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江镇小洞村:山村蝶变展新姿

政务   2024-10-23 14:01   江西  


坑洼不平的水泥公路变成平整的沥青路;拥挤脏乱的中心街变得整洁通畅;陈旧破烂的红色遗址修旧如旧;一箱箱五彩假发从这里走向世界……深秋时节,记者来到省级红色名村袁州区水江镇小洞村,发现这里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令人惊喜。

 做好传承文章

水江镇位于宜春、萍乡两市交界处,是一个拥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革命老区,浸润着革命先烈的记忆与荣光。

90多年前,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开展过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播下了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种;这里曾是湘鄂赣苏维埃交通队重要站点,中共赣西北特委驻地,宜萍县苏维埃政府、萍浏醴边境指挥中心,萍乡五区、六区、七区,浏阳十区、十一区,醴陵五区、八区等红色政权驻扎地,在大革命时期被称为“小莫斯科”;在《江西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有122位小洞籍烈士的英名;这里还有200多位无名革命先烈,留存有许多红色遗址和革命故事。

“为铭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我们充分发掘和保护革命旧址、红色遗址,特别是近两年来筹措资金完成了湘鄂赣省交通站、中共赣西北特委及萍浏醴边境指挥中心旧址、彭德怀旧居、红军井等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遗址的修复,让后人对红色历史有感官体验,也使小洞成为乡村红色旅游和研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小洞村党支部书记杜兵介绍说。小洞村党支部因势利导,着力打造省级红色名村并积极申报“红军村”。村干部带领村民代表前往万载仙源、湖南平江等革命老区学习考察,组织村里的知名人士和革命先烈后代收集整理红色故事,争取资金保护修缮革命遗址、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高标准建设了小洞村史馆,创作了红色主题村歌《小洞村口送红军》等,让红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奏响发展强音 

杜兵的曾祖父是革命烈士,牺牲于1934年,大爷爷1931年参加红军,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他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2016年,杜兵听从家乡党组织的召唤,放弃高薪回到小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当时,小洞村面临着花炮、煤炭两大传统产业退出、村民就业困难、青壮年纷纷外出的严峻挑战。面对困境,杜兵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找破局之路,决定从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入手。他四处奔波,联系在外发展的乡贤和企业家,邀请他们回乡创业投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曾德富等在外发展的村民被他的诚意所打动,纷纷回到家乡发展。2017年,小洞村第一家假发厂建成。之后,不断有能人返乡投资创业。

目前,小洞村已有假发厂9家,解决了40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以前我厂的产品主要销往国外,现在国内对假发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产品供不应求。今年我在萍乡桐木镇办了一个分厂,现有员工30余人。熟练工一个月能赚七八千元。”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现任袁州区水江镇三溪元素发饰品厂总经理的曾德富说。

随着假发产业的不断发展,小洞村还吸引来电子厂、制伞厂等企业的入驻;同时,建设了40亩脐橙基地,今年开始挂果。2023年,小洞村村级小微产业园投入使用,已有两家假发厂入驻,村集体经济仅此一项就年增收8万元。村里还有人看到产业发展的运输需求,购买了货车,跑起了物流生意,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谱写文明新篇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弘扬孝道文化,倡导文明乡风,经有关部门批准,小洞村乡贤组织的袁州水江孝道文化研究会于2020年1月成立;由小洞村民筹资建设、占地3800余平方米的孝道文化广场成为村民的文化乐园,已成功举办两届小洞村春节联欢晚会,参与人数超5000人次;评选出一批“最美文明户”“和谐婆媳”“敬老之家”等,营造了孝亲敬老、友爱团结、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如今,孝道文化成为小洞村扬善、传善、向善的载体,提升了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促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2023年,小洞村入选中组部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为“红色小洞注入了新的活力。“小洞村的蝶变,是红色文化引领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村‘两委’和村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密码’,那就是依托红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发展特色产业,吸引人才回流,实现乡村振兴,从而打造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水江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吕健勇说。 

来源:宜春日报

编辑:黄昕;校对:刘婷婷;编审:甘露;监制:熊高军

注:凡属于本公众号内容,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

大家都在看

来吧少年们!袁州区少年诗词大会开始啦
赞!袁州菜获宜春小炒金银铜勺奖!
瞧!这个区就业创业有妙招
不低于15%!宜春执行楼市新政
袁州区金瑞镇:秋日山村 丰收画卷

秀江微语
袁州第一新闻门户,以传播袁州声音为己任。由袁州区委宣传部主管,袁州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