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记忆
海蓉新邨的故事
海蓉新邨小区
漫步在郭家桥正街,无处不在的老街巷气息让人浸润在成都的闲适烟火气中。
走进郭家桥正街7号院的海蓉新邨小区,扑面而来的上海味道让人梦回黄浦江十六铺码头。“众志成城奔赴三线,奉献青春投身建设”绿皮火车装置上醒目的大字,将一段关于三线建设的记忆画卷徐徐展开。
“沪味”十足
“内迁”四川 书写无悔青春
海蓉新邨小区有800余户居民,其中大多数是上个世纪60年代支持三线建设、从上海内迁四川的国有军工企业(现名海蓉特种纺织制品有限公司)职工及家属,乡音不改、故土难忘,这个沪语和川话交融的院落也被称为隐藏在锦江河畔的“小上海”。
海蓉新邨小区文化墙上展示厂区历史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纺织工业部将原上海市丽新织造厂、上海丝织六厂等5个单位的部分设备和设计人员内迁四川阆中,筹建了以生产军工丝织品为主的四川省阆中绸厂,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年仅4岁的辜俭俭和哥哥跟着父母从上海来到四川。
像当时无数个内迁家庭一样,他们从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坐上轮船,经过大约7天的行程,才到达重庆的朝天门码头,然后再换乘汽车举家迁徙来到四川阆中。
离开上海前辜俭俭和哥哥在上海人民公园留影
“我们离开上海前,父母还在上海人民公园给我们拍摄了照片留念。”辜俭俭拿出泛黄的黑白老照片介绍到。
在条件艰苦的厂区里长大、成年后进厂立业成家……如今已近七旬的辜俭俭回忆起过去,往事如电影般浮现在眼前。
黑白照片留住家乡记忆
海蓉新邨小区党委书记童兆康(右一)为大家讲述厂区历史
1989年4月,辜俭俭所在的阆中绸厂搬迁至成都并更名为海蓉绸厂。为支援三线建设奋斗了一辈子的他们也随之迁居成都,被安置在郭家桥社区海蓉新邨小区。
辜俭俭介绍道:“当时我们小区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基本都是上海人,从语言、饮食、生活习惯来说都保留了家乡的习惯。”
入川后的留影
如今,漫步在海蓉新邨小区,院落中心花园回廊里的黑白老照片书写着他们的无悔青春。矗立在院内转角的上海微观“地标”、回荡在院里的《上海谣》《探黄浦江》则让他们无数次梦回故乡。
居民融合
他乡已变故乡
“这是醉鸡,这是酱鸭,这个是烤麸和红烧肉,都是偏甜口的,是我们上海特色家常菜。”
在海蓉新邨小区,一场主题为“海蓉情、家园亲 落地生根锦官城”的“上海家宴”拉开序幕,活动中,上海阿姨们拿出来自己的“看家本领”,红烧肉入口即化、百叶包鲜香味美,各种特色上海菜一下子唤醒了大家关于上海的回忆。
海蓉新邨小区居民正在排练舞蹈
而在郭家桥西巷的家风长廊上,“继续弘扬三线精神、接续爱国敬业传统”等好家风涵养好民风,海蓉新邨小区的故事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熟知。一代人的奋斗故事在这里传为佳话,并让家风成为郭家桥社区居民温暖的纽带。
“郭家桥社区,老灵额(很好)……”漫步在家风长廊,郝思凤和居民们一起点赞道,标准的沪语让人亲切,四川话与上海话的无缝切换让曾经的三线建设者融入到锦江河畔的滋味生活中。
三线精神在社区传承
在这里,辣与甜的味觉碰撞、沪语与川话的有机融合……早已让辜俭俭、郝思凤他们将他乡变故乡,海蓉新邨小区除了在饮食、语言上与四川的链接以外,还通过系列文化活动打破“院墙”,真正让海派文化走出小区,让三线精神滋养社区。
郭家桥社区家风长廊让居民融汇在一起
近年来,郭家桥社区不仅通过挖掘、发扬海派文化,让院落居民在文化认同上找到根,还利用“同心共建 汇聚郭家”等项目,积极营造海蓉特色文化空间,不断强化院落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辜俭俭(右)在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当志愿者
郭家桥社区居民融合载体不断丰富
随着辖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等公共空间的打造,居民融合载体不断丰富,加之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让居民们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加融洽,三线建设者们也在社区找到了归属感。
来源 | 云上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