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 | 新时代高校就业育人教育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路径探讨

文摘   2024-12-10 21:38   重庆  



就业育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是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与高质量就业的内在需求和有力保障。“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与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手,也是高校就业育人教育的重要场域。因此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将高校就业育人教育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新路径,对于强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思想引领,完善就业育人指导服务体系,多渠道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育人工作格局,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育人教育融入“一站式”学生

社区的重要性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以学生住宿社区为主体打造的学习型、服务型、成长型的新型社区,将高校的就业育人教育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的要求,强化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阵地的功能,推动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立德树人走深走实。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就业育人“零距离”

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而就业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落脚点。通过将就业育人教育融入高校“一站式”社区,一方面推动育人队伍走进学生、深入一线,随时随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诉求和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一站式”社区以社区为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试点,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的管理服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有效地强化了就业育人的针对性,同时作为一个“浸润式”的环境载体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二)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内在需求,激发就业育人“新活力”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就学生而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育人的目标在总体上具有一致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各类职业技能与就业创业本领。而学生“一站式”社区能够把“五育”融入思想道德引领、文化知识传授、社会实践等教育各环节,有助于引导学生在价值内涵上认知、在思想感情上认同、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提升学生职业竞争的综合竞争力。

(三)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有力保障,促进就业育人“有成效”

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是高校就业育人的最终目标,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高校通过全员、全方面、全过程的育人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其充分就业提供了能力保障;另一方面,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职业观、就业观进行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社会认识和价值观念,为其高质量就业提供思想保障。因此,要实现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目标,需要把“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重要的平台载体,整合校院领导、辅导员、专业教师、优秀校友等多方合力,通过推动育人元素、育人逻辑、育人环节的全方位联动整合,将就业育人教育充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升就业育人新成效。


就业育人教育融入“一站式”学生

的优化路径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总体形式和就业态势,高校应切实把就业育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三全育人”的总体要求,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新型德育场所,探索构建囊括校内各部门、用人单位、杰出校友和学生家长等全员参与的精准就业帮扶体系,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就业育人工作格局。

(一)践行服务下沉,探索全员育人新路径

以“共治”理念推动社区各成员间高效协作,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要统筹协调包括校院领导、朋辈师生、优质校友等多方力量真正下沉到学生社区一线,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咨询,增强学生就业的能力和信心。

一是发挥辅导员在就业育人中的关键作用。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就业观念和职业规划有着最为直接的了解和判断。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就业育人的核心作用,将就业育人贯穿于新生入学、日常学习管理以及毕业就业的全过程。

二是发挥专业教师在就业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将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融入日常专业课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及时向他们解读分析本学科的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和就业前景,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就业信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围绕就业技能、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就业选择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一对一的跟踪式指导和帮助,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热情。

三是发挥校外就业育人队伍的积极作用。依托“一站式”社区平台,定期邀请用人单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当前就业形势、行业发展等方面向学生开展就业宣讲。此外,要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作用和朋辈作用。邀请校友结合自身就业创业经历和职业发展经历向学生开展就业经验分享,用亲身经历向学生提供就业创业观念和方法。

(二)立足自治共享,拓展朋辈教育新渠道


社区自治,是指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管理模式。“一站式”社区通过畅通朋辈交流的途径,搭建学生自治自我管理的平台,提升了学生自治能力与参与意识。

一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个体力量,强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想引领。积极开展相关朋辈升学、就业典型案例的经验分享等,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就业理想与国家发展需要充分结合,强化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同时引导学生转变保守的就业择业观念,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作为学生群体的榜样效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向学生传递正确、多元的就业择业观念。

二是注重功能型党支部、学生会、学生自管会、学职中心等学生组织的发挥,扩宽学生自治的广度,提升下沉深度。依托学生组织,积极开展相关就业育人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将就业育人教育“活起来”“融进来”,依托全媒体传播平台优势,创作推出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主题相关的动漫、短视频、微电影、云展览等网络文化产品,让就业育人教育下沉到学生群体,使之更富有青春气息,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


(三)聚焦信息共享,多举措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


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是就业育人工作的根本落脚点。高校“一站式”社区空间作为就业育人的重要场域,是强化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拓展就业岗位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一是通过各类自媒体平台及时宣传展示学校人才培养的突出成果以及优秀毕业生信息,在“一站式”社区空间内部积极做好优秀校友个人事迹的宣传,线上平台与线下空间宣传相结合,充分依靠杰出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多渠道收集就业岗位信息,推荐毕业生到校友企业实习实训,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完善学生就业信息数据系统建设,依托“一站式”社区,精准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要建设动态化的学生就业信息数据,准确掌握学生的就业信息,通过对就业信息的统计分析,及时生成就业年度报告,倾听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心声,加大对学生的关心和指导,进行“一对一”跟踪管理和精准帮扶,在行动上为他们解决就业难题。

就业育人教育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既是对当前高校就业教育路径的探索,也有助于让高校毕业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就业观念,认识到就业的紧迫感和严峻形势,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现实基础。这种“内因”的转变有助于减少“慢就业”现象的滋生,能够使得毕业生主动地加入求职的队伍之中去,从而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高校辅导员先锋运营组

图文来源:机思广益(燕山大学 刘宏亮)

技术排版:牛倩(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审核组长:王富明(江西理工大学)、廖名海(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
推文校对:于陆璐(燕山大学)、张丹(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周晴(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贾希望(中国海洋大学)、于清华(上海体育大学)、黄琦(皖西学院)、耿妍君(南昌医学院)、周青(河海大学)
后台运营:牛倩(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马超(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董小婉(重庆工商大学)、郭增江(河北师范大学)、路世斌(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陈亚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王琛(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辅导员先锋
这是全国高校辅导员的第二个家,这里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各类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