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超35万亿,利率5%+,财政连年赤字,连利息都要还不起了,不照样还在增发?
相比之下,中国那点城投债算什么?
最不济还可以国家出面,拿着低息国债置换,就看中央想不想出手,什么时候出手了。
这要是需要违约,那美债都不知道违约都少遍了。
从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地方另谋财路,城投债就已经出现,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4万亿大基建防水,城投债也进入高峰。
可为什么经历了近30年发展,到2023年才爆出风险?
有人说是因为实在捂不住了。
但一年多过去了,你听说哪家城投彻底违约了?
一家都没有。
不是已经展期,就是在谈判展期中。
首爆即巅峰,雷声大,雨点小,乐子人裤子都脱了,你就给人家看这个?
种种迹象表明,你看到的,只是人家想让你看到的。
而且,就算爆出来给你看,你还看错了。
这就是乐子人的悲哀,到处看乐子,到处被当猴耍,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乐子。
如果你是乐子人,请直接去评论区开喷吧,千万别往下看了,看完怕把你气死。
如果你真的关心中国,把中国当作自己的主队,那我劝你看完,否则连主队实力都不清楚,只能做个伪球迷。
但凡你创业,做到过几十个分公司规模,就知道所谓“城投债”模式,对于创业期公司而言,就是常规操作。
只要公司想要发展,这一类模式你根本绕不开。
其实,城投债用“爆”本身就是一种误导,难逃标题党嫌疑。
还有说什么城投平台“隐性债务”,中央不知道,这就纯属是乞丐讨论皇上怎么要饭了。
所谓城投平台,基本是地方国资委出资成立的国企。
地方国资委成立个公司,这个公司干啥,你觉着中央国资委能不知道?
这玩笑就开大了。
而且你看中央部委这些领导,哪个履历上没有一长串地方任职经验?
大多抓过经济,很多还当过地方一把手。
就这么一群从底层摸爬滚打,优中选优被调到中央的老狐狸,你地方跟人家玩聊斋?
也就只有乐子人,看谁都傻,谁都是乐子,最后事实证明,只有他们自己是乐子。
既然老狐狸们知道地方借助这些国企融资,为啥之前不管呢?
人家的具体想法我不知道,但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类似的事,我在公司没少干。
像我们这种O2O项目,线下非常重。
业务一旦铺开,全国几十个区域,每个区域上百人,想总部集中管理,非常难。
不是不能管,只是管得严了,人家没权力,就要撂挑子。
反正什么都得听你的,你不说我就不干了。
王莽、蒋介石都是这种微操大师,教训还不够惨痛吗?
想要发展,你就得放权。
甚至很多时候,明知有猫腻,也照放不误。
水至清则无鱼,两害相权取其轻,创业公司,最大的利益是发展。
这个阶段,就是“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之所以敢放权,是因为手里握着权柄,想收随时能收回来。
既然风险可控,有利可图,那就放出去,让他们试错呗。
这期间,有利用权力中饱私囊的,我们正经送进去过几个,然后就都老实了。
但也会涌现出一批试点区域,攻坚克难的。
即便最后亏得一塌糊涂,只要初心和能力没问题,就不能罚。
反而换个区域,让他们继续发挥。
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种人就是将才。
等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放权的边际收益趋近于0,就要收权。
收权靠什么?
不靠人,靠“法”。
你还别不服,当初放权时,不是都搞极限操作,在边界反复横跳吗?
不服的话,咱们就拿出来深究,看看谁敢保证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就是法家说的“法”,也就是权柄。
你也别说不公平,规矩早就定好了,你不是不知道。
只不过当初你为了业绩,放弃规矩,承担风险,是个人的主动选择。
人家现在要按规矩来,你就只能愿赌服输。
你说这么做会寒了人心?
你放心,想做事的人,才不管寒不寒心。
与其甘于平庸,他们宁愿选择被寒心。
当然,对于那些愿意抓耗子,也能抓耗子的,还是要让他们继续抓。
寒不寒心还在其次,关键得有人抓耗子。
中国几千年,法家这一套玩得明明白白,权力可谓收放自如。
从历次税制改革就能看出来,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纵观古今中外,罕有出其右者。
所以,你就知道这次“城投债”爆出,是什么性质了吧?
不过是又一次收权罢了,而且比以往还温和得多。
为什么这次要温和些?
因为地方这些老狐狸也不傻,人家当初就留着后手。
为什么成立公司举债?
一是绕开地方不能举债的规定。
二是把举债变成市场行为,通过成立的公司,把政府风险隔离开。
虽然细节上仍然存在各种擦边球,但这个结构大体是有效的。
关键点就在于,公司借债是市场行为,逾期也可以通过市场方式解决,而不需要政府出来刚性兑付。
这就是为什么昆明、遵义的城投债危机爆出这么长时间,没有下文的原因。
人家在跟债权人谈展期,谈免息,谈还款结构。
好多已经谈成,开始展期,离违约还远着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展期没谈成,地方政府也可以甩锅,让公司走破产程序,说白了,就叫合法赖账。
只不过还不到那一步,地方政府也不想撕破脸,毕竟他还可以两头儿讨价还价。
一方面跟债权人谈,另一方面也在跟“总公司”谈。
意思就是儿子还不上钱,老子能不能帮一把?
你说总公司怎么办?
真要是痛痛快快帮他们还了,就会让他们产生药物依赖,既然有老子兜底,以后借钱岂不更肆无忌惮?
所以,老子就算有钱,也不帮他们还。
这也是我经常跟区域说的话,自己的屁股自己擦,我都帮你干了,要你干嘛?
所以中央一再强调,地方政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甚至把“地方政府可以破产”的底线也亮出来了,逼着他们拼命。
其实,老子有钱,也就是发点国债的事,现在利率那么低,几乎没啥成本。
但就是不能惯着他们。
即便最后帮着还,也得让他们先扒层皮,长记性了,老子才能出手。
现在看来,地方已经意识到老子要玩真的,一个个也算拿出看家本领开始化债。
该展期展期,该免除免除。
金融生意嘛,普通人和一般公司也经常有这些操作,城投债没什么特殊的。
但也不可能完全没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信用。
法律归法律,道理归道理。
欠钱不还,少还,或者晚还,就算合法,也不合理,以后再借钱,人家就得想想了。
对于地方来说,这也算是中央利用市场机制,给上了个紧箍咒。
人家说清楚了,不兜底。
在这个基础上,借不借市场看着办。
对于中央而言,这种事影响主权信用评级,2023年底,刚被下调了一次。
你以为中央不知道会有影响?
当然知道。
为什么选择这个节点爆出来?
中美脱钩,美元加息,外资流出,人民币宽松,这几件事结合起来看。
你说这不是挑的时间点,谁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