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诗词》2024年第37期 总第515期
铜雀台诗社《每周一联》第252期对句选
本期出句:邺下村童
出句: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自对:缀新句,有谁悟,情堪泣鬼神。【邺下村童】
最佳对句:
出句: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对句:观史记,尤宜悟,德能主废兴。【张吉云】
邺下村童简评:
周汝昌先生有一本讲解唐宋诗词的著作《千古一寸心》。本期出句灵感即来自于此。人虽隔千年,但读其诗、感其情,心灵可与之交流矣。
张吉云诗友对句,依托出句思古思路,由唐诗到战汉史,由文人及政治家,进一步感悟出古来兴废,关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理。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以德治国,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兴废二字一拈出,遂使境界更加高古,自见高格。
出句: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对句:抚碑拓,有谁晓、字能说废兴。【毛继锋】
邺下村童简评:
毛继锋诗友对句从出句思路出发,由诗而字,从古诗所蕴之情,到古碑拓所述之史,思古之情依然,而感慨顿增。斑驳旧字,能说废兴,是以全联意境更加苍凉厚重矣。
优秀对句:
出句: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对句:观汉史,凭谁信,力难御狄夷【植杖叟】
出句: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对句:临汉隶,方才悟,事当善始终。【清风】
出句: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对句:赏昆曲,谁肯信,韵堪荡肺肠。【刘绍红】
出句: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对句:临晋贴,又谁觉,法犹讲实虚。【三二公馆】
出句:
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对句:
写风赋,有谁懂,文能动地天。【诚峰】
会新意,立全晓,言堪颂水山。【诚峰】
吟宋赋,有谁晓,情能达地天。【刘文汉】
哼清曲,随吾悟,歌能唱底高。【刘文汉】
吟宋韵,有他懂,句能颂海天。【陆永富】
承祖德,诸君会,礼能验鬼人。【陆永富】
学周易,几人懂,才能布斗星。【张利平】
练柳体,端正坐,情堪蕴骨风。【李辉】
学历史,不觉悟,法多析伪真。【李辉】
谈家事,有谁会,情难论短长。【任玉田】
出句:
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对句:
沐宋雨,尤难得,词能动地天。【刘文阅】
学宋史,岂能忘,朝曾分北南。【刘文阅】
研历史,始君醒,人能辨是非。【刘江涛】
咏汉隶,为君晓,笛随奏短长。【刘文汉】
识越剑,令人奋,志能振宇寰。【刘桂芳】
温元剧,犹可叹,情能动鬼神。【空谷】
吟词赋,倚栏看,山随转乐忧。【江浙云生】
驾松鹤,穿霄去,手能摘月星。【江浙云生】
赏琴曲,方才信,音堪摄魄魂。【铜雀居士】
行雾路,任凭急,人难辩北南。【海川】
出句:
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对句:
开史卷,常可鉴,朝何起是非。【海川】
观天象,方能悟,辰常鉴盛衰。【刘绍红】
听琴韵,犹顿晓,人常伴苦甘。【刘庆斌】
阅人世,时宜记,情常有假真。【刘庆斌】
临汉隶,应谁识,神能近蔡钟。【娴静】
临楚水,复谁晓,义犹泣鬼神。【三二公馆】
尊孔圣,先贤仰,学能贯地天。【大脚】
写晋字 无牵碍 笔能畅梦怀。【王磊】
学法理,方能懂,人须明是非。【刘文阅】
观云絮,方顿悟,人需学卷舒。【邢卫平】
出句:
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对句:
煅警句,方能够,诗堪惊鬼神。【铜雀居士】
吟元曲,独长叹,吾难愈白关。【铜雀居士】
挥新笔,迎春到,联能化雪霜。【谭成强】
选强韵,因情重,词须注梦魂。【谭成强】
播杏雨,因天晓,春能吐绿红。【黎华】
行岩洞,方时悟,人需会屈伸。【黎华】
斟杜酒,与君醉,情能感地天。【雪鸿掠影】
描晋帖,还常悟,日长见骨风。【董玉香】
看景色,频惊叹,客常绕谷川。【董玉香】
吟宋韵,未能悟,意犹诉是非。【学敏】
出句:
读唐诗,已自知,心可通今古;【邺下村童】
对句:
行万里,应千问,途方择正邪。【真如实】
阅秦史,更谁悟,仁当定废兴。【槐阳子】
吟汉赋,还应懂,篇为摛韵文。【青梅杏小】
承国粹,由来想,艺须传子孙。【青梅杏小】
敲宋韵,未曾识,情堪寄乐忧。【王克胜】
研汉史,无须问,眼能见废兴。【王克胜】
步大道,将身证,天犹鉴品行。【村夫】
习王帖,务勤动,工当敬汉秦。【村夫】
临晋帖,还须品,人应识短长。【闲云野鹤】
————谢谢雅赏————
欢迎朋友们留言、点在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