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晋陕蒙拐弯处出了个河曲县。”生态优美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河曲段。张玉明摄
塬坝连绵、沟壑纵横,黄河在这方土地上留下了鬼斧神工般的地貌。这里写满了人与自然共处、共生、抗争的曲折动人故事。上古时期,大禹曾在这里治理水患,疏通河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曲涌现出了贺六十九、苗二满红、王海元等享誉全国的治河英雄;上世纪80年代初,苗混瞒开创“户包治理小流域”先河,掀起全民治山治水高潮;进入新时代,河曲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治山治水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整体规划,奋力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迈进。河清盛世,曲著华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生态治理始终如一条主线牵动着河曲的发展脉搏。新中国成立以来,河曲县几代人70多年接力治河,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绿色发展的精彩答卷,树起了一座又一座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丰碑。黄河带着青藏高原的纯净和圣洁,由巴颜喀拉山启程,深入中华腹地,呈“几”字形流经九省,从古至今,奔涌不息,缔造文明,也记录历史沧桑……商周时期,河曲被称为“沚方”,是气候宜人、森林茂密、绿草丛生的丰茂之地,但在历史的进程中,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变得千疮百孔。明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长城沿线连年“烧荒”,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清朝则为了应对人口增长,鼓励拓垦开荒、焚烧山林。大肆毁林带来了“十年九不收”的严重后果,自然灾害层出不穷,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为了谋生,纷纷踏上了“走西口”之路。当时流传着“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民谣。据统计,迄今有20多万河曲人定居在了内蒙古。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河曲段。张存良摄
一曲《走西口》与一曲民歌小调道出了河曲人的辛酸与不甘。新中国成立初期,沟壑纵横、土壤贫瘠、灾害频繁的河曲县积贫积弱。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08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81.3%,森林覆盖面积只有0.3%。“山光、水浊、田瘦、人穷”一度成为制约河曲县发展的魔咒,也是当地百姓难以摆脱的生活梦魇:“平地少陡坡多,盼雨又怕雨,雨不来没水,雨一来田地却成了跑土、跑水又跑肥的三跑田,根本没法生活。”上世纪5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对黄河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根治黄河水害,而且还要综合开发,全面兴利。”1952年,毛主席发出“要把黄河的事办好”的伟大号召。河曲县委、县政府提出“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村村植树,路路成行”的治理要求。全县3万人参与建设山区,一个又一个治山治河的“英雄”奔向了秃山童岭、山沟峁梁。贺六十九,一个名字极具时代气息的人,成为了当年造林护岸、领路建社的“拓荒者”。他带领沙口村民在恶劣的条件下挖井开渠、围堰整地,建设林网格田,在沿河岸线栽植起护岸林带,不仅有效防止黄河凌汛灾害,而且解决了全村耕种难题。河曲人第一次尝到了治山治水带来的甜头。苗二满红,曾任沙畔村合作社主任,提出植树固沙的设想。他认定“沙畔要想富,就得风沙固”,逢人便说植树造林的好处,但面对茫茫沙地荒滩,多数人却觉得沙地植树,难以成活,是瞎耽误工夫。说服不了别人,就自己先干。不气馁的汉子带着自己的家人走向荒原深处,用镐头刨开沙滩、沟梁,种下了80亩柠条,又带领合作社的青年男女营造固沙林带17条。当年由于天公不作美,炎热炙烤,大风侵袭,幼苗死亡率十之七八。随之而来的便是村民责难和质疑。在众人的非议中,苗二满红选择了忍辱负重,继续栽种,最终成活率越来越高,赢得村民认可,开始跟着他植树造林。到1961年,共营造成片林4700亩,户均24亩。两年后,积劳成疾的苗二满红患病咯血,倒在了那片他挚爱的土地上。“血沃黄沙绿荫后人”,苗二满红的故事至今为后人所传唱,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河曲人。一曲二人台小调,记录了曲峪村数十年治山治水的艰辛历程。紧邻黄河的曲峪村曾是个被深沟险壑“分割”得支离破碎的贫瘠之地。半坡之上的梯田往往难逃水冲沙填的“劫难”,河滩上的零散土地又常常面临着天旱有水用不上,雨涝庄稼被水淹的困境。王海元参加植树劳动。资料图
面对着如此穷山恶水,曲峪村群众在复员军人王海元的带领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以一锹一铲之力在岁月的寒暑交替中苦战。梁上铲梯田,坡上垒石堰,沟底筑土坝,实施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到70年代末,曲峪村迎来了巨变,村民口中的“烂河滩”变成了“花果山”,新造水地4300亩、梯田1500亩、果园3500亩。山西省农林水利委员会向当时山西沿黄25个水土保持重点县推广了曲峪村南曲沟流域的治理经验。曲峪村的带头人王海元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曲峪也成为全国水土保持典范、治理黄土高原的榜样。英雄的奋斗故事折射时代的政策接力。1962年,河曲县委提出“以粮为纲,治山治水,旱涝低头,四业齐兴”的治理思路。1965年,河曲成立水土保持专业队,3年建成3个万亩林公社、1个国有林场。1967年,曲峪村南曲沟流域重点治理项目被列入山西省水土保持计划。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与恶劣环境的斗争史就是建设家园的经营史。治山、治水、治穷,已成为每一代河曲人义无反顾的抉择。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河曲在总结过去生态保护与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启了户包治理模式,山川沟壑间走来了新的“愚公”。在河曲,苗混瞒的故事也被当地民间艺人编成了二人台小调。1981年的春天,当旧县小五村的农民苗混瞒和村里签下一份承包小流域治理的合同时,没有人意识到这将成为轰动全国的“壮举”。这位出身贫寒的庄稼人凭着勤劳上进,19岁就被乡亲们推举为村互助组长,后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又带领村民治沟治穷,先后在本村的官地梁沟、大湾沟、藏峁沟、泉子沟、双湾沟等地打坝19座。那一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河曲推行,当分田到户的群众在一片欢欣鼓舞之中憧憬新生活时,苗混瞒却选择了承包尚未治理的新窑沟,带领一家老小6口人住进了新窑沟。啃窝头、喝雪水、住土窑,一家人与一条沟的“战役”就此打响。“春天栽树,冬天挖坑,一棵接一棵,一坡连一坡,一年到头有干不完的活,手上的血泡起了又破,破了又起。最绝望的是好不容易垒起几座小水坝,一场大雨下来冲得要啥没啥,只能从头再来。”尽管时隔多年,但苗混瞒女儿苗改先的回忆里依旧半是无奈半是心酸。苦心人天不负!三年后,荒凉的新窑沟已长出片片绿色,苗混瞒改造治理的梯田也带来了全家粮食和收入的大幅增长。苗混瞒开创的户包治理小流域模式更是在全省、全国推广,1984年被写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成为黄河流域广大农民通过治理千沟万壑、实现脱贫致富的共同选择。河曲县沙坪乡许家坡村万亩高标准农田。张玉明摄
治沟理坝,种草植灌,栽树修田,随着千家万户向着千沟万壑的“进军”,河曲县小流域治理不断取得突破。到198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500万公斤大关,全县林草覆盖率由1983年的16.7%上升到1988年的18.2%,看似微小的变化,但对先天条件恶劣的河曲来讲已是难能可贵。著名土壤学家朱显谟深入调研后表示,像河曲县发动千家万户、实施系统工程治理千沟万壑的创举,在国外也是罕见的。回望历史,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河曲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治理”为“我要治理”,走出了一条水土流失治理的群众路线,而那种艰难岁月所形成的奋斗精神已升华成坚定的生态自觉,激发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续写新的故事。90年代,河曲以重点小流域建设为龙头,建设以世行水保项目为主、黄河水土保持试点工程为辅的生态农业工程项目,实现了梁坡沟水保综合治理。进入21世纪,河曲县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提高治理目标要求,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淤地坝工程建设,在大河之畔构筑起一道绿色防护屏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河曲县积极践行生态发展理念,坚持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中统筹实施,将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一山一策、一沟一业、一村一品分类施治、精准施策,全县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从分散治理向全面治理、重点治理向系统治理的“双转变”,而“整沟治理”成为突破口。黄河岸边的美丽村庄——唐家会村。卢鹏宇摄
整沟治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流域治理”,而是变为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整沟治理项目按照“项目化打包开发,多元化投入、全资源利用、全方位管理”模式,主要对流域内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确权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村民的林地和耕地的经营权确权到户,各村成立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办理特别法人证,负责经营管理村集体和村民土地、林地等资产,保证村民经济权益;将村民耕地、林地按统一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资产,作为股本,根据占合作社总资产比重,量化为股权,让农民变股东、产权变股权,实现人地分离,便于统一治理开发。在整沟治理项目的推动下,一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开始在河曲的沟壑梁峁中展开。田巨峁村,一个昔日沟深坡陡的小山村,通过大力实施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发展,不仅高标准完成了7.5公里的通道绿化与8000亩的荒山造林,使主色调由“黄”转“绿”,更在整沟治理后实现了整村搬迁。搬迁后的田巨峁村,依托特色经济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项目,建成3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站、6000头种猪养殖场以及千亩红辣椒示范片,如今已是田畴广布、年丰岁稔的繁荣景象。河曲榆岭窊新貌。张存良摄
同样迎来巨变的还有榆岭窊。这个一度被村民们形容为“兔子来了都不拉屎的地方”,摇身一变成了“全省最美旅游村”“全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在推动整沟治理过程中,榆岭窊村吸引乡村能人回乡投资建设。移土山、平梯田、疏沟渠、打水井……在村民的注视中,一批又一批人开始了对这片贫瘠土地大刀阔斧的“手术”。新建的别墅、人才公寓、养老餐厅、绵延的梯田、整齐的大棚……榆岭窊村则在日复一日的岁月变迁中,不断“长出”新的景致。山顶森林戴帽,山腰绿树缠身,山下阡陌纵横,田间灌区流转;田间万物生机勃勃,到处绿树成荫,花香鸟鸣……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差到荒山荒沟增绿、群众增收,整沟治理带来的生态之变正嬗变为河曲大地的生活之变。治一方水土,兴一方家园。在与恶劣环境的这场接力斗争中,河曲县以“政府主导、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市场先导”为原则推动的整沟治理把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推向了新的阶段,也为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亲不过这水来,爱不过这山,厚不过这黄土,高不过这塬……”生态的治理,带来了环境与家园的改变,新时代新征程,河曲人有着更高的追求!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郑州市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河曲主动践行,谋求更大作为,彰显更大担当。“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县委坚守着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念,以把‘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为己任,坚持开展黄河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生态建设,铺就了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们要传递好治理黄河的‘接力棒’,坚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河曲县委书记石光源说。一场更加全面、更为系统、更显成效的治理工程在河曲大地展开。河曲县湿地公园。何帅摄
——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为牵引,把沿黄生态环境治理作为关键之举,对黄河流域河曲段进行切片分块,组建专项工作组,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抓住山西“35项应急水源工程”机遇,实施引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动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为现代新型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持续开展“清河行动”的同时,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不断净化黄河“毛细血管”,减少入河泥沙,提高土地利用率。——实施14个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完成清淤、清运固废垃圾计划,切实改善行洪排涝,提升河道环境。——出台“黑色漂浮带”常态化监测清理处置机制,建立健全专人巡察、实时监测、追踪溯源、清漂打捞的工作机制,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开花结果。——黄河1公里范围内、县川河、朱家川河300米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全部搬迁。——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5G信息技术应用、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智能化煤矿建设为传统产业赋智赋能。依托全县丰富的海红果树资源和深加工企业进行海红果特色专业镇建设,完善产业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市场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全力打造“河曲海红”区域公共品牌,推动河曲转型发展。“这里展示的是河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成果。河曲在抓好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作出示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成绩单。”黄河岸畔,临隩公园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展览·河曲馆内,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着河曲的过去和现在,游客驻足沉思。“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当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当美丽风景带来崭新动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逐渐变为现实。“我终于长着长着,成了你……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我要把长歌唱到永远。”2024年10月1日晚,忻州大剧院座无虚席,一场以展示河曲历史文化为核心的现代音乐剧《大河长歌》震撼上演。作为民歌之乡、二人台的故乡,河曲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做好河曲民歌、二人台、河灯会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将黄河文化、西口风情融入旅游发展之中,不断将文旅产业的“面”撑开、做大。如今,众多旅游观光、写生、摄影等爱好者前来观黄河、望长城、品美食、听民歌,带“火”了沿线的农家乐和“黄河人家”主题民宿。河曲黄河湿地公园是山西省在黄河主河道上建立的第一个湿地公园,自2020年建设以来,不仅为河曲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吸引了黑鹳、天鹅、苍鹭等一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此栖息,是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例证。“山青了,水绿了,河曲有了自己的天鹅湖。”摄影爱好者邬海峰已经连续三年在河曲拍摄到各种候鸟。目前,河曲湿地鸟类中,有黑鹳、遗鸥、白尾海雕、白枕鹤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有大天鹅、小天鹅、鸿雁、白琵鹭等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以及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罗纹鸭、针尾鸭、琵嘴鸭等61种,湿地鸟类占山西湿地鸟类种类的70%以上。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有序推进三大片区更新改造,打通县城南北通道,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全面提升县城建设管理水平和市民综合素质,让县城居民与黄河和谐共生、相融共济,打造“黄河边上生态宜居的美丽小城”。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载体,实施黄河干流沿线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项目,改变其他48.6公里沿黄区域生态脆弱面貌,打造沿黄绿色生态长廊,筑牢黄河绿色屏障。以国家湿地公园创建为载体,加强县城及周边23公里沿黄生态保护,推动“河曲半岛”实现更高水平的生态保护。2024年,河曲县将途经省道249线改造提升为“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成后不仅改善沿黄区域的生态环境,而且沿线将发展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沿黄美丽经济带。“以前我们村是纯农业村,村民们并不富裕。现在村里的发展规划是借助黄河资源,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步伐,在不断完善亲子游乐园、玫瑰观赏园、鲜食采摘园、设施农业示范园等园区设施的基础上,正在规划建设冬季滑雪场。”唐家会村党支部书记张永贵的话语里充满自信与自豪。盛夏八月,驱车穿行在河曲县经济技术园区,园区里日新月异,车间内繁忙有序。在园区一间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山西中能汇通科技有限公司人头攒动。该公司是一家集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材料企业,目前已形成万吨级的磷酸铁综合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山西斯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高效绿色物理法多晶硅提纯项目。范涛摄
“家乡对新材料、新能源的重视打动了我。”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超导与电子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吕霄博士作为该公司的负责人,是地地道道的河曲人,在获知河曲县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后,主动回到河曲开始了新项目的开发。他相信“未来,电池需求量的增长将拉动磷酸铁、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池外壳,电芯及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等项目落户河曲”。长河激浪起,潮涌日日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的治山理河到上世纪80年代的小流域治理,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整沟治理项目推动的区域整治以及新的历史时期以国家战略推动黄河大保护、大治理,这是数代河曲人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是一代又一代河曲人信念坚定、勇毅前行的力量所在,也正是这种力量让大河之畔的这曲长歌久久回荡,激荡人心。“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守护好山西西大门,树立河曲新形象,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河曲县县长徐晓兰信心坚定。大河奔流歌未央。新一代的河曲人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站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起点上,继续当好黄河的“守护者”,讲好“大河之曲”的动人故事!来源:忻州日报
终审:杨强
复审:王国伟
初审:樊晶璟
编辑:张未平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sxhbfwz@163.com
新闻热线:18803508818
13903508888
1813505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