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文化“软实力”成为静海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为新征程上静海持续激发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年来,静海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培育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旅品牌,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守正创新,着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坚持以文化人 培养文化自信
静海人文荟萃,2200年的文化遗存孕育出了一大批历史遗迹,也滋养出独特的人文精华和文化符号。沿着南运河顺流而下,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共融,每一景都诉说着历史深处的故事。
九宣闸,京杭大运河奔流入津的第一站,也是天津现存最古老的水闸。伴随着大运河千年流淌,这里书写着天津运河水运的历史,讲述着一个个村庄和家族的演变,又传承一代代人的梦想。
位于唐官屯镇的九宣闸
独流木桥,作为华北地区南运河上仅存的一座木桥,见证着千年古镇多点开花的“变形记”。随着“一街一圈一带”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街区不断建设完善,这里也成为立足独流、辐射静海、带动周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地标之一。
独流木桥
独流运河墙绘景观带
独流友好街广场
独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街区
独流印象馆
独流印象景观墙
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独流镇义和团文化挖掘小组前往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参观考察,与当地文旅部门、义和团文化专家进行交流座谈,积极推进“天下第一团”文化发掘保护。
独流镇义和团文化挖掘小组成员参观威县义和团运动纪念馆
位于独流镇胜利街老织物厂门口的“天下第一团总坛口遗址”纪念碑
在静海,有蜚声海内外的“华夏第一村”大邱庄,有著名诗人郭小川深情描绘的“团泊洼”,也有世界著名的萨马兰奇纪念馆,刚毅无畏、朴实无华的性格镌刻在静海人骨子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团泊挖的秋天·读中国”大型群众性诵读活动
在静海,近距离领略独流老醋、陈官屯冬菜、史记泥塑、绮臻苑古法制香等77个非遗项目的魅力,运河文化、洼淀文化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天立独流老醋
陈官屯纪老七冬菜
金星香油
史记泥塑
独特的历史,孕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文化,书写非凡的篇章。
2024年9月,一部汇聚静海地区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展现静海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风貌和深厚底蕴的文献专辑——《蒹葭·静海文献专辑》发布,这是对静海地方文献的一次系统性整理和保护,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静海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蒹葭·静海文献专辑》发布会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静海的文化自信,从这里彰显……
坚持以文惠民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襟河枕湖、林泉响韵,绵长的文脉浸润着静海的城市筋骨。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静海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传统文化走进朝阳街道金海园社区开展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文化盛宴,丰富中老年人文化生活,进一步擦亮“幸福驿站”公益品牌。
传统文化走进朝阳街道金海园社区
聚焦津静市域(郊)铁路开通,静海整合文艺剧团、群众文化队伍、高校社团等社会力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打造“团泊洼的秋天”湖畔文旅季。发挥静海曲艺、诗歌等创作优势,造节演绎,利用演唱会、音乐节等形式,扩大城市品牌影响力。
“团泊洼的秋天”湖畔文旅季“high 团泊”音乐汇文艺展演
“两节”期间举办“瑞蛇迎春 福满静海”系列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展现全区文旅商贸融合发展成果,促进城市有机更新,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红色文艺轻骑兵“心连心”文化进万家活动
书法家走进独流镇友好街
“我们的中国梦”——红色文艺轻骑兵“心连心”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欢乐新春”文艺走基层活动走进天津市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
拓展人才培养路径,打造文化精品力作,这一年,静海区多措并举,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以文润城 提升静海的软实力
静海区高度重视大运河保护开发,梳理归集大运河静海段沿线文物遗存,让九宣闸、静海火车站等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深化文物解读,讲好文物故事。
静海火车站
九宣闸
位于陈官屯镇的运河文化博物馆
吕官屯耕读之家
用好用活各类文博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静海区打响“传承弘扬”牌,让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实现文化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
在不断提升静海文化“软实力”的同时,静海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党建引领的成效逐步显现。“静海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成为越来越多静海人的共识;“时代静海”宣讲团成员发出“时代最强音”,宣传质效持续提升;社区工作者陈晓博荣获“中国好人”称号,李茂津提名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静海区的文明培育星辉闪耀……
“时代静海”宣讲团成员王艺达进行主题宣讲
这一年,静海的“文明雨露”滋养着这座小城的“精气神”,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坚持以文兴业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静海区全力擦亮“休闲来静海 让心静下来 身体动起来”特色文旅品牌,持续推进“文旅+”,不断深化文旅商贸深度融合,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
台头西瓜节、“行走大运河”全民健步走、团泊“半马”、环团泊湖自行车赛等各类“农文旅商体”活动带动旅游人数151.7万人,收入1.5亿元,增长20%,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持续攀升。
台头西瓜节
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
马拉松赛事,引爆健康生活新潮流,让世界了解静海。
2024天津团泊湖半程马拉松比赛现场
2025天津静海迎春半程马拉松邀请赛
德云社签约引流,官宣加入静海“朋友圈”,擦亮团泊“全域旅游示范镇”金字招牌。
团泊镇与德云社举行签约仪式
团泊镇天津光合谷旅游度假区风光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2025年,静海区将继续聚焦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这一重大任务,落实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重要要求,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持续焕发城乡底色底蕴,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让文化成为静海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新时代文化图景中展现静海风采。
转载请注明来源:静海融媒
END
记者:刘鑫
编辑:张继芳 朱春煜
审核:刘秀娟 李瑶
往期回顾
扫码即可下载
静云app
点它,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