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长海”串起“幸福岛链”

政务   2025-01-05 16:35   辽宁  


“和美长海”串起

“幸福岛链”

初冬时节,在中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长海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有如一股暖风,拂过大小岛屿的每一个角落,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从“颜值”到“品质”,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华丽蝶变——蝶变的不仅仅是乡村的面貌,更是老百姓脸上幸福的笑容。


多方联动增“颜”提“质”



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院落,漂亮的砖瓦房……这里是回龙村一处普通民居。民居的主人自豪地说:“村里还有个小公园特别漂亮,我们在公园里聊天、锻炼,心情都变好了……”


这些都是回龙村持续整治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的成果。回龙村位于长海县小长山岛镇小长山岛的最西端,曾先后获“辽宁省环境优美村”“辽宁省文化先进村”“辽宁省卫生村”“辽宁省文明村”和“大连市文明村”“大连市美丽示范村”等荣誉。


近年来,回龙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幸福工程来抓,围绕清脏、治乱、增绿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了“清仓见底”“重点投入”“增颜提质”等治理行动。将全村33个自然屯划分为19个网格,实施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村民组长和保洁员包组、党员包户的“一体”包保责任。打造回龙村“一村一品”建设品牌,把每周五定为“家园清洁日”,为居民解决垃圾乱排、沟渠不清、沙滩不洁等问题。先后投资789万余元,完成小长山岛镇政府至回龙村西沟屯主干路两侧人行步道铺装、道路边沟整治、盖板加盖和3处停车场改造项目工程,对长山大桥小长山段出入口增设景观改造、绿化,对沿街主干路增设人行步道、美化改造等。此外,完成15个居民组的垃圾池维修建设以及村委会周边边沟维修、加固建设;对村内193条3.8万平方米道路实施硬化工程,为村民出行、庭院美化、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


回龙村党委积极探索党建赋能效应,采取持续用力、凝聚合力的多方联动机制,持续推动环境建设走深走实。为了营造全民参与环境整治氛围,形成共建共治有力氛围,让渔村“面子里子”同步提升,回龙村积极发动党员、群众参与“一人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片居民,一片居民引领一条街巷”的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按照每期“至少要有1户是党员家庭,体现活动的示范性;至少要有1户是外来人口家庭,体现共治共建共享的融合性;至少要有1个场区体现活动开展的延展性”的标准,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最美示范户”和“最美场区”评选活动,众手扮靓渔村新“颜值”。目前,回龙村“最美示范户”和“最美场区”评选活动已开展3期,共有12个家庭、3个场区获得该荣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六个字”做出大文章



来到杨家村,每位游客都可以在“上山下海”中,尽情体验集农家乐和渔家乐于一体的独特“海边乡村之旅”的快乐。“海边乡村之旅”既留住了乡韵乡愁,又打造了充满浓郁渔俗文化的精品民宿品牌。村民介绍说,他们村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与当地人居环境整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地处长海县大长山岛镇最东端的杨家村,是个集渔家风情独特、渔业文化浓郁、旅游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于一身的美丽渔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杨家村按照“环境整洁、规范有序、生态宜居”的整治目标,在“引、带、治、建、植、督”六字上做文章,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村干部介绍说,所谓“引”就是组织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宣讲团”,大会小会讲、入户细心讲、路上逢人讲、公共场合讲。充分利用LED宣传屏、标语、一封信等宣传形式,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公德”的良好社会风尚。


“带”就是村干部带领、党员带头,村民代表带动,用实际行动示范带动群众清洁环境、美化家园。党员干部率先做到清垃圾、清柴草、清院落,带头宣传政策,带头整治环境,带头志愿服务,带头承诺践诺,带头包干负责。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有效地推动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快速运行。


“治”就是针对村环境卫生的“痛点”和“盲点”, 建立环境卫生问题台账,设立专人巡查结果进行图文并茂汇总统计,针对问题台账进行细化分类,对每个问题明确专人进行动态跟踪,有效解决了辖区卫生反弹问题,形成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机制。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与旅游业户和养殖业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建”就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缮排水沟200余延长米;对饮牛湾度假区路灯杆加吊花篮30个、花箱10个;投资7.3万元对景观雕塑进行亮化。同时,设置卫生保洁员7名,签订保洁员目标考核责任状,每天早晨5点就开始在村里打扫卫生,从村头到村尾,再扩展到村里的每一条水泥路。通过强化组织管理,形成了环境卫生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的良好局面。


“植”就是通过种花栽树,对道路两侧、村民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2023年对辖区7处裸露地块栽植乔木、灌木和花卉2万平方米。鼓励村民房前屋后种花种草,美化庭院。


“督”就是成立杨家村人居环境专项督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各村民小组的保洁情况进行督导,建立健全卫生监督考核和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实行责利挂勾,在每季度末将督查结果在会议上公开通报。通过动真格的紧“督”真“管”,使村民小组长和保洁员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督出成效来。


正是因为在这六个字上做足了文章,使得杨家村旧貌换新颜。近年来,他们先后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辽宁省旅游专业村”“大连夏季‘3S’旅游示范单位”“大连十佳旅游示范村”“大连市优秀景区”等荣誉。



“实招”频出打造“和美”新格局



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复杂性的民生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需要使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回龙村和杨家村正是长海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缩影。


近年来,长海县委、县政府将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当作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高位推动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迈向新高度,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委书记、县长负责制,将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他们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并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对农村环境净化整治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并建立起了县、镇、村联动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县领导直接包村、镇领导直接包屯、村干部直接包居民组的三级提级包保责任制。26位县级领导直插基层、直奔现场,督促包保村落实农村环境整治责任。并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总结工作经验、表彰先进,进行工作部署,提出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 县里广泛动员,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新热潮。他们主动创新治理模式,大力推广基层治理品牌效应;精准发力,突出重点攻坚,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


总书记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这一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根本遵循,不仅关乎众多农村居民的福祉与健康,更与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长海县将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文化引领、海洋振兴、旅游提升”四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全县海岛生态环境,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形成岛绿、滩净、水清、物丰的人岛和谐“和美”新格局。



本条微信由“长海融媒”编辑制作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长海融媒(微信号:chrmtv)

来 源:中国农村网
编 辑:张学峰
校 对:刘   霖
审 核:王晓艳
监 制:张   品
投稿热线:89882407
投稿邮箱:chtvxwxs@126.com

长海融媒
长海县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