帝的加持下,它的故事充满传奇,这里是“高原小故宫”——瞿昙寺。

花儿

千年音韵漫河湟


三千年前,《诗经》有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三千年后,河湟大地上响起悠扬高亢的花儿:“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个家;钢刀拿来头割下,不死时就这个唱法……”“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漫长的岁月更迭中,河湟“花儿”歌手用高昂婉转的曲调叙述生活、抒发情感、描摹精神世界。生产劳动、男女情爱、风俗民情、社会斗争、游戏娱乐、喜怒哀乐都被唱进“花儿”里,串联起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醉了湟水,暖了岁月。

塔加

云端的家


海东市化隆县塔加藏族乡的塔加村,是典型的藏族传统古村落,村居错落有致,选址讲究,庄廓形状有圆有方,依地势而建,格局紧凑,呈现着藏族乡土文化的特有魅力,承载着当地人们的情感和记忆。2016年塔加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塔加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行走在塔加村,犹如在阅读一本充满未知领域的古书籍,厚重、神秘、庄严;也像是行走在故乡,亲切、古朴、自然。塔加,这座百年藏庄,在岁月的变迁中沉淀着美,散发着韵味,用它独有的姿态,呈现在每一个向往它的人面前。

皮影

一帘光影藏春秋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当熟悉的打击乐器和弦乐响起时,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河湟皮影戏正在上演,泛黄的幕布上,人物、走兽、房屋等皮影道具依次登场,光影交错间,皮影人物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千年世事缓缓流淌,百代兴衰徐徐展开。一代又一代河湟皮影艺人将地方语言、生活习俗、民风民情、审美情趣等融入皮影戏中,多少年来,他们吟唱着一个个古老而又动人的传奇故事,在光影中用自己的独特方式传承弘扬着传统文化。

盘绣

指尖上的舞蹈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是全国唯一一个土族自治县。银针在手中翻飞游走,丝线翩翩起舞,凭借对线条的优美勾勒和对斑斓色彩的演绎,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刺绣作品在丝绸上跃然而出。作为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盘绣称得上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繁复艳丽的色彩,缜密巧妙的针法,汇集沉淀着古老土族文化丰富深刻的底蕴,盘绣是我国少数民族刺绣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承载着土族儿女对色彩、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盼。

撒拉宴

舌尖上的循化


不同地域的人们运用各自的智慧,利用自然万物,把对土地的眷恋和生活的热爱,全部蕴含在了独特的美食中。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撒拉族人民,运用自身的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收获小麦、菜籽油这样质朴美味的食物,制作出一桌丰富精致的美食。撒拉族美食,有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乡、乡情、勤劳、善良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是黄河岸边独有的情怀,生生不息,永远芬芳。

红光村

追寻红色的足迹


光阴荏苒,时光带得走弥漫的战火硝烟,但永远抹不去蕴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红色密码和流淌在血液中的红色记忆。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这里记载着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承载着一段难以忘却的红色情结,红军精神跨越历史长空,引领撒拉儿女团结奋斗、砥砺向前。红色基因的传承、血脉的贯通、精神的延伸,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奋斗征程中一以贯之,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会议

●  第七届进博会海东签约金额超8000万元

●  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召开2024年海东市体育工作专题会

●  海东市体育中心召开反恐防爆联席联防工作会议并开展体育场馆反恐防爆应急演练

来源丨青海日报
投稿邮箱丨81151739@qq.com
备注 | 文章旨在宣传海东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新闻资讯发布、文旅信息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