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建设

民生   2024-11-23 07:02   云南  



国家数据局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了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案例涉及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生态文明等领域,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建设
案例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局

2015年以来,洱海流域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洱海流域监测感知覆盖不全、数据资源多部门分散管理、决策效率低下等挑战,制约了洱海保护精准治理能力建设。大理州以洱海流域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建成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提升洱海保护治理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


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页面





构建全方位智能感知体系

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由智能感知、数据中心、决策支持、协同管理、信息服务和业务应用六大功能模块构成,以物联网、机理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定量遥感等技术为支撑,拓展完善监测手段,整合搭建了覆盖水质、水文、气象、视频等428个站点的一张智能感知网,获取了洱海保护治理的第一手数据。





打通数据通道,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整合26家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数据资源,平台打破了洱海保护“数据孤岛”。通过构建决策支持模型体系,对水质、藻情变化进行分析预警,开展洱海污染数值溯源与精准治污、出入流优化调度等分析,辅助洱海保护治理科学决策。





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精细化管理

平台基于遥感综合应用系统可以开展国土空间精准监测管控,及时识别隐蔽的变化情况;基于可视化视频系统可以主动发现违法捕捞、洗车等异常情况,自动生成预警事件后下发基层执法人员;基于“洱海卫士”小程序,实现公众对破坏洱海生态环境的行为的快速举报,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在可信存证、多方协同等方面的优势,打通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举报通道,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和监督。





构建预警中心,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平台通过内置“数字雷达”智能扫描技术等,实时汇集、交办处置和反馈水质异常问题,确保预警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实现预警事件的闭环管理。


智慧洱海预警中心


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的建设,打通了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字化工作链条。目前,平台数据日更新量达7万余条,总量达36亿余条,数据下载次数超过6万次,可调用数据量超1700万条;提供水质短期预警223次、中期预判66次、水资源优化调度41次等决策支持;生成图像智能识别预警事件12000余件,处置完成200余件社会公众举报事件;按照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日预警、周通报、月发布”的要求,对日更新量超7000条的实时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在线扫描,共生成超过3500条日预警交办信息、140期周报、31期月报、1期年报和半年报,水环境预警事件第一时间交办给现场人员进行处置,有效支撑了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来源:国家数据局

编辑:陈琳玲

值周:胡亚玲 杨丹妮

主编:李胜




文明城市建设我知道
问: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您身边有人参与过志愿服务或接受过志愿服务的帮助吗?


大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都建有志愿服务队,“中心”建强9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所”建强6支志愿服务队,“站”建强3支志愿服务队,“点”建强1支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更好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大理市通过入户走访上门询单、“文明大理”公众号线上及特殊群体线下点单、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云平台评估匹配派单、志愿服务队平台接单、中心回访评单等方式,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水平。截至2024年8月,大理市有各类志愿者团体759个,注册志愿者11.7万余人,共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科学普及、扶贫帮困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2万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群众满意率90.2%。


大理融媒
发布大理大小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