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 推动世界走向光明前景

文摘   2024-12-03 17:09   重庆  

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  推动世界走向光明前景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对外工作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从美好愿景转化为实践成果,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从卫生健康到网络、海洋,中国已经同数十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在多个领域构建了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写入联大决议,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赢得越来越广泛的全球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引领当今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着眼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和根本利益,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的宽阔历史视野和深厚世界情怀,突破了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站在了人类文明的道义高地,汇聚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历史关头,为人类向何处去指明了正确方向。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事访问、多边峰会等国际场合,多次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深入阐述,推动这一重大理念不断丰富发展。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发表演讲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年下半年,总书记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合称“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搭建了国际合作平台,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图为2024年4月9日,在刚果(金)南基伍省布卡武市的中国半岛营区,中国第27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并参加授勋仪式。 新华社发 中国第27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供图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之际,呼吁世界各国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目标和方向,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前提和支撑。总书记在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同时,开创性地提出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实质是要走出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道路、创造条件。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并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5个方面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同年10月,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要“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明确中国将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的完善与变革。

2017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历史性演讲,全面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即: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总书记的演讲既从历史和哲学高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又从现实角度系统勾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宣告中国将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激化、大国竞争博弈加剧,世界更加迫切需要为解答“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采取实际行动、迈出坚定步伐。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可行思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在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载有成的丰富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创新观点和重要论断,拓展了其理论深度和实践维度,增强了其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确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体系,其“四梁八柱”是,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重大挑战,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映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最核心最紧迫的关切和诉求,进一步增强国际社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认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着眼外交与内政密不可分的关系,把握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的联动,指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工作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面旗帜,正确引领世界大变局的发展走向,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进一步结合起来,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利益进一步结合起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有利国际环境、提供更坚实战略支撑。

2024年6月,面向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的各国来宾,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深刻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指出这一理念立足于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树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范;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开辟了和平和进步的新境界;着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丰富了发展和安全的新实践。总书记倡议各国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


当前,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在此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愈发展现出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实践性,愈发彰显出指引人类社会正确航向、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思想魅力。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推动下,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不断取得进展,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面对冲突动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对话协商谋求持久和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与国难免存在分歧和矛盾,但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权利,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都应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在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内行事,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共同捍卫世界和平与稳定。

大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上负有特殊重要责任,中国外交充分体现了这份担当。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和平发展写进宪法的国家,也是五核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同时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中国致力于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坚定推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扩大了世界正义阵线,增强了维护和平的力量。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亚丁湾护航等行动,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已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世界长治久安的中流砥柱。

面对多重风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共建共享谋求普遍安全。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当今世界,地区热点问题此伏彼起,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激增,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严重滞后,人类社会正面临史所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反对肆意扩大军事同盟、挤压别国的安全空间、重蹈冷战覆辙,主张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呼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完善规则,推进全球安全治理,为维护国际社会安全稳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全球性挑战方面,更加需要秉持共建共享原则,为共同化解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人工智能等问题凝聚合力。

全球安全倡议已获得10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支持,一系列合作措施正陆续落地见效。在中国大力支持下,沙特和伊朗跨越恩怨、恢复外交关系。中国推动缅北冲突降温,维护了中缅边境地区安宁。中国在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上的积极作为,生动诠释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义。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同各国及联合国等多边机构领导人深入沟通,表明中国坚定劝和促谈,坚决反对拱火牟利。中国多次阐明解决危机的原则和建议,不断为缓和局势、重启和谈而努力。针对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国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强烈呼吁将立即停火止战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将确保人道援助作为刻不容缓的道义责任,强调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同时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向危难中的加沙人民伸出援手。

面对发展困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合作共赢谋求共同繁荣。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中方主张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呼吁各国一道做大并分好经济发展的蛋糕,缩小南北鸿沟、破解发展不平衡,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参与并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同时支持各国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摒弃损人害己的保护主义、单边制裁,反对“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把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保持全球经济增长活力与动力。积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经济金融机构改革,充分发挥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全球经济治理新平台的作用,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的钱凯港开港。钱凯港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开港后,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将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将为秘鲁创造逾8000个直接就业机会。图为当日在钱凯港拍摄的纯电动智能集卡。 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摄


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30%左右,已经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关税总水平已降至同世贸组织发达成员相当水平,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收益率名列世界前茅,创办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链博会等国际合作平台,为各国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带来更稳定预期、更长远利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多年来取得累累硕果,成为共建国家携手发展的合作之路、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面对文明隔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交流互鉴谋求开放包容。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中国倡议举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文明古国论坛、良渚论坛等会议和论坛,推动联合国大会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带动和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文明相互映照、焕发光彩。

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狭隘历史局限。中国提出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打破了美西方对人类价值的“垄断权”,有助于推动不同国家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更好地凝聚思想和价值共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全球文明倡议提出1年多来,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图为2024年4月1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开幕式上,中法艺术家合奏。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摄


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中国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同时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国参与发起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搭建了亚洲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国际合作机制。截至2023年末,中国在全球设立了48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开办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国近期连续出台免签、简化入境手续等措施,促进中外人员往来,截至2024年11月,与五大洲147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建立了3054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多姿多彩、生机盎然。

面对生态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绿色低碳发展谋求清洁美丽家园。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的生态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国际社会应当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接近一半在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中国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是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始终以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坚持不懈为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治理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技术支持。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了近百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累计实施300多期气候变化相关领域或主题的能力建设项目,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1万余人次的培训名额。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世界进步潮流,回应了国际社会的迫切需要,打破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传统窠臼,为完善全球治理指明正确方向,在世界范围产生积极热烈反响。

10多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承载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新型国际关系、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丰富内涵,多次写入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同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分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和人权理事会决议,11月又写入联合国大会两份安全决议。迄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连续7年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副秘书长、裁军事务高级代表中满泉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的共同安全的和平理念高度契合,给充满不确定的世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中国方案,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提出一系列构建地区和双边层面命运共同体倡议,与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凝聚共识,拓展合作,为地区和平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中非命运共同体是最早提出的区域命运共同体,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非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翻开了中非友好的全新一页,中非成为中国与地区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中阿、中拉、中国—太平洋岛国等命运共同体建设蹄疾步稳,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携手共进的生动写照。命运共同体建设正在周边落地生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成果丰硕,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地区和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在双边层面,越来越多的友好伙伴正加入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事业中来。中国同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蒙古国、古巴、南非、越南、塞尔维亚、巴西等国家就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发表行动计划、联合声明或达成重要共识,同中亚五国双边层面实现命运共同体全覆盖,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当地发展建设,增进了民生福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生机勃勃、开放包容、前景光明的事业。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不同国家,只要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就可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加强合作、谋求共赢。中国将同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携手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各国发展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求是》2024/23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服务学习生活,速递热点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