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
《中国科学报》刊发
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国龙的署名文章
《福州大学:东南强校的改革奋进之路》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如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和高质量的创新保障?这是高校面临的改革必答题。
自建校以来,福州大学就有着改革创新的基因,就有着敢闯新路的传统。一代代福大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勇于自我提升,敢于自我革新,奋进在建设东南强校的改革道路上。
高校深化改革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为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理念,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的宽广视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深化改革要勇于自我提升,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高校要聚焦国家发展战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以人文底蕴促进科技创新思维的提升,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高校深化改革要敢于自我革新,完善科技创新机制。高校紧抓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引领学科交叉融合,在提升基础研究的组织化能力的同时,推动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要围绕科技发展态势,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实现实验室和产业一线“双向奔赴”,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福州大学的创校史是一部改革奋进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新路,与国家相关部委开展联合办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首创。这种“办学形式的创新、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
2008年,福州大学在国内首次提出“走区域特色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打破了仅仅围绕知识的逻辑建构学术的传统大学模式,更注重满足社会的利益及需求,以变革、创新、发展为己任,使大学在基于协同的科技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造了校企合作的“紫金模式”、校地合作的“晋江模式”以及校地企合作的“泉港模式”。近年来,学校多点突破、全面发力,系统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人事制度综合改革、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和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
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是高校的基础工作,也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之举。学校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积极探索书院制教育。推进本硕博贯通培养,实施大师引领、大项目牵引、大平台支撑、大周期镶嵌的本研贯通培养模式,构建卓越拔尖新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五育融合协同机制,改革学生综合评价机制,构建学生全面发展五育并举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要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较量的背后是制度体制的比拼。学校深入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围绕打造“大平台”,加强科研机构调整改革,以“分子工程+”研究院、医工交叉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础,深入探索建立高等研究院,全力打造高水平、高投入、高产出的“三高”学术特区。围绕争取“大项目”,优化重大科研项目组织机制,充分运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赋予科技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围绕培育“大成果”,深化科研激励机制改革,让高校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专心育人。
深化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要坚持做“有用的科研”。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学校坚持做“有用的科研”,充分依托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积极参与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深化专利运用机制、专利转化利益共享机制、学科性公司孵化机制等改革,探索“福大+名企”发展模式,使自主转化成为学校科技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福州大学官方微信团队
近期热门文章
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