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孟村回族自治县爱心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田雨生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是沧州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他没有作为获奖代表赴京参会。第二天上午,按照早就定好的计划,他和协会的志愿者们冒着严寒驱车来到孟村代林小学,为15名小学生圆梦“微心愿”。当他把羽绒服、运动鞋、书包等物品逐一递到孩子们手中时,握着一双双小手,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他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眼圈泛红。
田雨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也是个爱动感情的人。他觉着做公益以来,心变得越来越柔软,软得盛不下任何老弱病小的伤痛困苦。2016年,从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转身投身公益事业,创办公益性社会组织——孟村爱心协会。9年来,像这样的走访慰问活动,他不知做过多少回。
引 子
时间回到2016年3月16日。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在田雨生的倡导和力促下,孟村爱心协会成立了。这一天,距他离开领导岗位,刚刚过去4天。
退休前,不少单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有的还是高薪聘请。田雨生却志不在此。从事民政工作多年,他接触过不少弱势群体,深知他们的难处,工作中也总是尽可能地为他们多做些事情。他常常想起那一个个不幸的家庭,那一张张充满忧虑又满怀期待的脸庞……退休了,还能不能继续为他们做些事情?能不能联合更多的人来做这件事?他一遍遍地问自己,也问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朋友们表示大力支持。联合更多离退休老同志、通过民间力量帮助更多弱势群体的孟村爱心协会由此走进人们的视线。
“红马甲”是田雨生9年来穿得最多的衣服。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后,他和志愿者们走村入户,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心 愿
2018年深秋,一个叫朱红仙的女孩儿出现在田雨生面前。
女孩儿躺在病床上,瘦瘦高高,一双眸子清澈明亮,却难掩忧郁。陪床的是女孩儿的姑姑。在红仙姑姑断断续续的讲述中,田雨生了解了红仙的身世:她自幼父母离异,父亲患有精神疾病,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小小年纪,她就辍学到天津打工。
“俺家红仙命苦呀,年纪轻轻得了肺癌。你们救救她吧!”红仙姑姑说。
病床上的红仙一言不发。她强忍着泪水,望向窗外。田雨生随着她的目光看去,窗外有一棵树,树叶落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片黄叶,惨淡地立在枝头。田雨生似乎读懂了红仙,他说:“相信医学,相信自己,你还这么年轻。钱的事我们来想办法。”
很快,爱心协会为红仙筹集到4.8万多元善款。有了这笔钱,红仙得以成功手术。然而,时隔半年,她的病情再次恶化,癌细胞很快扩散到全身。
红仙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平静。文化程度不高的她,喜欢写写画画。志愿者们陪她过了生命中最后一个生日。她把日记本留给了田雨生。她说:“田伯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阳光和温暖。就算离开这个世界,我也不遗憾。”
2019年9月11日,田雨生再次探望红仙时,她已十分瘦弱,躺在病床上,说话都很费力。这么多年救助大病患者,田雨生见多了生死。他连忙问红仙还有什么心愿。红仙的眼睛一下子明亮起来,她郑重且充满期待地说:“我想看看大海。”
姑姑在旁边哭着说,这个傻丫头,从小就喜欢大海。沧州离海这么近,她没去过;后来到天津打工,她还是没去过。不是不想去,她是舍不得花钱呀……
田雨生和红仙的家人商量后决定,帮她完成最后的心愿。
事不宜迟,田雨生把时间定在了两天后。
令田雨生始料未及的是,为了红仙这个心愿,他要承受各方的压力。这压力来自社会和家庭。
别人的误解和非难且不去说。在做公益这件事上,家人历来非常支持。他的两个妹妹和女儿每次都积极参加爱心活动,老伴儿也承包了几乎全部家务,让他能全身心地投身其中。可这次,一向通情达理的老伴儿却投了反对票:“这要冒多大的风险?你想过没有……”
田雨生怎么可能没考虑呢?他是个细心人,也有个倔脾气,一旦认定的事,谁也挡不住。
9月13日清晨,志愿者们给红仙换上了红色的新衣,还为她化了淡妆。大家一路陪伴红仙,来到了天津东疆港。
红仙已无力步行。田雨生和志愿者们用担架抬着她,一步一步走过300多米的沙滩,来到大海边。
“红仙,你感受到大海的风浪了吗?”田雨生气喘吁吁地说。在志愿者们的搀扶下,朱红仙艰难起身,终于看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大海。她静静地看着大海,泪慢慢淌下来,最后微笑着摆出一个胜利的手势。
那一刻,田雨生哭了,在场的很多人也都流下了泪水。
3天后,朱红仙离开了人世。人们说,红仙是带着温暖走的。田雨生和志愿者们给了她生命中最后一抹光亮。
救 命
就在田雨生和爱心协会的志愿者们全力帮助朱红仙的时候,一个名叫金展的姑娘,也走进了他们的视线。
田雨生是在2019年2月第一次听说金展的遭遇的。那时,金展25岁。她生长在一个父母离异的贫困家庭。从小到大,先天性脊柱侧弯成了她跨不过去的坎儿。这一年,原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金展忽然病情加重……那一次,协会志愿者给她送去了2000元钱。
6月23日,得知金展病危的消息后,田雨生立即赶到了县医院。县医院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金展出现了心肺衰竭的症状。医生告诉田雨生,如果单靠吸氧,她活不过这个秋天。
又是秋天!田雨生想起第一次去医院看朱红仙时,也在秋天。两个女孩儿的身影重叠在他眼前。
怎么办?众人的目光一起看向田雨生。
“这是条命啊,她还那么年轻,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救她。”田雨生说。
志愿者们分工合作,有的赶紧联系京津各大医院,有的为金展发起了募捐。
7月4日,带着爱心人士捐赠的9.8万元,协会志愿者常玲玲、丁文强、安金兰等把金展送到了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到医院的第一个晚上,金展就出现了呼吸急促、接近昏迷的状况,被送进了抢救室。田雨生知道后,放下手头的事,连夜赶到北京,和志愿者们一直等候在抢救室外。
负责为金展治疗的医生王宇,是有名的矫正脊柱侧弯的专家。当得知一直守候的不是患者家属,而是志愿者时,他一下子怔住了。他说,自己从医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他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抢救金展。后来,他还主动联系爱心基金,为金展募集到更多善款。
第二天清晨,金展醒来第一眼,就看见一张憔悴却亲切的脸庞。田雨生高兴地说:“金展醒了!金展醒了!”阳光照进来,披在田雨生身上。刚刚闯过生死关的金展心头涌过一股暖流。后来她说,那一瞬间,她好像找到了主心骨。
田雨生的年纪和金展的父亲差不多。金展称田雨生为田伯伯。她说,自己和田伯伯原来并不认识,最初的见面也忘记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次见面。
8月6日,田雨生和志愿者们第二次进京看望金展。此时,金展正在进行脊柱侧弯的矫正治疗。她的头上、身上都固定住了架子,架子上有好几根钢管和脊柱相连。这些架子、管子一点儿点儿拉伸着脊柱,治疗过程苦不堪言……金展咬紧牙关,哪怕流泪,也不喊疼。田雨生将协会筹到的第二笔捐款转到了金展的卡上,还把2000元现金交给她,委托在北京的志愿者张春兰细心照料。
10月20日,金展的脊柱调整手术成功。志愿者们原定11月11日接她出院。11月6日晚,田雨生忽然接到王宇的电话:“金展突然病危,各器官衰竭,随时面临生命危险。更糟糕的是,她自己和家人都想放弃治疗……”
“咱得救救孩子,她还那么年轻、那么乐观向上,这一关咱们得帮她闯过去!”田雨生连夜召集志愿者以及金展家乡德高望重的乡亲们开会。关键时刻,田雨生拍了板。
11月7日清早,几乎一夜没睡的田雨生,出现在金展面前。
经过新一轮的抢救,金展暂时脱离了危险。戴着呼吸机的她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谢谢,本来我坚持不下去了,选择死。但好多人爱护我,我舍不得。”
田雨生握住了金展的手,泪水夺眶而出……
从那一天开始,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注入了金展体内,她的各项生命体征逐渐趋向正常。12月12日,在田雨生和协会志愿者们的帮助下,金展康复出院返回家乡。
重 生
出院后的金展还很虚弱,需要24小时吸氧。考虑到她家的情况并不适合养病,田雨生帮忙安排了一家敬老院,让她暂住。那段时间,田雨生和志愿者们轮流给她送饭,还自发前来照顾她。那也是金展天天都能感受到爱和温暖的一段难忘时光。
刚刚闯过生死关的金展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她给田雨生讲离异的父母,讲年幼的弟弟……她说,自己就像一株小草坚强野蛮地生长,只要没有连根拔起,再大的风雨,她也不怕。她说:“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不行了,可我要是走了,父亲怎么办?弟弟怎么办?我必须好起来。身体好起来了,才能赚钱养家,养父亲、养弟弟……”
这还是田雨生第一次听金展谈论生死和家庭。他没想到,这个瘦弱的女孩儿竟然藏着这么深的秘密、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他告诉金展,你是个独立、自强、有思想的孩子。你放心,你的身边还有我们……
让田雨生高兴的还有,老伴儿不仅为金展精心烹制病号饭,还主动提出要去看看金展。夫妻俩在为红仙圆梦时产生的隔阂也因此烟消云散。
养病期间,金展听田雨生和志愿者们谈论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爱心活动。那时,她就坚定了一个信念:以后身体好了,也要加入爱心协会,回报社会……
2020到2022年,由于销售渠道不畅,许多精准扶贫户种植的瓜果梨桃等农副产品严重滞销。田雨生知道后,联系爱心企业和人士,开展“消费扶贫 爱心义卖”活动,先后组织了大葱、蘑菇、甜瓜等各种义卖活动52次,不仅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增收,还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这些义卖活动上,时常能看到一个娇小女子的身影。她就是康复后的金展。无论外在还是内在,此时的金展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身姿挺拔了,戴上了眼镜,化了淡妆,更加知性美丽。她说话办事也更有主见、更乐观自信了。她已经完全康复,重新参加了工作。因为能吃苦、业务好,她很受领导的器重。她还考了驾照、买了车,过上了原来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她说:“没有田伯伯和志愿者们,就没有如今的我,是他们让我涅槃重生。”
只要是爱心协会开展的活动,无论是爱心义卖,还是助学助困,金展总会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有时间的话,她就来到现场,做一名志愿者;如果时间不凑巧,她就以捐款的方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田雨生和孟村爱心协会的志愿者们来到代林小学为孩子们圆梦“微心愿”。
暖 心
一进腊月,爱心协会一年一度的“暖冬行动”就开始了。穿上“红马甲”,田雨生和志愿者们走村串户,送去慰问品的同时,也把温暖送到建档立卡户家中。多年来,他们形成了一个习惯:入村前,先打电话问问村干部,是否有人患了大病重病。一旦有这样的家庭,田雨生一定会过去看看情况。
“红马甲”是田雨生9年来穿得最多的衣服,一年四季都在穿,只是做的事情稍有不同。春天,他们为刚刚开学的建档立卡户孩子们送去助学款;盛夏,他们连续多年帮助建档立卡户、小赵庄桃园的李崇发老汉义卖“爱心桃”;秋季,他们会按照实际情况举办不同主题的助学、义卖、募捐活动,还会走进乡村,救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田雨生说,第一次穿“红马甲”时,还真有点儿不好意思。现在,他早已从心里爱上了这抹“志愿红”。这件“红马甲”,见证了他从事公益事业9年来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世间百态、人间温情。9年来,他和志愿者们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194次,募集爱心善款871.4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812人,资助困难学子和残疾儿童862人……
在孟村,遇到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快点儿告诉田雨生。大家觉得,只要田雨生知道了,再难的事,他总能想办法妥善解决。他曾在2022年、2023年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分别送素昧平生的湖北籍老人余乐富、哈尔滨籍老人佟亚轩返回家乡。一南一北,都是跨越千里的路程。送佟亚轩那次,他们路遇大雪,冰天雪地里驱车1300多公里把老人安全送到家。不是亲历者,很难体会其中的艰辛。
采访中,记者问他:“何以能超越血缘、地缘来做这些事情?”他的回答特别朴实:“真想帮的话,总能想到办法。”
9年来,孟村爱心协会从最初的14人发展到1000多名志愿者,“90后”“00后”志愿者占比很大。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他们长期以来爱心活动的结晶。
每到大学开学前,他们都会举办“一对一”帮扶活动,专门用来资助上大学困难的高中毕业生。在他们的帮助下,如今,已有180多名学子走进了大学校园,不少人后来成为志愿者,有的还成了爱心协会的骨干。
2024年12月31日下午,田雨生从代林小学帮孩子们圆梦“微心愿”后回家,刚进小区,手机就响了,是金展的电话。
“田伯伯,听说您获奖了,还是全国的大奖,我太高兴了。伯伯,报告您一个好消息,我马上要结婚了,他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儿。婚礼当天,我们想请您当证婚人。结婚后,他也想加入爱心协会,我们跟您一起做公益……”
田雨生欣慰地笑了。“我最盼望的就是你们能幸福快乐地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如果能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那就更好了……”
他就这么一路走一路说,不觉到了自家楼下。寒风凛凛,可田雨生心里热乎乎的。他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老之将至,总觉得还能做很多事,也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