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人人喊打,如今全网求她复出

体娱   2024-10-27 21:01   北京  
发现没?内娱很久没有小妞电影
所谓小妞电影,指一种电影类型,
它以女性角色为主,
里面女孩子勇敢爱,勇敢恨,
做一些莫名其妙的荒唐事,
但也会永远抓住机会向前。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内娱小妞电影,
甚至围绕女性角色展开的电影,
存在感越来越弱了。 
反观电视剧圈,则是另一番景象——
以女性角色为主,
讲述她们成长、奋斗与感情故事的作品,
从现代一路演到了古装。
一面是展开“大女主剧”竞争的电视剧圈,
一面是,女性演员缺失、
女性角色失语的电影圈。 
那些可爱鲜活、有声有色的“小妞电影”,
为什么消失了?
事实上,小妞电影作为一种,
从20世纪末脱胎于女性电影的亚类型电影,
有更丰富的解读空间。
起初,它为迎合年轻女性兴趣而创作,
但在形式上实现了,
爱情片、喜剧片、青春片等,
多种元素的集中展现。 
不过,爱情虽是构建起情节的主要元素,
但因小妞电影通常更聚焦于——
女性个人成长的描摹,
因此关于事业、职场关系等也都有着墨。
它起初,兴起于海外,
比如,《欲望都市》《公主日记》等,
都是小妞电影的代表作,
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潮流。
如“混血儿”般独特的小妞电影,
初次进入国内电影市场,便一鸣惊人。
2009年夏天,由海归导演金依萌导演、
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上映,
接过“中国第一部小妞电影”的交椅。 
立志成为漫画家的苏菲(章子怡饰),
即将与未婚夫举办婚礼,
却被女明星王菁菁横刀夺爱。
骄傲的苏菲不甘心就这样被甩,
在闺蜜的帮助下,
两个女孩上演了一场“夺爱大战”。
加上章子怡首次担任制片人的噱头,
等多重话题加持下,票房大获成功。
彼时,国内影院的荧幕上充斥——
传统爱情片、战争片,
和国外引进的超级英雄片。 
《非常完美》的出现,
带来了活力与新鲜血液,
也让观众体验了小妞电影的魅力。 
以当今的眼光来看,剧情难免落入俗套,
却让小妞电影有了爆火的可能。
两位女性角色,
一个是倒追男的纯情才女,
一个是魅力四射的女明星,
性格鲜明,敢爱敢恨; 
情节设计上,
二人在几番拉扯后,选择放弃执着,
回归内心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真爱。
转年,徐静蕾主演的《杜拉拉升职记》
姚晨主演的《爱出色》接连上线。
前者讲述了职场小白领杜拉拉,
面对职场和爱情课题一路成长的故事;
后者则聚焦“北漂女孩”汪晓菲,
投身时尚圈后,
从一个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的经历。
初入职场打拼的女白领,
在时尚杂志实习的女北漂,
一度成为银幕经典形象。
大咖云集,制作大手笔,
糅合了都市、时尚、爱情、
职场、女性成长话题的小妞电影,
逐渐占领市场。
不过小妞电影,
真正意义上达到高潮,
反而是在2011年。
由滕华涛执导的《失恋33天》爆火。
这部号称——
“首部为光棍节定制的治愈系爱情电影”
上映7天即斩获2亿票房,
成为当年国内电影市场最大黑马。
该片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来,
讲述了婚礼策划师黄小仙,
在失恋后33天的时间里,
与同事王小贱的爱情故事。 
倔强贫嘴的黄小仙,
遇上同样甚至更毒舌的王小贱,
两人怼天怼地的人生态度,
被不少年轻人奉为圭臬。
甚至直到今天,网上还流传着,
人们总结的片中经典语录。
经此一战,“大器晚成”的白百何,
正式开始了“小妞电影一姐”之路。
接下来,白百何又连续主演了,
《被偷走的那五年》《分手合约》,
《整容日记》《滚蛋吧!肿瘤君》。
在这几部电影中,她饰演的女主角,
分别经历失忆、患癌、整容,
和曲折的都市追爱,赚足了观众眼泪。 
第16届电影华表奖上,
白百何甚至打败巩俐斩获优秀女演员奖,
市场影响力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众多内娱一线“大花”,
也纷纷出演小妞电影,
迅速填充小妞电影市场。
李冰冰在《我愿意》中,
饰演32岁“女版钻石王老五”;
汤唯化身《北京遇上西雅图》里,
怀孕待产的“拜金女”;
周迅在《撒娇女人最好命》,
成了暗恋大学同学的“女汉子”;
《剩者为王》中的舒淇,
是工作稳定但感情空白的剩女。
不难看出,小妞电影的受众,
大多是年龄20-35岁的都市女性。 
外在方面,她们在追求时尚与物质上,
拥有合理性,让人向往: 
《杜拉拉升职记》中,
徐静蕾换了47套衣服之多;
《我愿意》中,
李冰冰几乎每换一个场景,
就换一身衣服配饰。
彼时小妞电影的受众,大多是年轻女性。
她们要么初入职场,
要么站在感情的十字路口,
希望像电影中的女性一样走出困境。 
所以,尽管小妞电影,
并不像今天流行的“大女主”配置,
对女性成长和个人内核探讨也是浅尝辄止,
故事大多围绕爱情展开,
却同样展示了,
不同类型女性的个性和生活状态。
电影里的小妞,银幕前的小妞,
共同造就了小妞电影的黄金时代。
“女性角色是红花,男性角色当绿叶。”
不得不说,小妞电影火爆的那些年,
确实影响了一代年轻观众的审美与价值观,
构建起他们对大都市的向往和职场滤镜。
“西装裙、长卷发和轻薄妆容”,
也一度成为影迷最爱的女性形象特征之一。
2013年,
国产电影票房前100名榜单里,
有5部小妞电影;
2013年至2016的短短三年中,
共有超50部小妞电影面世。 
与此同时,
新一批跃跃欲试的“小妞”接班人,
也在蓄力中。 
然而,在“小妞文化大爆炸”之下,
很快就有过量的同质化作品涌入。 
这让曾为年轻女性提供新鲜感的小妞电影,
开始接受更多观众的苛刻审视。
被批评最多的,是情节套路上的不断重复。
小妞电影通常以——
单身女主角的落魄倒霉事件开始,
经历错爱和误解、纠葛后,
和心动的另一半Happy ending。
与此同时,观众对小妞电影,
女性角色塑造太单调不满的声音,
也一直存在。 
一些女性角色被描绘成,
笨手笨脚、幼稚软弱、情绪化等,
加剧了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们围绕着爱情展开的争夺,
似乎也难逃“女性攻击女性”“雌竞”的嫌疑。
有人毫不客气地称,
小妞电影是“打了折扣的女性主义”。
而当人们开始搬出消费主义这一标尺,
小妞电影的境况开始变得更加复杂。 
小妞电影与其他面向女性的电影,
不同之处在于,它关注消费文化。
关电影中,
不乏将衣服、化妆品、鞋子、钻戒,
描绘成女性身份象征的情节。  
“数罪齐发“之下,
小妞电影开始出现断档。
在2016年,
国产电影票房前100名榜单中,
仅有一部小妞电影上榜,
其余票房表现不佳。
到2018年,票房前百名榜单中,
已找不到小妞电影的踪影了。 
不过,小妞电影从大荧幕退却,
但在近来的社交平台上,
怀念小妞电影的声音却不少。
很多人再提起小妞电影时,
感叹它是“时代的眼泪”。 
作为以年轻女性为导向的影片,
小妞电影固然算不上“完美”。 
但其对于女性成长的启发、
推动女性自我实现却是真实发生过的。
在小妞电影出现之前,
荧幕上的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类: 
一种是温顺善良,具有牺牲精神的,
一种是不断经历生活波折,
供观众以怜悯同情姿态观看与凝视的。
而在小妞电影之后,
女性往往不必再为了牺牲而牺牲,
也不用为了成就男性,磨去自己的棱角。  
“小妞电影里的女孩,
感觉都是没被规训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女孩,
你可能不认同她,但也很难讨厌她,
因为她真的非常有个人魅力。” 
从诞生之初,就围绕女性展开的小妞电影,
与其说消失,不如说——
完成了更成熟、具有觉醒色彩的蜕变。
2019年上映的《送我上青云》中,
姚晨所饰演的患癌高知女性盛男,
带着复杂的心事来到观众面前。 
这一次,小妞电影中的常见元素“癌症”,
不再只是主角走向真爱的“工具病”。 
会让人失去欲望的手术,做还是不做?
可以筹到手术费,
但不喜欢的工作,接受还是不接受? 
在盛男煎熬的抉择中,
电影所呈现的现实主义痛感,
将观众推到女性面临的复杂困境中,
达到真正共鸣。 
同样,2021年上映的《爱情神话》,
将中年男人的美术班作为舞台,
表面看是“三女争一男”的俗套故事。 
但随着故事展开,
三位女主角逐一登场,
妙语连珠地调侃着,
社会对于“完美女性”的种种定义。
从小妞电影中“出走的娜拉们”,
在更广泛的女性题材电影中,寻
找到了主体性。 
她们追求浪漫爱,也看重对自己的爱,
同时珍视女性之间的友爱。
怀念小妞电影,或许还因为,
人们围绕女性议题、女性题材的作品,
仍在不断追索中。
要知道,2017至2021年间,
国内院线共计上映1499部国产影片,
其中由女性执导的影片只有148部,
占比仅9.87%。 
聚焦女性议题的影片,更为稀有,
仅占其中的23.65%。
而在女性角色逐步在电影圈减少的眼下, 
小妞电影曾提升过,
女性在流行文化中的可能性,
这项工作,在如今看来依然重要。 
在属于小妞电影的时代,
影片托举了无数女性,
让不一样的她们有了被看见的可能。
二十年前‘搞雌竞’,
后来开始专注于女性的个人成长,
再到最近几年的小妞电影、女性电影,
都在探索女性更广阔的追求。
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更想要看到,色彩缤纷的女性角色。 
毕竟,没有女性角色,
便意味着女导演没有空间,
女编剧没有机会,女演员没有工作。 
没有写给女性的故事,
当然也没有给女性的星辰大海。
我们期待着女性有更多的可能,
也期待着,一个由她们所感知的世界,
逐渐向所有人敞开。
文章转自:槽值
编辑:赛门
校审:编辑部全体
监制:时云


END




咪咕视频
咪咕视频,打造极致体验的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