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诗社《每周一联》第251期对句选

文摘   2024-09-07 12:11   河北  

《铜雀台诗词》2024年第36期 总第514期


铜雀台诗社《每周一联》第251期对句选

本期出句:邺下村童

出句: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自对:晓风中,柳堤软,鸥盟忆故园。【邺下村童】

群管对句:

出句: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对句:酒亭前,荷露重,菱歌忆早秋。【周海锋】



佳对句:

出句: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对句:妆镜中,秋发乱,客心思旧年。【陈桂兰】

      邺下村童简评:

      本期出句两个三言句衔接,交代环境;五言句则描写主人翁行为。残夜,乃点明时间。后半夜听蛙鸣究竟为何?对句者自可想象并从不同角度补足其意。

      陈桂兰诗友对句,仍将出句所写人物置之句外,而以两个三言句描写其行为,五言句则点出其思,颇具匠心。由残夜不眠,到晨起感叹白发乱鬓,客居他乡游子思乡之情,一脉相承。至于是此时于异乡残夜听蛙到天亮而思乡,还是此时对镜,想起去岁于故乡听蛙而惆怅,不可确解,但皆可自洽。


出句: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对句:秋光里,芦荻暗,雁行入晓天。【槐阳子】

      邺下村童简评:

      槐阳子诗友对句,从出句所写人物出发,时间延续至早晨,季节指定为秋天,镜头则从水边居室及芦荻丛,摇至寥廓长天,境界逐渐见阔。残夜听蛙难眠,晨起却见大雁从芦荻丛里,飞向秋空,或心事融于情景,或传信托于雁行,作者虽未明言,读者却不妨遐想。此句遗憾处,是里字处应为平声,属于上下联同一节奏点处平仄没有相对。但因其构思巧,境界阔,意境深,耐咀嚼,此一瑕终难掩其光华也。



优秀对句:

出句: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对句:竹林边,山道静,鸟鸣唤故人。【董玉香】


出句: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对句:云烟间,山径陡,鸟声唤晓天。【植杖叟】


出句: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对句:琴声中,晓风软,烟舟泊小桥。【黎华】


出句: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对句:晨曦中,柳岸远,鸟声穿绿烟。【空谷】



出句:

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对句:

桃花前,杏雨静,桐琴绕小楼。【村夫】

霞光前,山色艳,鹤啼送旧年。【陆永富】

桂香中,风露静,笛声寄远乡。【咏梅】

淀洲旁,鹭声脆,舟帆遇缓风。【诚峰】

岭崖前,雁群众,文人赏美图。【诚峰】

霞光中,枝影暗,蝉鸣唱晓天。【大脚】

芳堤头,柳絲细,莺梭织早春。【刘桂芳】

秋风中,柳枝老,蝉声送夕阳。【陈桂兰】

灯光中,茅屋静,手机观美篇。【任玉田】

晨曦中,夏日灿,歌声落滿坡。【海川】



出句:

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对句:

河堤边,树伞旺,蝉鸣叫灿阳。【海川】

晚霞中,云岫俏,苍鹰遨碧空。【江浙云生】

银汉间,神舟快,天宫成故居。【江浙云生】

槐树旁,南浦别,莺晨送远舟。【江浙云生】

茅舍前,荷香淡,砧声传远林。【邢卫平】

暮风中,烟棹满,渔歌唱晚天。【张利平】

柳堤边,燕声滑,蛾眉颙野舟。【勿忘初心】

竹林边,菊花漫,泉鸣迎晓天。【刘文汉】

星光中,荷浪静,琴声弹故园。【刘文汉】

松窗前,夏日热,蝉鸣思故乡。【刘文阅】



出句:

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对句:

竹篱边,秋菊艳,诗风效古人。【刘文阅】

兵营中,风力劲,狼烟绕险关。【三二公馆】

树荫中,云气重,蝉琴抚早秋。【三二公馆】

芸窗前,书案净,墨香融短诗。【张吉云】

书亭旁,竹节细,乡云入远山。【村夫】

晨曦前,霜气重,蛩声愁五更。【刘绍红】

帘窗前,竹叶动,莺歌喚早晨。【空谷】

枫桥边,草船静,渔灯对乱星。【李辉】

蕊园中,树木盛,秋蝉唱密枝。【李辉】

星光中,灯火亮,笛声绕故园。【董玉香】



出句:

月影下,水波平,蛙鼓听残夜;【邺下村童】

对句:

烟柳间,舟帆远,蝉鸣入画楼。【刘庆斌】

荷淀中,棹歌脆,笛声思旧游。【刘庆斌】

栏杆前,衣襟湿,家山寄远愁。【真如实】

晚舟中,兰棹缓,荷香满素怀。【谭成强】

台灯前,霜鬓暖,诗集散墨香。【谭成强】

农田间,稻秧翠,蚊雷逐亮灯。【王克胜】

晨风中,荷叶淡,栾花送爽秋。【王克胜】

暮光中,花枝老,蝶魂忆往生。【娴静】

荷风中 莲叶动  蝉鸣唱晚霞。【学敏】

灶台前,炉火暖,茶汤品旧年。【王再平】



————谢谢雅赏————

欢迎朋友们留言、点在看,谢谢!



铜雀台诗社
铜雀台诗社发起于邺下,诗社以传承汉魏风骨、悲悯天下苍生为己任。力倡有感而发,鄙弃无病呻吟;敬重独立精神,反对人云亦云;不求彬彬之盛,但求高洁典雅。愿结交天下诗人,共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