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概念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新闻类、评述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试题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标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阅读要求
了解各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
(1)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能关注标题、中心句、结构等,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问题;(2)对于图画类的文本,能按一定的顺序客观地说明其构图要素,准确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内容,指出其含义,学会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寓意,找准漫画讽刺颂扬的对象;
(3)对于表格类的文本,能准确分析图表数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学会谈看法和建议;
(4)对于图示类的文本,能根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和路线。
3.答题技巧
4.考场建议
1.要有圈画意识
圈点勾画是深度思维的过程,梳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整合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点。圈画时首先要圈点与题干直接相关的信息,尤其要圈点转折词语、关联词、承上启下的句子。
2.要有文本意识
3.要有筛选意识
(2)议论性材料:找出论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要区分观点和材料;
(3)新闻材料:找出导语以及核心事件;
(4)图表类材料:关注标题,把提示文字和数字结合分析;
(5)漫画类材料:筛选其构成部分和深层的寓意。
4.要有整合意识
在读材料的过程中:①找出共同主题词,整合它们的共同点;②合并信息,把雷同的、次要的舍去;③把描述性语言转变为概括性语言。
概括题也可以直接提取合并原文材料,分清主次,确定重点,再将提取出来的要素组合成连贯的语言。还可在全面了解材料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揭示材料的主题意识,始终不离关键词表达。
5.要建立理性思维和数字整合的概念
图像表格类题目,同学们要建立纵横向对比意识,发掘数字背后的规律与共性。读不同类型的图表时,关注点也不同,如:
(1)表格:横向+纵向双向观察,抓住表格项目及数据变化规律;
(2)柱状图:关注柱体的高度及变化趋势;
(3)饼状图:关注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分配;
(4)折线图:关注曲线的高点、低点、走向及数据变化趋势。
6.要有逻辑思维意识
电话:0357-6750234
电话:0357-6750234
关注我们
抖音丨
临汾希望之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