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歌都是国家精神面貌与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更是一种无形的信仰与力量。
就像我们国家的国歌,非常激昂,见证了历史,又承载着希望,同时还让人们铭记过去。
但是有许多人说日本的国歌和其他国家的不太一样,听起来就像哀乐似的。
它们的国歌只有短短28个字,把其翻译成汉语之后,我们才知道歌词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
可怕的野心
众所周知,在二战期间,日本这个国家对我们国家做出的一系列惨无人道的实验。
趁着我们国家实力不胜从前,再加上本身地大物博,妄图占领我国的领土。
要知道,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往往军队储备力量不足,通常青壮年人也要被强行拉走,而且没有人愿意去打仗,一个不小心,可能命就没了。
那么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当时明明身处于自己岛国的军人和普通老百姓心甘情愿的漂洋过海前往另一个国家作斗争呢?
那就是不断的“思想控制”。
从新一代的日本人开始,让他们从小就接受相关的教育,只要是上学的学生,就必须参加强制性的军事训练,时刻准备着作战。
不仅如此,日本官方还会对他们这些新兴力量不断灌输某种思想,长期下来令日本人的思想观念变得极端又扭曲。
所以,在日本人登上我们国家的领土的时候,他们的国歌就像是一种“号角”。
只要一放,意味着他们又赢得了一次短暂的胜利。
而他们,也是唱着自己的国歌离开家乡,开始向着亚洲范围内的国家前进,开始做着“大国之梦”。
其实,早在很多年以前,日本是没有国歌的,而且他们的国歌起源背后也隐藏着一段很深的历史故事。
那么日本的国歌究竟是什么?日本人又是出于什么原因来创作的国歌?
历史根源
在历史上的日本,它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弱小的国家。
整个国家由许多岛屿组成,十分容易面临一些来自于自然或者周边国家的危险。
古代的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选择向我们国家朝贡,向它附近的大国强国,即我们国家寻求庇护。
可是我们国家在清朝末期也同样自顾不暇,对这些藩属国根本管不过来。
而且那个时候的日本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就是它和我们清朝的时候一样,结构都是自上而下的集权,整个社会是又保守又封闭,完全可以说是闭关锁国的状态,限制了国内与外界的交流。
当然,这地球的一边,可并不是如此。
来自于西方的船队来到了日本口岸,要求与之通商。
日本大权的实际把控者德川幕府当然不会同意了。
于是,西方国家就用武力手段强行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令日本国内产生了民族危机。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多少年前的我们不也是如此吗?
正是因为日本的大权把握在德川幕府手里,天皇又不管不问,限制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才一直处于封闭。
所以,当时掀起了一场推翻德川幕府的运动,从而推举天皇正式掌管国家的相关事宜。
而当时在任的天皇是明治天皇,大名鼎鼎的“明治维新”就是出自于此。
由于在被迫打开国门后见识到了西方的优越性,因而明治天皇下令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东西。
但是明治天皇并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反而是觉得西方不错,全盘否定本土文化,全面学习西方。
就连国歌自己国家没有,看到西方列强在重要时刻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都决定要把其也“搬来”。
早在18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日本压根儿就没有国歌的说法,这个决定一经说出,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可是,日本人却在应该选用什么类型的歌曲作为国歌上犯了难。
就像西方(英国)《天佑吾王》那样突出自己的美好愿望吗?还是自己再想想创作一曲?
刚刚开始的时候,日本人的确选择了一首类似于比较激昂的歌曲,但是很快就遭到了大家的否认。
因为这首歌丝毫没有表达出来天皇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色彩,也没有体现日本的特点。
所以在相关代表们的决定下,打算回到原点,重新寻找能够真正代表日本的歌曲作为国歌。
首先,由于日章旗一直就是日本皇家的象征,在国旗确定上继续沿用了这一旗作为官方国旗。
对于国歌的创作的人选上,大山岩不仅出生于日本,对日本的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也有着很深的民族认同。
除此之外,他还具备留洋的背景,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不缺少。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在大山岩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使得他成为了创作国歌的理想人选。
在他的思考下,最终创作出来一个名为《君之代》的歌曲,歌曲的内容为:
君が代は,千代に八千代に,さざれ石の,巌となりて,苔の生すまで。
只有短短的28个字。
如果翻译成中文的话,大概就是“我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直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
歌词做好了,那么曲子怎么办?
在歌曲诞生的初期,它的旋律的设计的的确确是遵循了国际上普遍的流行趋势,加入了非常厚重的西洋音乐曲调。
甚至找来了在日本工作的英国作曲家约翰·威廉·芬顿为之谱曲,做出来的曲调与其他很多国家的国歌在风格上遥相呼应。
但是就像是初步准备时那样,这个曲子被绝大多数日本代表和民众们否决点了。
约翰的作品有什么问题呢?
原来,他搞了一次“抄袭”,把英国的国歌拿来搞了二次创作。
表面上看起来是与原来不一样了,但是内里换汤不换药,实质都是差不多的。
因此,日本的相关部门只能再另外找人再编曲。
他们考虑到了海军军乐团,当时的日本海军经常外出,是除了西方人、留洋群众以外与西方接触最多的一个群体。
在海军军乐团的创作之下,把歌曲对应歌词划成了四个部分,有了今天我们所听到的《君之代》。
歌词背后
《君之代》得到了日本民众的一致喜爱,这首国歌也成为日本政府宣传军事思想的“工具”。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显示,在日本那会儿的法律条文中规定,日本公民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演唱国歌,然后向天皇问候,才能进行后面的日常活动。
就像西方人们吃饭、洗澡前向天祷告一样,日本人也得有类似的仪式。
这个举动等于就是在告诉每一个日本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对天皇忠诚。
不然就可能得像抗日战争影视作品里面表演的那样:用某种自尽的极端行为对天皇谢罪。
不可否认,深入剖析日本国歌,就会发现在《君之代》歌词的创作背后,所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野心。
从歌曲中的第一句歌词:
“我皇统治传千代,一直传向八千代”,意思是日本天皇的统治要长长久久的,不管外界的世界如何变化发展,日本始终都要由天皇来把握权力,统治全国。
毕竟八千代这个数量实在是太过于夸张了,简单来换算一下的话,至少也有个几万年不止。
歌词中的第二句:“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则是非常形象的把日本自己比喻作了石头。
那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是想,小石头变成巨大的岩石,是不是在说日本的领土板块儿变大了?这背后必然会涉及到扩张与侵略。
当然也存在着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说日本的实力从原来只有小石子那么大,逐渐演变成了实力巨大的国家。
而后面的“直到巨岩长青苔”,意味着日本这个国家要在世界上存在的时间很久很久。
久到连岩石都覆盖上了青苔,象征着日本文明的经久不衰、国家屹立不倒。
这首国歌不仅仅是对日本自身发展的期许,也将它们的狼子野心放到了明面上,就差昭然于世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待日本的国歌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信息来源:
知网:日本宪法中的思想及良心自由研究——对“君之代”国歌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