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历史建筑:刘氏宗祠

文摘   2024-12-08 19:45   河北  

刘氏族人点击上方蓝字回家吧!!

    成都市政府公布的第6批“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位于斑竹园镇三河村的刘氏宗祠位列其中。作为“湖广填四川”的见证,刘氏宗祠其价值不可低估,为研究客家移民文化、宗族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成都以前还有很多祠堂,但保持着完整结构的,就只剩邱家祠堂和刘氏宗祠这仅有的两座了,邱家祠堂在成都市区,而刘氏宗祠就是成都区县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了,历经200多年风雨,非常珍贵,是四川传统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

刘氏上川始祖中和公第九世孙刘兴才介绍刘氏宗祠

  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刘氏宗祠,距今已有226年历史,明末清初,因“湖广填四川”时从广东兴宁至新都的刘氏家族所建而得名。时过境迁,虽然这里早已不见当年刘氏家族的兴盛,但整座院落强烈的川西民居风格得以保存,这也成为刘氏宗祠这座市级历史建筑的一大文化特征。
  特色浓郁的川西民居风格
  像所有的“方言”一样,刘氏宗祠用独特的建筑语言为我们展现出川西民居建筑浓郁的特色。
  在斑竹园三河村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一路驱车,穿过成片稻香扑鼻的碧绿稻田,沿着不算宽敞但整洁平坦的乡间小路来到一片翠竹掩映的建筑物前,一抬头,“刘氏宗祠”四个苍劲有力的鎏金书法牌匾映便入眼帘。在刘氏宗祠,可以看到这样鲜明的建筑语言:祠堂因地制宜,以中轴线布局,采用穿斗式木结构,墙体用篾笆夹杂着泥土筑就,屋顶采用青瓦坡式屋顶处理,以解决四川多雨季节的屋面排水问题。建筑外墙采用白色为基础色调,利于反光,弥补川西地区采光不足的缺陷;门窗以浅褐色,廊柱以枣红色为着色基调,与白墙相配,显得清新而淡雅。雕梁画栋,飞檐斗角是川西民居不可或缺的元素,表达了巴蜀之地的婉约美和内敛气质。最具精华之处是民居的院落,它在给人以领域感的同时又密切着邻里关系。
  刘氏祠堂建筑特征是以庭院式为主要形式,基本组合单位是“院”,即由一正两厢一下房组成的“四合头”房,立面和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对称要求十分严格。院内和屋后有通风天井,形成良好的“穿堂风”,并用檐廊或柱廊来联系各个房间,灵巧地组成街坊。
广东兴宁县刘氏总祠

  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川西民居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与环境观,刘氏宗祠也遵照此理融环境为一体。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墙有砖墙、土墙、木墙(木板或原木)、编夹壁墙等;屋顶用小青瓦。这些就地取用的材料,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十分协调,相映成趣,乡土气息格外浓郁。呈现出一种相互的质感美、自然美。刘氏宗祠“天人合一”的环境观把周围的大环境引入封闭的小环境中,形成了人与住宅、环境的和谐统一。
  亲情味儿厚重的建筑设计
  川西人讲究礼节,喜好聚集娱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国内外首屈一指的茶馆文化也因此而繁荣。这一特点也突出地表现在居住方式和邻里关系上,有一种田园诗歌式的诗意。
  在刘氏宗祠,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这种亲情味儿在建筑上的体现。在正堂与厢房之间的大天井和两侧厢房建筑群之间的院落小天井,正堂和厢房的宽屋檐,以及祠堂大门两侧的檐廊,便为居住者及周围邻居创造了一个较明朗的生活工作的“公用空间”,供族人纳凉、妇女手工、小孩嬉戏、邻里喝茶下棋以及接待来客之用,使邻里间得以充分交流来往。
  “中国人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认为汇水即汇财,讲究四水归一,因此雨水从天井中落入院内,也符合了这一寓意。”新都著名谱牒研究学者刘丰庭告诉记者,除了汇水以外,在气候潮湿、难见晴天的四川盆地,天井还具有更多的功能,居于建筑之中,可以调节屋内的空气和湿度,又便于屋内通风、采光。勤劳智慧的四川人民,善于利用天井改善居住环境,常在天井内养花、种草、养鱼,将室外的自然环境引入室内。两个多世纪过去,如今居住在附近的刘氏族人,依然在刘氏宗祠的天井内种花养草,怡然自得。
  长出檐下雨不湿鞋
  刘氏宗祠内随处可见,从大门的房檐到过厅、到中堂、再到祭祖大厅都是如此。刘氏上川始祖中和公第九世孙刘兴才说:“这样的设计主要还是利于排水。四川是多雨地区,屋檐伸出去越长,雨水就洒落得更远,以免落在墙上,浸湿墙体。”刘氏祠堂为广东客家人所建,但在建造这座祠堂时,客家人也因地制宜,采用了川西民居“长出檐”这一建筑特点。
  “相比祠堂,在成都的客家建筑中,会馆更多保留了客家移民原住地的风貌。例如广东地区海风大,因此屋檐一般建造得很短,这样可以避免遭遇台风时,屋檐被掀开。比较一下广东会馆和刘氏宗祠,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刘兴才说。刘氏祠堂内每间房屋的屋檐相连,又在屋檐下形成了一条条内廊道。
  刘兴才说:“长屋檐使院内形成一条四通八达的内廊道,将每一间屋子连在一起,下雨时可以由此通过,不用从天井穿过淋雨,从而有了下雨天走遍全院不湿鞋的说法。”刘氏祠堂的屋顶也采用了川西民居常用的折线设计,“你仔细看整个屋顶瓦面,倾泻下来并非一条直线,而是折线,这样就形成了优美的曲面,这样的屋顶设计不同于北方的屋顶的厚重,便于采光、排水,同时又更加飘逸美观。”
  崇祖意识强烈代代能背诵祖训
  据刘兴才介绍,刘氏先祖出自帝尧陶唐氏。帝尧的第九子源明,受封刘姓,是为刘氏,传至七十五世汉高祖刘邦。公元154年,汉景帝封其第八子刘胜为中山靖王,今天斑竹园镇三河村萧家碾客家刘氏便属于刘胜后裔。其开基始祖是广东客家刘开七一宗。这支刘氏是构成世界刘氏主体的一大支派,是世界刘氏最重要、最庞大的宗族。因为刘开七的儿子刘广传和他的两个夫人先后生了14个儿子。今天三河村萧家碾客家刘氏是刘广传的第8子刘巨涟的后裔。
  据《刘氏族谱》记载,明末清初,这一支的第十八代后裔刘中和时年28岁,带着他的妻子和长子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由广东兴宁梓皋(今水口镇)井下迁新繁县东区萧家碾(今斑竹园镇的三河村),男耕女织,勤俭持家,勤奋发家。
  我们现在能看到刘氏宗祠,就是由刘中和兴建。《刘氏族谱》中记载,刘中和发家后,不忘祖宗,先后两次返回广东兴宁将两世祖先骨骸背回到三河村安葬祭扫,同时,耗巨资前后用了5年多时间修建了刘氏祠堂。在刘氏宗祠完工之日,也是刘中和百岁诞辰之时,亲友前来庆祝,因大雨都留在祠堂内,刘中和在中堂整装正座,说几句话后,便无疾而终。族谱记载:“族亲齐集送老,非福德兼隆,能若是乎!俾后世咸知不忘。”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这首记录在《刘氏族谱》内的祖训诗歌已经传承数百年,代代都能背诵,现在还被谱上曲传唱,尤其在每年清明节刘氏祭祖时,上千人齐声唱诵祖训歌时,场面宏大。据悉,这首祖训已被定为刘氏宗亲会会歌。此外,“敦孝弟:睦宗族;和乡邻:明礼让:务本业;端士品;隆师道”的《刘氏家训》也成为每个刘氏子孙刻在心里的行为准则。
  四川客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苏东来说:“崇祖意识被客学研究者视为客家人文世界的最高境界,客家人盛行祭拜祖先,首先是源于对祖先的敬重和对血缘、族源的认同。在他们眼中,过去一切都是祖先创造和奠定的,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也要靠祖先的在天之灵赐予和保佑。这决定了他们对祖先的无限忠诚和虔诚。因此,四川客家的各个姓氏和家族,除了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建立若干大小不等的宗祠,每年定期举行祭拜外,各个家庭也以此为准,设置祖堂,四时常祭,并进而确立了以祖堂为中心的民居建筑模式。”
刘氏宗祠是成都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完善的四川传统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

  鼓励读书成立书香会
  耕读传家是刘氏宗族的显著特点。比如成立鼓励资助刘氏子孙发奋求学的书香会,现留存的民国十三年(1924)甲子仲夏石印本《刘氏族谱》卷首第23页《美公兴设书香会原序并法戒对联各一首》是这样记载的:
  “刘氏自粤迁蜀,肇起基业百年余兹矣。而先祖谆谆以耕读为训。耕以立其基,读以要其成。古者,春诏诵,夏诏絃,秋诏礼,冬诏乐。所以裕成人之德业者,由此其选也。我后人荷祖宗之德泽,衣食颇有所资。其间之读书者,固不乏人。然皆有志未逮,大抵激励,不事鼓舞无由。是以鲜大前人之光。今嘱我四子:长子廉,次子荣,三子瑛,四子璋,酌定条规,将先年所置新都县新三甲王姓田二起,共二十四亩零;外有瓦龙门壹座,瓦房三向连磨角,共十一间;圆仓一座,坟垻基址、旱地河边、围墙竹树。自道光十四年五月初七日起,积成一会,名曰书香会。所积余资,以作每年祭祀、考课之用。上进颁赏之资得者,愈加奋勉。未得者,亦必振兴。庶几诱掖奖劝之道。良有合焉。此不过遂前人之志,岂敢谓贤智先人乎?诚使后世子孙,有志上进,无自甘暴弃。朝絃诵而夕课读,出负来,而入横经。上不负祖宗培植之遗意,下不没我一人作育之苦心,斯为善矣。”
  因为耕读传家,重视教育,这一支刘氏宗族在古代先后走出了县令、道府、大夫、提学、都运、按察、九门大都督、将军等文武官员,在当代走出了大学校长、美国硅谷谷歌高级工程师、副市长、副区长等教育、科技、党政人才。在距离刘氏宗祠不远,还有清代光绪皇帝下圣谕修建的刘中和和其长子的双碑墓。
  后记
  在新都这一座文脉流长的城市里,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在其空间的每一尺寸每一细节中,都能丈量出历史的沧桑与尘封的岁月。这些固化时光的建筑,从气场到细节,其内涵的玄机,直到今天仍在发酵。
  新都这些幸运留存下来的,跳动着文脉,凝固着诗韵的挂牌保护建筑,正是他们的存在,让后人对前人的理想、奋斗、追求和生活有了亲切的感觉,让往昔的影子带来现实的思考。
  这些建筑及其内蕴的风采曾经灿烂过新都这座三千年古都,它们是这座城市的气质和永远美丽的风景。(记者 陈宇)

天下刘家人
刘家人自己的交流平台,让我们一起弘扬刘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四海一家,天地一刘。打造刘氏宗亲沟通、交流平台。祝福刘氏宗族薪火相传、英才辈出、经邦济世、共铸辉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