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照堂”刘氏的“养田义学”(扬州江都大桥镇)

文摘   2024-12-14 20:39   河北  

刘氏族人点击上方蓝字回家吧!!


   刘家大院,位于江都大桥镇东大街。系客居大桥镇的头桥乡贤刘厚之的宅第。这座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的民居,前后七进,占地2200平米左右,建筑面积1200多平米,有“一宅跨两街”之誉,堪称邗东民居之冠。

最近,在对刘家大院进行维修时,在最后一进房屋的东,北墙根交汇处,发现一高34厘米,宽13厘米的汉白玉界桩。在界桩的两面,分别刻有“东藜照堂”与“北藜照堂”字样。


   按“藜照堂”,乃刘氏家族祠堂的堂名。出自刘向“燃藜夜读”的典故。

刘向(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人。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西汉成帝时,更名刘向,任光禄大夫,在天禄阁(时为皇家图书馆)校阅各种经典。两汉著名文学家与经学家,我国目录学之鼻祖。

刘向读书校书一贯认真勤奋,对书中每章每段文字都要弄懂弄通,力求熟记于脑。传说一次刘向在天禄阁校书到深夜。当烛炬燃尽后,他仍意犹未尽,便继续在暗室中背诵经书。这时,忽见一黄衣老者,柱一藜杖而进。只见老者对着藜杖一吹,藜杖顶端竟燃烧起来,照亮暗室。刘向见状,当即施礼相迎。原来,老者乃太乙之精,听闻刘氏之子好学,特来视察。说着,便从怀中取出简牍一卷,传授给刘向。此后,刘向刻苦努力,果然成为一代宗师,在中国文化史上建起不朽业绩。

刘向后人为了纪念先祖“燃藜夜读”的神奇传说,激励后人发奋读书,就以刘向为一世祖,并以“藜照堂”为宗族祠堂的堂号。


  

头桥镇刘氏宗谱


缘出“藜照堂“,刘氏后辈众多分支,又有了“宝藜堂”,“青藜堂”,“藜阁堂“,“燃藜堂“,“尚藜堂”等堂号。可见,刘氏宗族是谨尊祖训,笃信“诗书传家久,忠厚继世长”这一古训家风的。而近代的刘厚之弟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厚之(1878-1936)原名刘天奇,字厚之,又名刘厚。刘家弟兄三人,兄刘志成,弟刘继秩,家居江都县九帖洲圣恩洲老圩(现为扬州广陵区头桥镇九圣村新胜红旗组)。其父一世经商,然一生清贫。后不幸病逝于苏州江都同乡会馆,还是靠乡亲相助才归葬祖籍的。


  

父亲病逝后,弟兄三人只能靠母亲烫螺丝,拾芦根度日,虽一心想求学而不可得。后幸蒙蒙馆塾师关照,才得以免费进私塾读书。弟兄三人在这艰难的环境中,刻苦攻读,终于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和珠算技能,为日后经商打下了基础。

后来,刘氏弟兄经商发达,成为地方巨贾,刘厚之又于民国九年(1920)过江来大桥镇发展。这时,他们没有忘记当年塾师的恩德与自己求学的不易,秉承“藜照堂“的祖训,于民国十六年(1927)先后在头桥镇办起了四所“养田义学”,在大桥镇办起了一所“养田义学”,以造福乡梓,为家乡培养人才。为了解决常年办学的经费问题,他们还投入可观的资金,购买“学田”,走“以田养学“的路子。

“养田义学”招收贫苦人家子弟,免除学费,供应一顿午饭,还发给书籍簿本,纸墨笔砚。为了办好义学,他们不仅重薪聘请名师教学,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向新式学堂看齐,除学习古文“孟子”外,还开设英语,算术,珠算,地理,历史,自然,常识,音乐,绘画,体育,手工操作等。这在民国时期的农村学校是异常罕见的!

养田义学从民国十六年(1927)至民国廿九年(1940)一直坚持了十四年之久,培养的地方学生有数千人之多!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刘厚之虽然于1936年病逝,但大桥养田义学仍继续开办。直到1940年,由于日寇侵占大桥,义学实在难以维持下去,才迫不得己停办的。可见,刘厚之的后人也是秉承其父遗志,不忘其反哺乡梓的家风的!(朱毓麒)

天下刘家人
刘家人自己的交流平台,让我们一起弘扬刘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四海一家,天地一刘。打造刘氏宗亲沟通、交流平台。祝福刘氏宗族薪火相传、英才辈出、经邦济世、共铸辉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