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普朗克,整个法国都从他打开的窗户里涌出来” -普朗克钢琴与管乐六重奏

文摘   2024-11-15 11:20   黑龙江  



普朗克钢琴与管乐六重奏

F.Poulenc - Sextet

    弗朗西斯·普朗克的《六重奏》(FP 100)是一首为标准木管五重奏(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和圆号)和钢琴而作的室内乐曲。估计其创作时间在 1931 年至 1932 年之间。它于 1933 年首次亮相,但后来于 1939 年进行了修改。这首三乐章的曲子完整演奏时长约为 18 分钟。

    弗朗西斯·普朗克虽然因其作曲风格过于前卫而被巴黎音乐学院院长拒绝,但他却是 20 世纪法国作曲家团体“六人组”中作品最多的一位。他的六重奏明显受到了该团体周末参观马戏团时听到的配乐的影响,同时也基本遵循了萨蒂(Erik Satie)提出的旋律先例。普朗克创作这首曲子的时间与他的康塔塔“假面舞会” 和“双钢琴协奏曲”大致相同。

首演,反响和修订


    1933 年,这首六重奏首演,普朗克担任钢琴部分,马塞尔·莫伊斯、罗兰·拉莫莱特、路易·卡于扎克(Louis Cahuzac)、古斯塔夫·德兰和 R. 布洛特分别担任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和圆号演奏者。这首乐曲并没有受到音乐界传统主义者的好评,《时代报》(Le Temps)的作曲家兼评论家弗洛朗·施密特批评它游离而粗俗。《新文学》(Les Nouvelles littéraires)的安德烈·乔治给出了较为正面的评价,他写道:“有了普朗克,整个法国都从他打开的窗户里涌出来。” 在作曲家晚年,他与费城木管五重奏团一起演奏了这首乐曲,该组合由费城管弦乐团的成员组成,其中包括约翰·德·兰西(John de Lancie)。

    1939 年 8 月,普朗克对原作进行了大规模修改,因为他对原作并不满意。他告诉作曲家兼指挥家娜迪娅·布朗热:“原作中有一些好的想法,但整体拼凑得很糟糕。改变比例后,平衡感更好了,就显得非常清晰了。


一乐章

 Allegro vivace

第一乐章为三部曲形式,以所有乐器的上升音阶开始,然后转入充满活力的开场部分,节奏复杂,带有爵士乐的底色,钢琴的旋律作为基调。乐章中间部分节奏较慢,由巴松管旋律开始,其他乐器重复演奏。乐章末尾恢复原来的节奏,新主题逐渐接近尾声。

二乐章

Divertissement 

第二乐章“嬉游曲”为二部曲式,其中“A”部分标记的速度比“B”部分慢得多。人们经常认为,这首乐章受到了古典主义时期嬉游曲的影响,同时又是对莫扎特慢乐章的戏仿。洛杉矶爱乐乐团的奥林·霍华德证实了这一点,他写道,他认为速度更快的“B”部分是一种音乐上的喜剧效果。这首乐曲采用了多种管乐质感,钢琴则更多地扮演次要角色。

三乐章

Finale

终曲以“奥芬巴赫式的飞奔”开始,为回旋曲形式。它受到爵士乐和拉格泰姆音乐的影响(这也是六人组周末演出的产物),被解读为对新古典主义运动的讽刺性描述。终曲通过重复前两个乐章的主题营造出一种凝聚力,并以抒情庄严的尾声结束,受到作曲家的偶像之一莫里斯拉威尔的影响。

法国广播爱乐乐团

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


单簧管:Nicolas Baldeyrou

双簧管:Hélène Devilleneuve

长笛:Magali Mosnier

圆号:Hugues Viallon

钢琴:Catherine Cournot

巴松:Julien Hardy



往期回顾:

需要一名芭蕾舞演员一起完成的五重奏作品-普罗科菲耶夫Op.39

C.Margutti献给董德君教授的中国风格灵感二重奏,正式出版发行

谱出我人生
为爱好古典音乐的你带来最有趣的音乐知识,以及最新的各路大神小视频,更有意大利Eufonia出版公司的最新乐谱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