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万企”两月余,成都叩门3万家!这三个问题如何了→

政务   2024-11-12 16:23   四川  


“今年已经超了预期,我们有信心明年更好,除了欧洲市场,产品还要卖到北美、拉美去!”今年秋季,“成都造”TCL彩电在海外“卖爆了”,成都国际铁路港多方协调、多管齐下,为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保运力。


“石头”落地之后,企业已在攀登新的台阶。“今年,我们两个总量五千万的订单基本稳了,明年,我们的产值至少还能再增加50%。”


老厂房一纸证书的缺失,使得成都泵研所的五千万订单就差“临门一脚”。成都市双流区多部门合力解决了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


企业“心病”已除,紧接着将是大踏步地发展。“我们今年销售收入已经增长了约70%,远超去年,明年至少还要再增长30%以上。”


氢能源车辆市场拓展难,成都市多部门联手策划行业展销会,把几百家企业“买家”聚集起来,把展销会开进了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现场就签约销售新能源商用车749辆,远超企业预期。


今年的任务稳了,企业明年的“小目标”也立起来了。


▲TCL光电科技(成都)公司机芯车间


2024的进度条已行至尾端。冲刺阶段,成都跑出了一条“上扬曲线”。


1-9月,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734.2亿元、增长5.2%,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较上半年逆势提升0.4个百分点。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当下,成都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这离不开企业的信心,一线的拼搏。


信心从何而来?于很多企业而言,这来自诉求的响应、难题的纾解,来自政府部门以“用户思维”问需于企的服务理念。


9月初以来,成都市深入推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两个月里,成都全市各级各部门走访企业已有近3万家。


四季度收官在即,此时,一家家企业也用实绩对这三件事作出了阶段性的检验:“进万企”两个月,难题解决了吗?环境更优了吗?发展的动力更足了吗?


▲成都太古里商圈

一问:

难题解决了吗?

把对一个难题的“解剖”,变为一类难题的“解法”。


“智改数转”不会转,四川轮胎橡胶公司发起求助5天后,相关部门带着专家,带着方案,直接走进了企业车间。


“成都造”出海拓市场,生产家用储能电池的蓉企中自科技渴望得到海外资源,成都市商务局直接邀请企业参与本月的出海贸促活动,并引荐了更多上下游企业与其对接。


工程项目验收流程多、手续复杂,轨道交通工程智能装备及高性能轨道建设材料总部研发制造项目眼看无法按时完成验收,有关部门立即开展全程指导,一周内,验收完成。


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或大或小的难题,有些绊住手脚,有些成为顽疾,甚至压垮信心。


“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开展以来,为了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成都坚持“简单问题当场办、复杂问题统筹办、重大问题提级办”方式,强化常态化跟踪问效。截至10月28日,成都各层级走访企业近3万家,收集问题诉求1.5万个、办结1.3万个,其余问题正抓紧办理。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在成都中自光明催化科技有限公司听取企业诉求


而上述企业的经历,只是万分之一的剪影。


寻求“智改数转”技术支持的,不止有四川轮胎橡胶公司。成都东部新区专门搭建平台,为工业企业举办“智改数转”面对面专题服务活动,送政策、解疑惑的同时,长期为企业对接专家资源,提供“上门问诊”服务。


寻找出海机遇的,也远不止中自科技一家。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产业协作处四级调研员韩传坤透露,在收集的企业问题中,关于市场拓展方面的诉求占比达到约20%。


对此,青羊区本月揭牌成立外贸综合服务站,服务企业走出国门;成都市商务局先后邀请250余家企业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供需对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则组织了91家工业企业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9个国家拓市场,并带回了累计70亿元的海外订单。


工程项目审批要求多、流程长,更是项目一线普遍遇到的难题。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从多角度入手,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让审批流程合理“瘦身”,另一方面还在近日推出了《企业服务一本通》工程建设篇的“服务宝典”,让一个问题的“解剖”,变成一类问题的“解决”。


两个月来,数以万计的企业难题被破解的同时,一系列的创新之措、务实之举也随之诞生。于是眼下的问题,变成了长效的方法;一家企业的受益,也变成了一类企业、一个行业的信心与动力。


▲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推出《企业服务一本通》工程建设篇


▲工业竣工项目达产推进暨供需对接现场会


二问:

环境更优了吗?

企业的痛点、难点,成为营商环境的着力点、新起点。


前不久,位于青白江的TCL光电科技面临国际运输运力紧张的情况,成都国际铁路港紧急协调运输仓位,并通过定制多式联运等方式为企业货物运输保驾护航。而为了保障更多外贸型企业在销售旺季加速出海,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建华,直接被拉进了“成都政企微信交流群”。


为了第一时间倾听企业诉求,为了让“面对面”“键对键”的效率更高、沟通更顺,成都从市级层面到各区(市)县,纷纷建立起服务企业的微信交流群。群内,企业“下单”,部门“接单”,‌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已连续举办8期的“蓉易见·民企会客厅”,也成为政企高效对接的长效平台。牵头搭建平台的是成都市发改委,每一期“会客厅”都会聚焦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领域,邀请数家相关企业和关联部门,由企业点对点发“点球”,相关部门现场“接球”。


▲成都市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管委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而两周前,在一场针对微波射频行业的供需对接会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智能终端产业处(通用电子产业处)处长李坦直接向在座数十家企业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大家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


他说,服务企业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要让企业在有难处时,随时找得到人。


“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开展至今,“进”的内涵早已不再流于字面。叩门问需之外,一系列长效沟通机制、高效对接平台正创造性地被建立起来,让帮扶不停顿、服务不断线。


▲微波射频产品供需对接活动现场


正如李坦所言,服务企业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回看这两个月,以“进解优促”为契机,建立起来的不仅是沟通机制、政企平台,还有剖析了企业发展堵点、难点问题之后出台的一系列惠企政策;以及转变思维方式、调整干事方法后,形成的一揽子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


企业反映自身“未被‘上规’支持政策覆盖”,成都市8部门深入研究后,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提质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上规”奖励从工业企业扩大到服务型企业、批零住餐企业、建筑企业。


高温天,企业用电紧张,有关部门调研后出台《2024年成都市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十条措施》,推出了“对工业企业自发电给予补贴”等多项创新之举。


成都高新区在深剖上千条企业诉求后,发布《“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营商环境提升专项工作措施》,覆盖大规模设备更新、专业园区要素配套供给等9大领域。


这就从诉求的“被动受理”,变为了主动的靠前服务。而最终,企业的痛点难点,成为了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与新起点。


近期,英特尔等世界500强企业“扎堆”增资成都。环境之“优”,当由企业评断。用“脚”投票,何尝不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肯定呢?


▲10月16日,成都新能源商用车展销会开进重汽成商的生产车间。图为参会企业代表参观企业生产线


三问:

发展的动力更足了吗?

信心、雄心、齐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进解优促”,落脚点在于一个“促”字,最终目的是“促发展”。而发展的实效,也是这项工作的最后答卷,汗水与用心,最终都写在数字里。


3亿美元,这是10月28日英特尔宣布在成都增资的数字。英特尔将扩容其在成都的封装测试基地,理由除了“提高本土供应链效率”,还有颇为重要的一点——“成都为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营商环境”。


6亿元,这是世界500强林德公司在成都扩产增资的数字。林德公司投资新建了两个面向半导体产业的气体供应项目,这也是其在中国西部地区首次大规模投资该类业务。


2.4亿元,这是又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蓉增资的数字。日前,这家日本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出光兴产与瑞联新材达成合作,双方拟对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出光电子材料(中国)制造基地项目增资扩产,打造中国总部基地。


国际巨头接连“加码”,真金白银的投资,既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亦鼓舞了发展的信心。


▲林德气体位于成都的大宗气体配套项目


而随着成都市“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的开展,拼经济的一线,更有无数企业跑出了加速度。他们难题获解,吃下了发展“定心丸”的同时,也成为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我们预计今年全年产值规模能达到30亿元。”川开电气常务副总经理姬广辉说,自从有关部门帮忙移走了园区内一组10kV的高压线,阻碍公司扩大产能的“绊脚石”和风险点已经不在。目前公司产能进一步提升,1000多名员工在20条生产线上开足马力赶订单。


▲川开电气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操作设备


“我们今年销售收入争取突破11亿元。”纳爱斯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云说,公司的“雕牌”“超能”系列产品广受市场欢迎,年产能40万吨。如今,有关部门正指导企业进行设备改造,企业还将进一步降本增效。


“我们今年提前达成全面封顶目标,我们有信心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第8.6代AMOLED生产线。”总投资630亿元,BOE(京东方)投建的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从开工到封顶仅用了183天。项目总指挥刘晓东说,项目自开工以来,由有关部门10多人组成的“服务专班”就“一对一”提供全方位服务,“若非成都的贴心服务,项目就不能如此快速推进。”而项目投产后,成都也将成为全国最大柔性面板生产基地。


▲成都国际铁路港


生产车间开足马力,项目一线热火朝天,汗水挥洒中,有信心,有决心,更有雄心万丈。


也正是这股干劲儿,让一个个企业的“小目标”,汇成了城市发展的“大力量”——


今年1—9月,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半年逆势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成都市工业投资增长50.9%,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2.4%,两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


与此同时,成都全市528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完成投资1075.7亿元,已完成全年计划的98.9%,超序时进度23.9个百分点。



两个月不长

对成都市

“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

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而言

这只是个开端

客观看向成都的经济发展态势

挑战依旧严峻

但步子已经迈开,思路已经打开

政企齐心,活力迸发

更加澎湃的动力

定能书写更加精彩的答卷


来源 | 成都发布




武侯微望江
武侯望江官方发布平台,提供最贴近百姓生活的本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