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觉得我就是寄生虫,废物?
“对,你们都是!”
这段简短但又火力十足的对话,彻底撕开了沈琳在朋友圈营造的“经济适用型贵妇”的真面目,也揭开了沈琳内心一直存在的不安全感。
在同学聚会上,所有人都恭维沈琳是人生赢家:嫁了个好老公,住上豪宅,开了豪车,生了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
沈琳沉浸在大家虚伪的夸赞里,渐渐也迷失了自己,觉得自己似乎真的过得挺不错的。
只有昔日的大学竞争对手,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沈琳一直刻意营造的幸福假象。
大学竞争对手三个问题戳穿沈琳的幸福假象
平心而论,沈琳的家庭是挺幸福的。婆婆给力,帮他们带孩子。丈夫事业有成又顾家,两个孩子也聪明可爱。
只是,这种幸福不太牢靠,沈琳的家庭虽然在北京算中产,但抗风险能力极低。因为全家的经济都系在了那伟一个人身上,一旦那伟失业,家庭就没办法再保证目前的生活质量。
也正是因为如此,沈琳面对大学的竞争对象的三个问题时,无言以对:
第一,男人羸弱的肩膀能扛起一个家吗?
第二,如果你老公倒下了,你的家怎么办?
第三,如果有一天,你老公抛弃你了,你怎么办?
其实,沈琳在生下二胎后,便一直在找工作,只是没有找到满意的。
她在辞职以前,就已经做到了税后两万的收入,但是五年没有接触职场,她现在能找到的工作,只有税后六千的待遇。
这还是以前的女下属胡海莉,念着以往的职场情谊,网开一面留给沈琳的。
这样的落差,让沈琳接受不了。
于是,她迟迟没有接受胡海莉伸过来的橄榄枝。
之前因为有那伟,那伟的工作收入不错,公司第一轮融资也快到手,那伟的千万期权合同也拿到了手。
于是,沈琳有资本放弃那份鸡肋一般的工作。
但随着王睿智的出家,千万期权成了泡影,之前,王睿卓用那伟的身份证给自己养在外面的小三注册了个公司。
这个公司欠了一笔八十万的外债,被欠债的公司老板找不到别人,只找到了公司法人那伟,于是天天找那伟要钱。
王睿智对这件事不负责,那伟联系不到王睿智当初的小三,又不敢把这事告诉秦玲玲,害怕保不住工作,只能吞下这个哑巴亏,自掏腰包还给了被欠债的公司。
但即使如此,秦玲玲还是找借口把那伟开除了。
于是,沈琳和那伟的中产小家,立马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沈琳再不满意这份工作,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赶上。
但即使如此,沈琳这份工作也没能干多久。胡海莉因为年纪渐长,婚姻却迟迟没有着落,打算回老家发展。
而随着胡海莉的离开,她之前的对头,也借着清简人员的原因,辞退了沈琳。
一下子,家里两个人都失业,仅靠家里那点存款,根本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无奈之下,沈琳打算去做月嫂。因为这份工作,沈琳年纪大,生育两个孩子等职场劣势反而成了优势。
只是,这份工作,沈琳也没有坚持下来。
沈琳在第一家雇主,碰到了以前难缠的女同事,处处刁难她。而且,这家的男主人还性骚扰沈琳。
沈琳通过录音拿到被性骚扰的证据,以此要挟雇主结清当月的工资后,就匆忙逃走了。
沈琳第二位雇主倒是挺好,但是沈琳有腰椎盘突出,不能长时间地站立和劳累。
她的第二个月的月嫂工作,最终败给了自己的身体。
连着两次工作失败,沈琳也陷入了困境和自我怀疑中。
后来,去逛菜市场的时候,沈琳有了灵感:可以摆摊卖卤货啊!
沈琳有一手做卤货的好厨艺,不但亲戚朋友们喜欢到她家里来蹭卤货吃,就连她之前的同事们,也喜欢吃她做的卤货。
之前,她到旧同事家里做月嫂,她那个难缠的女同事,再看不顺眼沈琳,也指明要吃沈琳做的卤货。
就这样,沈琳再接二连三地被职场拒绝后,终于找到自己真正的赛道。
她的卤货生意很好,在那伟失业的时候,已经可以不靠存款,就能养活一家老小。
而沈琳,在做卤货上找到了自信,有了一点存款后,更是想开个店面,甚至成立自己的卤货品牌!
沈琳创业成功,那伟那隽却双双失业
随着沈琳慢慢找到自己的赛道,那伟和那隽却双双失业了。
王睿智出家后,秦玲玲开始在公司里清减王睿智的人马,同时不断扶植自家亲戚在公司的势力。
原本王睿智的公司就因为第一轮融资失败而有些周转不灵,被秦玲玲这么胡搞八搞,更是有点入不敷出。
而王睿智在庙里修行的这些年,也并不能六根清净。
先是,秦玲玲转走了夫妻俩的所有财产,导致王睿智父母生病,都拿不出钱来。
再次,在秦玲玲的经营下,公司成了个空壳子。
王睿智不得不再次出山,回归世俗红尘。
而他出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以前陪他打天下的那些老员工再次召回来。
那伟当然必不可少。此时的那伟在被王睿智摆过一道后,对他早已没了以前的忠诚。
但那伟失业后,一直没有找到新的赛道。
他和李晓悦开过营销公司,他自己开过滴滴,但都干的不尽如意。
开公司,他被别人欠款,追了好久才要回来,而且公司接的单子也一直不多。
开滴滴,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竞争越来越激烈,平台抽成也越来越多,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这也让那伟心里落差越来越大,毕竟以前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但现在却要靠老婆卖卤货来养。
所以,尽管知道王睿智不靠谱,那伟还是打算去找他一次,毕竟,要先把他曾经替王睿智小三垫付的那80万给先要回来不是?
那伟失业的时候,那隽也遇到了职场重创。
其实,一大堆人里,那隽是最有长远规划的那个人。
他给自己的事业安排是这样的:35岁之前,依靠脑力和体力积攒财富和资本。35岁之后凭借之前的职场资本,转到管理岗位上。
那隽在事业上很拼,他年纪轻轻就积累了不菲的财富,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买下了200平的大平层。
他看不惯哥哥事业没规划,只想跟着王睿打天下的样子。他每一步,都精准地按自己的规划来进行。
但是,那隽的人生还是出现了意外。
因为长期的熬夜加班,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那隽患上了惊恐症。
被上司发现后,即使优秀如那隽,也被毫不留情地抛弃了。
那隽之前一直是自负的,对于哥哥嫂嫂的处境,一直觉得是他们太笨,不懂规划造成的。
直到他自己也在职场受挫,他才明白,高节奏的北京,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身处其中的人,都是一个个渺小的螺丝钉。
螺丝钉一旦老化了,出问题了,就会马上被抛弃。毕竟后面,还有前仆后继的螺丝钉。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和哥哥嫂嫂,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沈磊回归,李晓悦受挫,只有他们圆满了
沈磊从钟南山回来之后,也加入了找工作的行列。
这时,他才了解了私企工作的压力和残酷,可惜他的公务员工作已经被他辞掉,而且还背上了黑点,好一点的工作都不会考虑他。
李晓悦一直都活得很潇洒。
一份工作不满意了,就会立刻辞职。她对未来也一直很乐观,觉得就算找不到文员,策划之类坐办公室的工作,也能找到蛋糕店,卖奶茶之类的工作。
只要身段不放得那么高,总会有出路的。
这应该是她的座右铭。
但是从终南山旅游回来后,李晓悦第一次感受到了因为年龄而带来的职场暴击。
她连续投了几分简历,都因为她已经31岁,很可能有生育要求而被拒绝。
总之,差不多所有人都遇到了职场瓶颈。
但唯有两个人,在中年之后,人生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迎来了自己的职场高光时刻。
他们就是沈琳的两个堂哥:沈志国,沈志成。
以前,沈琳,那伟夫妇其实并没有把两位堂哥看在眼里,倒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过。
两位堂哥没有什么高学历,一直从事着建筑上的体力活儿和技术活儿。
但可能也是因为没什么学历的缘故,在那伟和沈琳遇到中年危机,走投无路之际,沈家兄弟却觉得北京随处都是挣钱的机会。
沈志成指着外卖餐盒道:“其实是你们拉不下面子来,不然北京到处都是工作机会。比如送外卖,咱们村好几家在北京送外卖,一个月挣上万块的有的是。还有开快递点儿的,开水果店的,人家一年都挣好几十万呢。”
或许也就是因为沈家兄弟不挑工作,没有那么多的自我限制,抓住了大大小小的机会,才终于挣到钱了吧?
在周围的人都遇到事业瓶颈的时候,唯有他们获得了相对的圆满。
大结局的时候,那伟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把买了不久的豪车转卖了出去。
接手的正是沈志国,当时他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刚好需要一辆好车来充充门面。
而那伟则买了沈志国的一辆杂牌小车,用来开滴滴。
沈琳也是在听了沈志国的话后,才有了卖卤货的念头。
我觉得,作者在群像中加入沈家兄弟的事情,或许就是想告诉我们:学历应该是事业的敲门砖,垫脚石,唯独不能成为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