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是生命之根本,消耗气血的四大元凶,一定要远离!

健康   2024-10-21 06:02   山东  


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养生」二字也常常挂在大家嘴边,也有很多人加入到了养生行列,开始有意的关注相关知识。


很多女性朋友们都喜欢从一些杂志或美容院、网络上获取一些养生知识。殊不知,这些养生知识鱼龙混杂,我们从其中了解的知识也很片面,一知半解。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 「你以为理所当然」的养生常识,都是有误的!本来注重保养、养生没什么错,但是如果一直用错误的养生方式,那么对身体的危害可是不容小觑的。

中医认为,气血为人体之根本,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


所以,气血不足,则少气懒言影响工作、面色淡白影响容颜、形体瘦小免疫力弱等等,之所以会出现气血两虚,多半是因为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


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聊聊消耗气血的四大元凶,看看你是不是已经踩雷了!


气血不足百病生,这些症状要留意



气血两虚,顾名思义,就是既气虚又血虚,气虚多表现乏力困倦,少气懒言,稍微动一动就全身是汗。


血虚无法养心,就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健忘;血虚不能濡养脉络,则见唇甲淡白、四肢麻木。


气血两虚不得上荣于面,则多见面色淡白或萎黄;不得外养肌肉则表现为形体瘦弱,四肢乏力。


总而言之,气血不足百病生,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变得既气虚又血虚了呢?小编给大家总结了消耗气血的这四大元凶,尽早了解,及时远离!


消耗气血的四大元凶,一定要远离



1
 不良情绪

当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也活得越来越卷,不仅体力卷、脑力卷,情绪也在卷。


思虑,暴躁,烦恼,紧张等不良情绪,其实也在默默地消耗着我们的气血。


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态,活在当下,做好自己,不要过度牵动情绪,才能守住气血。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
熬夜

熬夜刷手机也是现在常见的生活方式了,“一夕不卧,百日不复”,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是很难弥补的,同时,久视伤血,双重伤害之后,气血怎会不耗尽?


所以,放下手机,规律作息,气血才能养好呀!


3
不良的饮食习惯

现在,减肥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目标,其中,节食减肥更是很多减肥人士的首选方案。


事实上,控制饮食对于过度肥胖的朋友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控制饮食不等于完全不吃,而是在保证不伤害身体的情况下,减少食物的摄入。


比方说,有些朋友觉得吃主食会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让自己变胖,于是就一点主食都不吃了。


但中医里讲“五谷为养”,不吃主食就没有生成气血的营养物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气血两虚了。


所以,我们应均衡饮食,荤素搭配,在保证身体正常营养供应的前提下控制饮食,不可走极端。


4
过度运动

除了饮食,运动也是很多减肥人士的必选方案,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确实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达到瘦身的效果。


但是,过度运动既会让心脏超负荷工作,导致心功能受损,也会耗气伤血,造成气血两虚。


因此,每天运动时长宜三十分钟左右,以微微出汗为度。


当然,养好气血除了要远离这四大元凶,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补充已消耗的气血,比如下面的一茶一汤。


误区一:气血不足就要补?



气血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于女性而言尤其重要,经、孕、产、乳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现代生活物质丰富,与古代的情况已经大大不同,也衍生了很多补气血、调气血的说法,今天我们就讲一下如何正确认识调养气血。


民以食为天,如何进补是永恒的话题,尤其是以血为本的女性,往往出现一种观点,我病了我不舒服了,估计是哪里虚了,需要好好补一下,调养一下气血。


但是事实如此吗?针对当下生活习惯而言,大部分人还是「实多虚少」为主,因为气血来源于饮食的水谷精微,现代人饮食丰富,气血来源是相对充足的,所以往往我们看到的气血不足症状,不一定是真的虚了,而是「因实致虚,因堵致虚」。


《女科经纶》指出:「血乃气之配,其升降、寒热、虚实,一从乎气」。故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血是物质基础,要发挥作用需要靠气的运行,气血不仅要看是否充足,还要看是否能够运行畅通。就像疏通河道一样,河道泥沙淤堵,则下游容易导致旱涝频发,这时候最重要是疏通。


那么我们如何简单地判断我们的气血情况呢?


中医讲求四诊合参,不能单凭一个症状而下诊断。


气血不足:形体瘦弱、脸色无华、不耐劳作、容易疲劳、平素易怕冷、月经带下量少,舌头是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此种情况往往比较好判断,以虚像为主,饮食上可以适当进补。调补气血,多以花胶、红枣、阿胶、枸杞等常用。


而「因实致虚,因堵致虚」导致的气血相对不足的情况,往往就是虚实夹杂,除了上述看上去貌似虚的症状之外,往往会有一些实的情况,例如:带下量多色偏黄、夹有异味、容易满脸头发油光、易脱发、脸色容易有瘀斑、月经色偏红夹多血块量多、若气郁气滞、月经不能准时而至且伴有下腹胀、乳胀痛明显、舌苔多为黄腻苔、脉滑实。


此种情况,就不适合进补了,而适合疏通排淤了。


误区二:干活就算是锻炼?



现代的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上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许多女性朋友既是家里的顶梁柱之一,白天上班,下班回家还要干干家务活,带孩子等,常常累得腰酸背痛。


不少人就会认为,我这也算是体力劳动了,所以平时就不需要锻炼了。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干体力劳动等于锻炼,其实这其中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吕氏春秋·尽数》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这个「动」,中医养生观点认为是要注重意守、调息和动形的谐调统一,兼而言之形神合一,运动时要配合心情的条畅。


所以建议在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基础上,坚持一些能够放松心态的锻炼,才能更好地工作,如最常见的八段锦、六字诀,都是一些不错的选择,每天坚持10-15分钟,可以释放身体压力,


从而做到《黄帝内经》中描述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的状态。


误区三:妇科炎症,就要消炎?



经常困扰女性朋友们的,还有老生常谈的「炎」症问题,包括: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等现代医学疾病情况。


虽然「炎」字是两个火,但是从中医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炎症都属于火、热,也有不少炎症属于虚、寒、湿证。


对于中医中说的带下病《女科证治约旨》说:「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


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也指出:「带脉之病,太阴主之」。意思就是说带脉是调控白带的重要经脉,与太阴、脾密切相关。


著名妇科大家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提出:「夫带下俱是湿症」。指出带下病主要与湿邪相关,而湿邪在中医中属于阴邪范畴,主要与脾相关,因此往往治法多从脾胃入手,如健脾、运脾。


而湿邪容易转化为寒湿证或者湿热证,所以不一定所有的炎症都要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去消「炎」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治疗。


误区四:痛经就是身体有寒?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指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所以,不少痛证的发生,多与寒邪相关,痛经也不例外,但是所有的痛经都一定是寒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说到底还是与气血相关,气血参与月经产生的生理活动,是冲任经脉维持胞宫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


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气血失调,导致胞宫气血不通,皆可以出现疼痛不适,如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气郁、气虚、血热、血寒等,都能直接影响冲任的功能,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误区五:脸有痤疮,就是上火?



树靠一张皮,人靠一张脸,精致的容貌是女性展现自信重要的一点。因此不少女性朋友也会为脸上的痤疮而烦恼,对于痤疮的认知也有一个误区:就是脸上长痤疮,一定是热气上火了。


其实这个观点只说对了一半。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两部是阳明、少阳经所过」。简而言之就是头是阳气最充足的地方,所以身体需要穿衣服而头部却不用。


所以头部同时也是火气最容易聚集的地方,但并不是所有的痤疮都是真的上火,它可能是下虚上实的虚火,也可能是气郁化火,也可能是湿热互结等各种原因导致。


其中由于精神压力大等情志、饮食导致气机不畅,往往才是形成这种情况的主因。


中医认为气有余便是火,气机不畅而气郁则容易化火,导致了脸部痤疮的症状。此类情况往往伴有情绪易紧张、脸油较多、喜欢唉声叹气;不同于湿热互结的情况,若此时清热去火则容易留皮下色素沉着,所以要以疏肝健脾,饮食清淡甘润为主,同时要加强情绪疏导,适当运动等。当然,我们还有更为简单、便捷、有效的方法:

东方食养,气韵自生之千金六虚膏


千金六虚膏集草本精华,凝一勺精粹,集《十全大补汤》、《温经汤》、《八珍汤》、《生脉饮》等九大名方所长,甄选十七味女性颜气原材。


精心配伍,六虚协调同补,调养气血固本。传承正统炮制工艺,19道古法工序,72小时遵古熬制,以高于行业的标准凝练本草精华。药食同源,滋补气血,让您气血满满!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诚挚说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及初发权仍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 1

老祖宗发现:脚上有神秘的“生命密码”,可治疗全身疾病!

// 2

道医:要想健健康康活的久,秘密就在这“两千字”里,堪比道德经5000言!

// 3

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排便,也不是喝水,早知道早受益

// 4

就是这么厉害!这里每天敲50下, 白发减少、大腿瘦了,而且水肿、毒素也渐渐消失了!

// 5

猝死,90%都是因为“这个地方”被堵住了!

// 6

道医: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药房!医生嘛,就是你自己!


点击下方👇[ 道医养生 关注我们

道医学习交流,上医治国,道行天下

愿有志之士共同交流学习道医。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道医养生
道医学是道教在以医传教的宗教活动和追求长生成仙的修炼过程中,通过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体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或民俗文化性质的心身医学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