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军长、西藏工委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原第一书记、西藏军区原司令员、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大学前身)首任校长张国华诞辰110周年。
张国华是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为完成祖国统一,建设新西藏,率领十八军进藏,遵照毛泽东 “一边平叛 一边改革”的指示精神,发扬“老西藏精神”,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平定叛乱,使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获得解放,抵御外辱,取得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全面胜利,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西藏民族大学的辉煌校史中,张国华校长的名字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师生心中。
他的一生,是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西藏发展英勇奋斗的壮丽史诗。
张国华原名张福桂,1914年10月22日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29年3月,张国华怀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将名字改为“国华”,未满十五岁即奔赴井冈山参加革命。张国华从井冈山起步,历经反“围剿”、长征,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在他44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7年是在西藏度过的。他为西藏的解放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同志多次亲切地叫张国华同志为“井冈山”,称赞他的信念如山、信仰如磐。军史专家称他为“喜马拉雅战神”,展示了他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西藏人民尊称他为“佛光将军”,在西藏各族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新中国成立之初,他肩负起解放西藏的历史重任,打开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大门。
1950年1月7日,张国华在前往川南担任主任的途中,突然接到刘伯承、邓小平、贺龙(西南军区司令员)联名签署的命令,率领十八军进军西藏。在十八军进军誓师大会上,张国华带领全体将士宣誓: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坚决完成进藏任务,誓把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
张国华年仅三岁的长女难难是进藏部队中最小的战士。在最繁忙的进藏准备中,难难却被肺炎夺去了生命。而在难难去世时,由于工作实在太过繁忙,张国华校长甚至没能见到孩子最后一面。
难难,张国华校长的第一个孩子,成为了进军西藏的第一位牺牲者。
张国华校长在失去爱女的悲痛中,依然坚定地率领部队前行,成为了西藏和平解放和建设的重要力量。1950年8月28日,张国华、谭冠三率十八军全体将士以日行60公里至75公里的强行军速度日夜兼程,开赴前线。10月6日,张国华指挥十八军打响了进军西藏的昌都战役。他实施迂回战术,指挥部队迂回在横断山脉间,战斗在冰天雪地里,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进寺庙,不住民房,不动群众一草一木。他和战士们始终战斗在一起,饿了,几个人分碗炒面;渴了,喝几口雪水;困了,冰天雪地露宿。对待藏军俘虏,不杀不辱不搜腰包,并教育他们爱国反帝,以我军的严明军纪赢得了西藏人民的信赖和爱戴,争取了代本官兵起义。经过19天的苦战,十八军于10月24日拿下了昌都,为进军拉萨打开了门户。昌都战役的胜利,促使西藏地方政府接受中央人民政府建议,派出和谈代表团赴京谈判,商讨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
1951年5月15日,张国华奉命回京参加谈判,他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7月,他率领十八军从昌都出发,翻过19座大雪山,涉过数十条冰川急流,于10月26日胜利到达拉萨,将五星红旗顺利地插到了世界屋脊上,西藏全境宣告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后,张国华校长也为建设西藏呕心沥血。他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积极推动西藏现代教育的发展。
1957年6月,按照中央指示,中共西藏工委决定筹建西藏的干部学校,1958年,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公学(今西藏民族大学前身)成立。同年11月,经西藏工委报请中央正式任命,由西藏工委副书记、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兼任西藏公学校长(1957年至1966年)。
在张国华校长的关怀与领导下,学校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为西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推动西藏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1962年,印度政府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公然推行入侵中国领土的“前进”政策,不断挑起事端。10月中旬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张国华从北京返回拉萨,立即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对印作战任务。在反击作战中,张国华抱病抵近前线指挥,运筹帷幄,决胜疆场;中国边防部队捷报频传,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了中印边境的长期稳定,在新中国对外作战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张国华指挥此次作战的显赫战功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称之为军事政治的胜仗;其在高原实施反击作战的精彩战例,也被国内外众多军事专家首肯,称赞张国华为“喜马拉雅战神”。
然而,长期的劳累与压力使他的身体不堪重负。
1972年,张国华校长在主持会议时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张国华校长的一生,生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毛泽东主席深为痛惜,周恩来总理含泪叹惜。
张国华校长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西藏这片广袤的土地。他的功绩,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西藏民族大学的发展之路,也为西藏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老西藏精神也在岁月的变迁中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十八军进藏、筑路和生产任务的胜利完成,孕育了“老西藏精神”,驻藏部队在平叛斗争、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展了“老西藏精神”,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思想阵地的激烈交锋,升华了“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特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今,我们缅怀张国华将军,不仅是缅怀一位伟大的校长,更是缅怀一位为西藏革命与建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的英雄。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西藏民族大学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西藏而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行。
回望历史,我们初心如磐,展望未来,我们责任在肩。在张国华校长诞辰110周年之际,让我们深刻缅怀张国华校长,继续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立强国报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民大学子新的力量。
文:杨乐 王宇鑫
图:新华社 西藏民族大学官网
编辑:万林麟
责任编辑:杨乐 陶昱辰
审核:王卫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