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渭城区打造环大学
科技创新产业带纪实
核心提示
今年,渭城区在全省率先成立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形成以文林路为创新主轴的“一轴五街区多园”的空间布局,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院校在“三项改革”(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带动下,520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50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释放地方“所需”与高校“所能”,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成果的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富矿”,如何“唤醒”高校的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今年以来,渭城区委、区政府强化科技引领,聚集科教优势,依托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全省率先成立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积极打造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服务链“四链融通”的产业创新生态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实现了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一项项科研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渭城区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已形成以文林路为创新主轴的“一轴五街区多园”的空间布局。
连日来,记者深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城区科学技术局等地实地采访,探寻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答案。
12月19日,走进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功能薄膜与涂层技术实验室,只见操作台上的工业视觉相机,自动记录样品照片,副教授王伟正带领学生观察海水蒸发实验,自动间隔时间记录材料表面结盐情况。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功能薄膜与涂层技术实验室,副教授王伟正带领学生观察海水蒸发实验。
两周前,他的团队刚注册成立了陕西微瞳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其开展的“机器人焊接智造的3D光学相机”项目,产品已完成测试,正在和相关制造企业进行中试验证,不久将推向市场。
“我们研发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小巧便携、成本低、市场前景好,可以在复杂环境下进行自动化智能焊接,代替了人工,产品上市后可用于工业焊接、物流分拣、智能安防等行业。”王伟说道。
在该校另一间钛合金技术开发实验室,这里没有书桌、黑板,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台精密的仪器,学生正在基地进行焊接实操,像一个现代化的工厂。
徐广胜教授多年来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钛铝合金材料研发与生产。说起在科技研发方面取得的成果,他侃侃而谈:“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极为严格,需要材料具有强度和高刚度,密度尽可能低,我们研发的钛铝合金材料应用技术已经在长江2000发动机上经过了两轮实验,不久将投入市场。”
作为项目创始人、省科技特派员,近5年来,他带领团队申请科研项目30项,获批22项,授权专利9项,科研成果转化6项。
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该校化纺服学院研发的一种x射线医用防护服研制成功,已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北方战区总医院等进行仿真测试实验,产品参展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材料工程学院研制的“大功率芯片封装用Cu纳米焊膏”研制成功,该项目在广东中实金属有限公司推广应用。
毫无疑问,这是渭城区聚焦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释放地方“所需”与高校“所能”,将高校文章写在产业链上的生动写照。
学校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富矿”。据统计,渭城区有科技型中小企业61户,高新技术企业29户,科研院所1家,在校大学生8万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是咸阳市本土科技人才、院校最集中的城区之一。
今年,渭城区根据辖区院校分布比较集中优势,打造了以文林路为创新主轴的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按照“一轴五街区多园”的空间布局,促进科技成果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渭城区举行慧聚秦创原、赋能先行区——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签约揭牌仪式(资料图片)。
说干就干。今年6月底,渭城区举行慧聚秦创原、赋能先行区——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签约揭牌仪式,与西藏民族大学、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区级部门与二级学院签订合作协议20余项,开启了“大学—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省级高新区”三方合作。
自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成立后,激发了渭城区创新创业活力,带动科技成果“遍地开花”,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6所院校在“三项改革”政策的带动下,520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50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家,10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
科创成果之“花”,结出产业之“果”。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柔性玻璃成型技术、特种机器人系统研制、高强韧医用钛合金薄板制备技术等9项成果,在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分论坛上进行发布,并入选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案例。
今年,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实训基地老师给学生进行焊接教学指导。
12月24日,在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三楼现代康养学院康复博士工作室,何芳梅副主任医师正带领学生全力备赛2024“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渭城环大学科技创新带的成立,对我校科研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立项的现代中医院康养示范平台,属于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落实专项资金12万元,利用经费我们将前期做的一些科研成果专利进行就地转化,比如辅具、中医药专利等。”何芳梅坦言。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康养学院实训中心儿童康复实训室。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康养基地以现代康养学院为依托,开展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1.5+1.5”医教协同创新,与渭城区人民医院联合成立教学实习基地,建立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共赢发展。
“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建设,对促进康养学院政、行、企、校协同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起到推动作用。项目立项以来,我们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10余项,市级项目7项,紧接校地合作,服务区域发展,提升社会服务水平。”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康养学院院长任春晓介绍。
一年来,渭城区围绕区域内主导产业,通过开展技术需求对接、科技成果揭榜挂帅、成果转化路演等形式,编制“三张清单”,推动辖区6所高校和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互融互促。
通过举办中小微企业校企产业资源对接活动,了解企业技术研发难题,编制技术需求清单;面向渭城区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高校高层次人才进行技术需求发布,编制科技成果认领清单;举办咸阳市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路演暨渭城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专场活动,编制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清单。
截至目前,渭城区已启动高校院校的科技资源在辖区企业“先免费许可、后转化实施”的方式,促进项目精准落地,已形成100项技术需求清单,60项科技成果认领清单,汇编了50项路演清单。
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路演活动4场,管网探测及消杀机器人系统研制、智享发电慧能优联等31个项目参与路演,发布环大学企业技术需求2批30余项,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12场次……
“为技术找市场、为高校畅渠道、为企业破难题。”渭城区副区长惠冰介绍,渭城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依托辖区内高校资源,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聚集渭城区,形成“产教融合、两链融合、产城融合”的新格局。
咸阳师范学院创新创业大楼外景。
在咸阳师范学院,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大楼拔地而起,该项目总投资约2.67亿元,建成后将为学校提供创新创业的载体,有效推进校地合作转化成果、校企共建联合研究。这里将成为渭城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发展的新高地。
明年,渭城区计划与咸阳师范学院建立渭城区环大学科技创新中心,解决产业发展关键科学问题、技术难题。
推动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建设,深化校地合作。今年6月,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渭城区商务局联合举行大学生实习活动启动仪式,20余名大学生深入龙锐汽车、天猫优品、海尔电器、璞跃餐饮、荣誉摩托等9户大型商贸企业实习,开展拓岗实习活动。
经费支持是保障。今年,渭城区面向辖区高校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计划、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等五项计划,投入5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和8000万元的创业基金,围绕重点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开展成果孵化,支持渭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规划和行动方案内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创新生态好,则创新活力足。目前,渭城区建成全区科技专家智库,现有电子信息、清洁能源、光电科技等12类60余名高水平专家在库,5所高校和1所科研院所聘请“科技大使”和“科技顾问”。2024年,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2人,培育科技经纪人12人,科技特派员50余人,其中农业科技特派员15人,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8人,培育建成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11个。
良好的创新生态犹如肥沃之土。根植于沃土,“科创种子”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目前,渭城区建成轨道交通、医疗器械、电子材料、装备制造等省级以上科创平台5个,市级科创平台5个。辖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市级审核54家,其中省级公示33家。
渭城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景懿说:“渭城区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的建设,有力推动了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及创新链‘四链’的融合发展,激发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从校企融合、校地融合,再到“校地企”融合,渭城区把学校、科研机构、企业有形有限的空间拓展为无界无穷的创新空间,更大汇聚各类创新资源,有效激发高校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增强地方发展动力,推动渭城科技成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渭城区依托科教资源聚集优势,以辖区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力军,积极探索统筹盘活科技资源新路径,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创新“校地企”合作新模式。渭城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建设,激发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各个学院根据自身特色,建设了科研中心和专家、教授工作室,深耕科研项目,培养拔尖人才。渭城区政府积极引导科研资源向企业流动,打开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输出的窗口,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往/期/回/顾
转载请备注:咸科技
来源:咸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