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研的赛道上,除了普通的硕士生,还有一群选择“加时赛”的同学——硕博连读和直博生。
这条路看似是一条捷径:导师青睐,科研资源倾斜,甚至有人觉得“一步到位”去读博是稳赚不赔的选择。
然而早在18年4月,《自然》子刊的一项研究便已指出:研究生的抑郁概率或比普通人高6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19年的调研报告也显示,35.5%的研究生存在抑郁倾向,博士生中这一比例高达36.6%。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硕士生。
当人们还在为“学历镀金”趋之若鹜时,高学历群体早已深陷一场无声的心理危机。
图源:https://doi.org/10.1038/nbt.4089
2024年11月12日,顶级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生物学一区top,IF=33.1)发表了一篇题为“Behind the graduate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science”的研究论文,进一步揭示了理科硕士和博士的心理健康问题。
图源:https://m.sohu.com/a/833159837_120233365/
研究团队对2,141名自认为患有抑郁或焦虑的理科硕士和博士进行了深入访谈,结果发现,“导师push”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度严厉的批评、不切实际的期望,让许多学生在科研压力下喘不过气。
研究还指出,重度焦虑的学生考虑退学的概率是轻度焦虑的近三倍,而严重抑郁的学生退学概率更是高出五倍以上。
数字冰冷,却在陈述着严峻的现状,除了每年皆有的社会新闻事件,个人硕博连读后抑郁的案例也不胜枚举,知乎随便一搜——
图源:知乎
“1例博士自杀背后,是29个被忽略的自杀信号,300个自杀未遂的念头。”
这并非夸张。根据《自然》2022年全球博士生调查,45%的中国博士生认为读博体验未达预期,仅5%的人觉得“超值”。当科研理想撞上现实的高墙,许多人被困在“沉没成本”的牢笼里:退出意味着放弃多年努力,坚持则要忍受无休止的精神内耗。
图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631-z
学历越高,抑郁率越高,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数据和真实案例堆砌出的残酷现实。保研硕博,除去光环加身的“学霸专属”,也是一场充满未知风险的心理博弈。
01
硕博连读&直博的独特压力源
学制与学业压力
硕博连读和直博生的学制通常比普通硕士生更长,直博生一般需要5-6年,而硕博连读生也需要4-5年。
在这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科研任务,还要应对论文发表、毕业要求等硬性指标,学业压力不言而喻。
退出机制不健全
硕博连读(保研)和直博生的退出机制往往不健全。一旦选择直博,学生在中途退出时,通常只能拿到本科学历。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投入的几年时间和精力将化为乌有,沉没成本极高。
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使得许多学生在面对巨大的科研压力时,仍然选择咬牙坚持,心理负担也随之加重。
图源:网络
学生处于弱势群体
在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中,学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许多学生反映,导师不仅要求他们完成科研任务,还会指派一些与学术无关的私活,甚至有些导师存在学术不端或行为不检的问题。
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敢怒不敢言,长期的压抑情绪,最终会导致心理问题的爆发。
身负更高的期待
硕博生通常被寄予更高的期望,无论是来自家庭、导师还是社会。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业,还要在科研领域有所突破,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这种高期待往往让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当科研进展不顺时,焦虑和抑郁情绪会迅速蔓延。
02
如何排解压力?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硕博生应该如何应对?
心理调适:先接纳「压力合理」
硕博阶段的压力是科研体系、个人期待、社会时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系统性问题。接受自己会焦虑、会疲惫的现实,反而能减少自我攻击。告诉自己,压力是正常的,不必为此感到羞愧。
建立学业以外的自我认同
每天花10分钟写「非学术成就清单」:比如今天做了一顿健康的饭、坚持早睡。这些小事的积累能帮你跳出“只有论文能定义我价值”的思维陷阱。
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可以逐渐建立起学业以外的自我认同,减少对科研结果的过度依赖。
图源:网络
化焦虑为主动
主动管理导师的期待,学会“拿捏”导师。与导师沟通时,明确自己的研究进展和困难,合理设定目标,避免被导师的过高期望压垮。同时,学会拒绝一些与学术无关的任务,保护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寻求帮助
当你感到压力过大时,不要犹豫,寻求帮助。无论是心理咨询师、同学还是家人,都可以成为你的支持,许多高校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The end
写在最后
保研硕博,看似是一条光鲜的学术之路,但其背后的压力和风险不容忽视。学术之路固然艰辛,但请记住,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论文和科研成果上,生活中的每一个小成就,都是你值得骄傲的部分。“天地广阔,道路千万,别把客栈当归宿,脚印皆为身外物。”
由于公众号改版
想要及时了解更多保研资讯
记得星标 ⭐【保研】哦!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