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与山岳,海啸与虫鸣。树木围着年轮辗转,潮汐常与月光有关。在探索自然之美的路上,总有人永不止歇。今天,我们要聊一部自然纪录片。豆瓣开分9.1,品质足够优秀。它就是——《生命之色》开篇,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海岸边出镜。他此刻正手持望远镜四下眺望。常看纪录片的朋友,只瞧一眼便知,此人是杰出的自然博物学家,大卫·爱丁堡。1926年出生的他,已进入耄耋之年。但老爷子精神矍铄,作为自然纪录片的制作先驱,多年来他与BBC团队,去到过各种地方。无论极寒之地,还是火山口,都有他的身影。他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也被认为有史以来旅行路程最长的人。这一次,大卫·爱丁堡将和团队,一起观察动物对色彩的呈现以及运用技巧。最直接的,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肉眼洞察。比如,金刚鹦鹉艳丽的毛色,鲜少有动物能够与之媲美。绽开丰满羽翼的孔雀,更是动物选美界天生的佼佼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老生常谈。维持出众的外貌常常需要付出一定代价。雄性孔雀凭借斑斓的羽毛求偶,却会因为尾翼沉重而影响飞翔,绝大部分时间只可曳地行走。在动植物的世界里,色彩是信息,是符号,是语言,是文明。而这也引发一个疑问:动物对颜色的认知源自于什么时机?就哺乳动物而言,它们早期的作息规律为昼伏夜出,颜色似乎并不与其生计大事攸关。所以,其毛色基本以黑白棕为主。但不同于绝大多数物种,生活在西非加蓬森林里的雄性山魈,幼年相貌平平。待长到六岁左右,它们口鼻和臀部的色调已十分鲜艳,模样也变得出挑。看着有点眼熟?没错,他们和当年抱过辛巴的巫师,属于同宗同族。 山魈的眼睛对颜色感知敏感,越是鲜亮的颜色,越意味着地位的至高无上。种族中,壮硕的雄性常常蠢蠢欲动,所以,最强者需要靠肉搏,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它们对颜色的认知与人类相同。但另有一些物种,我们需要通过革新性摄影技术,来从它们的视角窥探这个世界。绚烂的花朵可以引来蜜蜂和蝴蝶。通过紫外线摄影,我们能在镜头下观察到,花朵为寻找授粉途径而形成的紫外线标记。不仅如此,看起来不算夺目的雄性蓝月蝴蝶,也能在镜头下释放本色。这种色彩利弊兼有。优点是可以帮助它求偶;缺点则是会引来天敌,招致杀身之祸。除上述以外,现阶段科学研究表明,还有一些动物可以看到,人类无法察觉的偏振光。它是存在于阳光中,且仅朝某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在澳大利亚的泥滩上,雄性招潮蟹就是能看到偏振光,并对其加以利用的物种之一。求偶时节,他们用力地挥舞大螯,以彰显自己的雄性荷尔蒙。但因为无法看清远处的事物,只有将偏振光运用得当,才能确保求偶万无一失。专业镜头下,泥滩在偏振光的作用下变得明亮。而处于非偏振光之中的——雄性招潮蟹愈发乌黑,鲜明的对比将它的大螯衬得十分突出,即使远观也清晰可见。另外,偏振光的存在,还可以助力招潮蟹躲避天敌。天空中“黑化”鸟类的一举一动,早已被招潮蟹收入眼底。活命和交配,蟹生两件大事全都仰仗偏振光。而截至涨潮前,雄性招潮蟹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伴侣,并连推带搡地将其“掳”回洞中,完成重要仪式。招潮蟹的故事,是《生命之色》第一单元的重头戏。摄影师马克·兰布着实下了功夫。摄像机要半埋于泥滩之中,拍摄环境也不友好,烈日当空,还伴随泥滩的潮气。此外,招潮蟹十分警觉,摄影师的任何举动,都有可能令这个艰难的拍摄计划落空。一次又一次尝试,终于换来珍贵的画面素材。而拍摄纪录片运用到的,具有开创性的摄像系统,也具有重要的革新意义。此后,团队越战越勇,将目光锁定深海世界。他们期待通过改进过的设备潜入水中,从而记录孔雀螳螂虾对偏振光的应用。 这种生物,对偏振光的运用,更加出神入化。它们不仅能看到偏振光作用下的画面,还能通过自身甲壳反射偏振光,以实现同类之间的沟通交流。每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我们都会由衷感叹:幸好没错过,这不易察觉的精彩。多年来,瑰丽的自然景观,总能在纪录片团队的镜头里熠熠生辉。每一部都在用心书写生态之美。在这里,上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的“人类延伸说”,第无数次被得到印证——摄影机延伸着我们的肉眼,牵扯着钢筋丛林中浸淫信息爆炸的心。镜头聚焦隐去人类喧嚣的星球,转而宁静。它们沉默而生动,它们欢腾且庄重。它们不屑谁给安排好的戏剧结构,不在乎人类文明中的种种争议,更无视我们这群两脚动物们创造的,一切形而上的沾沾自喜。甚至还在馈赠着治愈人心的力量,时常提醒一句:万物,有灵。文章转自:十点电影编辑:赛门校审:编辑部全体监制:时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