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建校之日起,中国科大就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党和国家培养尖端科技人才,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涌现出一批心系科大发展、关爱科大学子的教育家。他们在校训校风、办校方针、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科大办学治校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让我们以老一辈教育家为榜样,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人,中国数学家。长期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副院长。在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优选法和统筹法推广应用等方面有深刻的研究和开创性的贡献。
被誉为“人民数学家”的华罗庚,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元勋之一。作为自学成长的科学巨匠和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并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
“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上世纪30年代,华罗庚已经在国际数学界崭露头角。1936年夏,华罗庚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在剑桥期间,他为学问而不为学历,热忱投身学术研究,先后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等发表了18篇高水平论文,提出了“华氏定理”,受到国际数学界一致称赞。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罗庚心系祖国,放弃了继续在国外攀登数学高峰的机会,提前整理行装。翌年,他回到祖国,在西南联合大学担任教授。战火纷飞的年代,华罗庚一家人不仅每天都面临被日军轰炸的生命危险,还要面对物资奇缺、物价飞涨的生活困顿,过得十分艰难。尽管如此,华罗庚研究数学的热情依旧高涨,先后写出20多篇论文,并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数学著作《堆垒素数论》。至今,这本书的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
1946年秋,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彼时他已是蜚声中外的著名数学家。得知新中国成立,一心报国的华罗庚毅然带着妻儿踏上归途。
1950年3月16日,在归国途中,逗留香港的华罗庚发表了著名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华罗庚饱含深情地写道:“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这封信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世界,感动了万千海外华夏学子,为新中国唤回大批留学人才。
华罗庚(站立者左二)在回国的轮船上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1981年4月,华罗庚在中国科大讲学时,曾应《科大校刊》之请为科大学子题字:“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他在多个场合讲过类似的话,熟悉他经历的人都懂得这句话的份量。今天,在中国科大东区枇杷园里,矗立着华罗庚先生的雕像,雕像下方赫然刻着这句警语。
华罗庚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在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家里无力供他上高中,华罗庚便帮助父亲经营小店。1928年,金坛发生流行瘟疫,他的母亲染病去世,华罗庚卧床6个月未翻身,导致左腿残废。就在这时,留法回国的王维克在金坛中学教书,便借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等书籍给华罗庚看。华罗庚开始对数学着迷。
1930年,他在《科学》第15卷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他于1931年推荐华罗庚作数学系助理。至1933年,他的数学水平和能力已为大家公认,叶企孙教授等仗义执言(“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好事,不应资格问题限制人才使用”),他被破格提升为助教,教微积分。1935年又升为教员。
1936年,法国数学家阿达玛和美国数学家维纳来清华系统讲学,好学勤奋的华罗庚使他们深深感动。在维纳推荐下,华罗庚以访问学者身份去英国进修,在剑桥大学受著名解析数论学家哈代的指点。至此,由于顽强的努力和众多专家的引荐,华罗庚登上了数学研究的世界舞台。
华罗庚引起熊庆来注意的论文
华罗庚多次说:“要给幼苗浇冷水,不要浇温水,更不要浇热水。”就是希望科大学子在身处新的环境下,不要有任何不通过刻苦勤奋就可以一路高歌的幻想。他身体力行地贯彻这一原则,他的弟子冯克勤教授到他家或办公室去,总是看到桌上铺满了书籍和草稿纸。1978年,冯克勤到北京医院去看他,他正躺在床上计算分圆单位,寻求新的恒等式,并亲手把布满公式的一个笔记本交给冯克勤。
别具一格的“一条龙”教学法
1958年,中国科大成立,华罗庚先生担任副校长、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首任系主任。
华罗庚一直认为,数学是一个整体,人为地把基础课一门一门分开来教不好,主张把基础课放在一起教。这一别具一格的方法从科大数学系1958级学生开始实施,每一级学生的数学基础课、专业课及毕业论文都由一个固定的教师团队全程负责,故称“一条龙教学法”。
其中,“龙头”是华罗庚对人才培养的构思,体现在专业设计和主要专业方向上;“龙身”是基础课、专业课等具体课程的设计及安排;“龙尾”是毕业实践的方式,可以是论文形式,也可以是研究报告形式。华罗庚把所有基础课程综合为一门进行为期三年的全过程教学,并结合特有的教学思路和风格编写教材,称之为《高等数学引论》。
华罗庚在给5811级上课
华罗庚与助手讨论数学
受华罗庚先生的影响,1959年关肇直先生、1960年吴文俊先生来为中国科大数学系学生讲课时,都采用“一条龙”教学法。这就是后来大家戏称的“华龙”“关龙”和“吴龙”的“三条龙”教学法。他们各有各的特色,为数学系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
读书要“由薄到厚,由厚到薄”
1962年,华罗庚在《中国青年》发表《学与识》的文章,根据他多年积累的治学经验,明确提出“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两阶段读书法。
华罗庚在撰写科学著作
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选编,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中国科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到,有一次她听华罗庚讲课,华先生告诉大家,书应该越读越薄,这句话教会了她一生如何读书、读文献,那就是要把书上和文献中前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必须经过艰苦的反复的思考、比较,举一反三,提炼最重要的内容,还要质疑,而绝非死记硬背。
华罗庚与他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育家,华罗庚先生甘当人梯、慧眼识才,不遗余力提携后辈培养人才。他不仅发现并培养了后来推动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研究的“数学奇才”陈景润,还培养了包括万哲先、王元、潘承洞、龚昇等在内的许多著名数学家,其中万哲先、王元、龚昇等都曾在中国科大任教,他们接力攀登、薪火相传,为新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数学英才。
华罗庚曾说:“人有两个肩膀,我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一肩当作‘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家精神事迹选编》
(党委宣传部 档案文博院编)
编辑:陈文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