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村新型农村社区秉承生态宜居理念,注重田园融合,做美水乡特色,完善社区道路、污水管网、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配优文化礼堂、百姓舞台等公共服务。同时,持续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友善、文明的新型农村社区。“没想到我这把年纪了,还能住进这么好的社区。”自从搬进社区居住后,居民束红芳感觉生活特别舒心。和她有相同感受的还有村民赵福康,他最大的爱好是唱京剧,如今社区里有戏曲班,大家经常互相切磋,幸福感满满。
该村建立一支“666”服务帮,18名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村里的“法润民生群”和网格群常态化转发法律、法规和案例,并利用每月20日党员活动日开展普法讲座。网格员和法律顾问还会定期入户走访,排查化解矛盾。为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该村所有村组干部都在一楼大厅集中办公。据介绍,该村自2021年建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以来,民事案件诉讼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网格无小事,细微见真情。大中街道扎实做好网格内服务群众“关键小事”,聚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紧扣“服务管理网络全面覆盖、服务管理能力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夯实”目标,坚持网格统一划分、资源统一整合、人员统一配备、信息统一采集、资金统一筹措、业务统一培训、事项统一调度,推进社会治理“一网掌控、系统调控、动态管控、联动联控”,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网格解决”,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此同时,聚焦群众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将网格化社会治理与开展“四下基层”活动相融合,建立“每月便民服务日”制度,正向制定政策咨询、文化服务、一老一小等“服务清单”,反向通过入户走访、小板凳协商议事等方式全面征集群众“微心愿”和“急难愁盼”,完善“需求清单”。围绕“两个清单”,深化“网格+”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内容丰富的暖心服务,用心用情推动群众需求在网格内解决,实现“居民有需求、格内有响应”。累计打造志愿文明实践活动、义工义剪、小区议事点、暖心驿站、“爱心菜篮子”配送服务等网格“家门口”服务品牌10余个,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小积分”赋能乡村“微治理”。“我这卡里有500多分,都是参与环境整治得到的,积分拿来兑换牙膏牙刷和日常用品。”日前,西团镇新中村村民丁群娣等人来到肥马小店购买生活用品,与其他便利店不同的是,这里所有商品均可以通过“积分”兑换,而“积分”则是村民参与村内志愿活动、简办红白喜事、维持家前屋后干净整洁等一系列移风易俗活动获得的。用积分制赋能乡村“微治理”的做法在该镇得到全面推广,各村(居)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积分评定和物品兑换规则,有效调动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注入新动能。
来源:大丰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