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教战研战的攀登之路

时事   2024-12-24 10:46   北京  


小小煤油灯,点亮前行路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特约通讯员 周 波


伴随一段轻柔的音乐响起,一束光聚焦在舞台中央。荧屏上,一盏煤油灯点亮,瞬间吸引了现场每个人的目光。


这是前不久火箭军指挥学院举办“砺剑故事会”的一幕。首批教职员工在煤油灯下创业的故事展现在大家面前,一幅幅照片、一帧帧视频,生动讲述着一段段奋斗的历史。


坐在台下的教员詹璇,眼眶湿润。“我刚到学院工作,教研室的领导就把我带到院史馆,对着一个玻璃展柜里的几盏锈迹斑斑的煤油灯,给我上了从教‘第一课’。”谈起当时的情景,她仍难掩感动。


从此,詹璇的脑海里镌刻下这样的场景——学院组建之初,驻地经常停电,寒冷冬日,该院首批创业者围坐在一盏盏煤油灯下,加班加点埋首研究、集智攻关,逐渐形成了以“埋头苦干、以苦为荣、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内涵的“煤油灯精神”……


时光荏苒,一次次重温从教“第一课”,其中的一个个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40多年,却总让詹璇这名“新生代”教员深受触动,激励她砥砺前行。


心中种下一颗不惧挑战、潜心深耕的种子,詹璇像一位不知疲倦的登山者,在军事理论前沿领域奋力攀爬。有一年,她转岗到新的教学岗位,研究领域也进行了调整。面对专业跨度,她选择“笨鸟先飞”——工作日,她抱着专业书籍研读;节假日,她一有时间就泡在办公室学习新专业……日积月累,一本本教材被翻卷了边。


小小煤油灯,点亮前行路。从教时间越长、钻研程度越深,詹璇愈发对向上攀登的艰辛感同身受,更加读懂了创业者锚定目标、孜孜求索的科研态度。这种无形的精神滋养,让她动力充盈,在科研之路上披荆斩棘。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詹璇经受磨炼、日益精进,已经成为学院小有名气的青年教员骨干,向上级撰写上报多篇咨询报告,助推战斗力建设跃升。



教战研战的攀登之路



■刘竹馨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特约通讯员 周 波 肖 盼


火箭军指挥学院组织“砺剑故事会”。崔 峥摄


没有“煤油灯”下的深耕,哪来破茧成蝶的蜕变


明月隐入夜空,繁星点点。火箭军指挥学院某系曹教员的办公室里,墙上时钟的时针,悄然划过“12”。她走到窗前,眺望远方灯火。


此时的她,心中有着说不出的舒畅。很长一段时间,她聚力攻关的某课题久攻不破,遇到一个个“拦路虎”,今天终于有了新进展。


数十年前,在这个校园里,每个夜晚昏暗的煤油灯下,都闪动着一双双不知疲倦的眼睛。今天,她缓步走出办公室,走廊的两侧,随处可见从虚掩的门缝里透出的灯光。


“搞教学、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从事武器装备领域研究15年,曹教员知道,自己只是“入了门”,前行之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那年,曹教员赴某旅代职。一次训练间隙,她看到该旅一名工程师站在一台武器装备前,眉头紧锁、若有所思,便上前询问。原来,这名工程师在探寻该型号武器瞄准方式优化的方法路子。曹教员主动表示,愿意共同破解难题。


那段时间,部队正在执行演训任务。白天,曹教员嵌入指挥岗位,训练之余,找不同层级的指挥员探讨交流;晚上,她转入技术攻关,反复对比不同型号武器瞄准系统设计,时常鏖战到后半夜……


“没想到您这么上心。”一个多月后,曹教员拿出一份解决方案。那名工程师看后,感动不已。


这样的“小插曲”在曹教员的科研生涯中并不鲜见,也让她回忆起曾经读到的一句话:“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某个目标聚焦努力的能力。”


这些年,曹教员朝着心中“目标”,在科研领域不断攀登,自己的“成绩单”也不断刷新:牵头完成各类课题20余项,上报咨询报告10余份,当选学院名师苗子……很快,她给自己立下一个新的“小目标”——跨学科攻读某学科博士学位。


“难度不同寻常。”面对同事的提醒,曹教员淡然一笑,说道:“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被录取后,她精细分配时间,工作、学业一肩挑,教学、科研两不误,最终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撰写的博士毕业论文还被评为优秀论文。


“没有踏踏实实的深耕,哪来破茧成蝶的蜕变。”与曹教员同在一个系的张教授,同年轻教员分享从教经验时,谈及最多的便是“坚持”。


一般人可能觉得,与导弹阵地打交道有些枯燥艰苦,时间久了难免觉得乏味。张教授却乐在其中,常年带领团队进深山、钻密林,跨戈壁、走大漠,一次次研究、论证、打磨、攻关,一干就是40余年,攻克了一个个棘手技术难题,研发了数十项重大科研成果。


岁月如梭,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到两鬓斑白的老者,张教授跋涉在一座座导弹阵地的步履不停。


党的二十大代表、该院某系鲍主任,同样笃定自己的坚持。那一年,鲍主任主动请缨,全程参与某试点任务,铆在任务一线800多个日夜,研究撰写多项理论成果,其中有一项获评全军一等奖。


载誉归来,复盘总结。面对赞誉,鲍主任说:“坚持到作战部队、到演训一线,才能推出能够真正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科研成果。”这些年,他经常带领团队深度参与全军、战区重大演训活动。


正是凭着这样的坚持,鲍主任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一线,推出一堂堂贴近实战的教学课程,拿出一个个学术成果……


硝烟中总能找到科研的突破口


不久前,学院兵棋推演室,一场红蓝对抗训练激战正酣。这次训练的主角是在院培训的百余名学员,他们来自不同武器类型的作战部队,担任不同层级的指挥员。


一双双眼睛紧盯战局,键盘声声,鼠标轻点,方寸荧屏信息奔流,顷刻间完成多波次攻防转换。置身无形战场,学员们感受到的是近似实战的“弥漫硝烟”。


室内一隅,全程观战的系统总设计师、某教研室曾主任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回想多年前,他受领系统研发任务时,缺经费、少骨干、零基础,一个个现实难题摆在眼前,让他压力重重。


“搞科研不仅需要敢闯‘深水区’的勇气,还要拿出‘挑灯夜战’的精神,更要有敢啃‘硬骨头’的韧劲。”上级领导的鼓劲打气,曾主任至今记忆犹新。


此后的两年,曾主任带领团队一次次前往一线部队、嵌入重大演训,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每次“取经”归来,他们及时将最新成果融入研发,不断调整改进系统雏形。经过反复试验论证,他们研制推出一套具有军种特色的兵棋推演系统。


就在大家认为可以歇口气时,曾主任却提出:“战场环境、作战样式不断演变,这套系统必须及时充实更新,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瞄准“新高地”,通过一次次模拟训练收集数据、分析战况,有针对性地对系统改进优化。


如今,这个系统已经升级到“3.0”版本,是学员认可度颇高的“磨刀石”平台和该院开展实战化教学的重要阵地。


春华秋实,在主导研发升级兵棋系统这项长周期的任务中,曾主任也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军队学科拔尖人才、火箭军导弹专家。


那年,学院作战实验室升级改造任务被提上日程。这项任务涉及领域多、专业覆盖广、技术要求高,一时难住了众人。


某教研室刁副主任主动请缨,直面挑战。他带领团队赴作战旅团采集数据、到演训一线研练作战流程,督促专业力量研发模拟系统。一次次调研论证,一遍遍精心打磨,最终实现了从理论构想、具体实践到初具规模的“三级跳”。


“一年时间,皮鞋磨损了好几双,相关资料堆起来有几尺高。”和刁副主任同一个系的同事说,这个集多种实战演训功能于一体的线上对抗平台,成为淬炼学员打赢能力的“利器”。


在刁副主任办公室的书柜一角,摆放着一本“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证书。荣耀催人奋进,他时常鞭策自己:“军校教员为战育人是使命所系,教战研战能力提升永无止境。”


对于“教战研战”4个字,学院某系曹副教授有着切身体悟。从教10余年,她讲授的课程、研究的课题、撰写的报告都与作战指挥紧密相关。


那年,大漠戈壁,风沙漫卷,一场实战化训练悄然展开。野营帐篷内,曹副教授端坐在导调席,紧跟战局变化下达特情课目,考验参训部队在复杂条件下的应急应变能力。


这场训练已经持续数日,她却始终精神抖擞,因为“硝烟中总能找到科研的突破口”。这些年,她常年跟随作战指挥教学团队南征北战,领略过“大漠孤烟直”的辽阔壮美,见证过“长剑啸苍穹”的撼人心魄,感受过“张弓箭满弦”的蓄势待发。


“没有硝烟味的科研,无法服务教战研战。”走进部队、深入一线,也成为曹副教授教学科研履历的鲜明特点。在她看来,正是这些经历,让她收获了宝贵财富——写下6万余字的“战场笔记”,转化融入课堂教学;牵头负责10余个重点课题,撰写10多篇咨询报告,有效推动火箭军战法训法创新。


凌晨时分,战鼓再次擂响,曹副教授毫不手软,看准参训部队“软肋”设置危局险局,将其逼入极限环境淬炼。


硝烟散尽,她走出指挥所,晨曦微露、天光破晓,大漠一望无垠、静谧无声。仰望苍穹,她心中思索起下一场博弈如何展开……


向战而行,是一条求知之路、勇者之路


带领团队辛劳多日撰写的咨询报告得到肯定;所在教研室荣获“火箭军砺剑贡献奖”……年终盘点,成绩单的背后,是该院赵教授带领团队数年如一日向战而行的全力奔跑。


此前,一个重大事件一时间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赵教授敏锐地意识到,事件延伸的相关领域值得深入研究。很快,一个专项研究团队迅速成立。


那段日子,她带领团队持续跟踪、分析、研判,200多个日夜不间断,梳理汇编资料500余份,开展集中研讨20余次。一个个夜以继日、一次次修改打磨,团队最终提交一份近万字的研究报告,经逐级审批后上报。


那次经历,只是赵教授和团队多年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深知,向战而行,是一条求知之路,也是一条勇者之路。


赵教授和年轻教员在一起时,经常提及这样一句话:没有向战而行的奔跑,哪来登上高峰的荣耀。在她眼里,学院某系向教授就是那个一直努力奔跑,直至登上科研高峰的勇者。


原因何在?在向教授当教员的数十年里,他主动求变,数次转型。


上一次转型,发生在向教授从教15年后。当时,某理论刚刚引入国内学术界,仅仅运用于经济学领域。在多数人尚未察觉时,向教授坚定地认为,这一理论,运用于军事领域非常有前景。


“教战研战的领域,再难也要突破。”此后3年多时间里,他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反复构建模型,最终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从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归来,他还申请在学院研究生教学中首次开设相关课程,成功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


近两年,步入花甲之年的向教授仍然坚持“领跑”,承担课题数量居全系首位。


一起向战奔跑的,还有该系某教研室万主任。面对慕名前来求教的年轻教员,万主任总是为大家打气:“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总会有突破的那一次。”


当教员28年,万主任就是用这样的“笨办法”,一次次打开了科研“新世界”,结出累累硕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余部,主持、参与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


“沉醉其中,乐在其中。”谈及秘诀,万主任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正是因为保持这样的状态,她创下一项不为人知的“纪录”——3次赴一线部队代职锻炼,频次位居该院现有名师和名师苗子之首。


每次代职归来,万主任都把全新思考融入学术研究之中。每当得知一份份咨询报告或研究成果服务于战斗力建设,她都倍感荣耀,觉得“尽到了一名军校教员的本分”。


一时选择容易,一辈子坚守不易。当这群军校教员将科研融入使命担当、融进强军事业,在攀登高峰的征程中,他们就不难找到奋斗奋进的精神密码。


本文刊于12月24日解放军报05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林飞 武炎洲

编审:张华婧

转载请注明来源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官方公众号:打造军队新媒体权威平台,奏响强军兴军的时代强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