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北京出版集团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同名大型话剧在国家话剧院剧场开演。《北上》由集团旗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是著名作家徐则臣潜心四年推出的长篇力作。该书出版以来,荣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18中国好书”、第九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多项大奖,在文学界、出版界及广大读者中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
《北上》
徐则臣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话剧《北上》通过演绎由杭州至通州、绵延运河两端的人间世情,讲述一段跨越百年的运河史诗,旨在通过文化意义上的努力“唤醒”大运河,并让当下的人们与历史建立起深远的联系,传唱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壮歌。水流不息,文脉不绝。作为《北上》原著作者徐则臣的良师+挚友,北京站首演当日,著名作家莫言也来到了现场。开场前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及莫言怎么看待《北上》被改编成话剧,徐则臣打趣道:“电视剧、话剧……他肯定觉得不够,还会鼓励我去尝试更多IP的改编。”
当晚,也是书写运河多年的徐则臣首次看到自己这部作品被搬上话剧舞台,演出结束后,他感慨道,“我刚坐在台下看,一直听台词里讲‘作者说’、‘作者又说’、‘作者还说’……但现在我这个作者只想说,‘这部戏演得真好’!”
《北上》首演现场,还为导演李伯男举行了艺术总监授牌仪式,他也分享了执导这部作品的诸多感受:“从茅奖作品到舞台,一场运河之旅,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创作远行,感谢诸位和我们一道共证此情。”
从观众角度来看,《北上》并不满足于以传统的舞台艺术形式呈现运河百态,而是不断创新已有的文艺表达,通过榫卯结构拼接出的充满思辨性和多义性的“船”、通过“古”“今”双演区的错落并置、通过渐强的乐曲动机共同拓宽历史的纵深感,阐发运河主题的多义性,构建出一个开阔、厚重的舞台世界,完美地实现了“船头船尾都是故事,岸上水中都是人生”的艺术畅想。从内容到形式,深切的古今共融奠定了话剧《北上》鲜明的创作特征与独一无二的艺术气概,而观众们也从这一文艺作品中获得了重要的启示:溯历史的源头、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在话剧《北上》的创作历程中,创作者、表演者与观众都感受到了一种共识:“北上”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方向。
通过这一动词的向度,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这条河的兴衰,永远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内在力量。它或许生长在谢平遥慷慨自陈,眼含热泪的那句“运河一直在!”中,也暗含于马福德饱蘸深情的“我这个意大利的中国老头永远爱你们”中。作为文明交融的纽带,大运河是不同文明寻求心意相通和情感共鸣的重要载体,其船舶辐辏、舟楫千里,兼收并蓄、开放包容,足以承载一艘其上有不同国族、不同阶级、不同身份与人生际遇乘客的船。适逢申遗十周年之际,通过话剧《北上》,也希望用艺术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开来,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1月23、24日,《北上》还将在国话剧场连演两场。《北上》话剧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指导,杭州演艺集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滨江区委宣传部、拱墅区委宣传部、临平区委宣传部出品,新华网联合出品,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杭州墨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