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精选20首)

情感   2024-09-18 20:54   河南  


唐诗宋词


睡前故事,沉浸在纯真的世界里

微信公众号:儿童睡前故事文字版

  摘要: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选集,是幼儿早教必背的经典读物之一。它汇集了唐朝众多诗人的佳作,共计三百余首。在这些诗歌中,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如以酒抒发情感的诗句,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愁绪万千等心境;也有众多描写月的诗篇,借月寄托相思、抒发感慨等。如今有专门的《唐诗三百首》软件,可提供免费听的功能,让孩子随时随地沉浸在唐诗的优美意境中。其中关于春天的诗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花红柳绿等美景。全集涵盖了各种题材和风格的诗作,而其第一首诗往往被认为有其独特的编排意义。这些诗歌构成了一部璀璨的唐诗宝库,为后人学习、欣赏唐诗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精选

内容


    1.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一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2.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二


    静夜思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简介

    《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非常广泛,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疑:好像。

    举头:抬头。



    3.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三


    出塞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简介

    《出塞》,王昌龄的名篇,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被誉为“唐绝第一”,“唐绝压卷之作”。诗人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诗中感悟到诗人对于时空永恒,人生短暂,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慨叹;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蕴含着诗人的深沉痛诉: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

    翻译/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4.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四


    登乐游原

    李商隐〔唐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向晚:傍晚。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5.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五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6.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六


    相思

    王维〔唐代〕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释

    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7.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七


    渡汉江

    宋之问〔唐代〕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8.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八


    嫦娥

    李商隐〔唐代〕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嫦娥:原作“姮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9.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九


    鸟鸣涧

    王维〔唐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注释

    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春桂,现在叫山矾,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

    惊:惊动,扰乱。

    山鸟:山中的鸟。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时:时而,偶尔。



    10.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十


    马嵬坡

    郑畋〔唐代〕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译文

    杨妃死后玄宗銮驾又回帝京,夫妻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处死杨妃也是玄宗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后尘。

    注释

    马嵬(wéi)坡: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引申为男女欢爱。此句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南朝的昏昧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11.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十一


    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指小孩子。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12.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十二


    江雪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诗简介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被誉为唐人五言绝句者。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翻译/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13.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十三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14.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十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15.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十五


    行宫

    元稹〔唐代〕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

    曾经富丽堂皇的古行宫已是一片荒凉冷落,宫中艳丽的花儿在寂寞寥落中开放。

    幸存的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只能谈论着玄宗轶事。

    注释

    寥(liáo)落:寂寞冷落。

    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宫花:行宫里的花。

    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说:谈论。

    玄宗:指唐玄宗。



    16.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十六


    春晓

    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注释一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释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17.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十七


    八阵图

    杜甫〔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

    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注释

    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盖:超过。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18.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十八


    登鹳雀楼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诗简介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翻译/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9.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十九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20.2-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篇二十


    竹里馆

    王维〔唐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温馨提示

儿童睡前故事文字版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儿童睡前故事文字版
睡前故事文字版提供睡前故事大全,哄女朋友的,睡前故事儿童,睡前故事大全童话故事,睡前故事哄男朋友,睡前故事哄女朋友短篇超甜,睡前故事哄小孩,睡前故事成人,睡前故事短篇,睡前故事长篇,睡前故事儿童音频等等睡前童话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