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设限,“挑战”就现在!

政务   2025-01-24 18:37   天津  

导语

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市参赛高校成绩优异,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我们将在“善作善成 青春出列”专栏中推出“挑战杯青春团队”特辑,带领大家认识这些投身科创强国、自觉挺膺担当的青春“挑战者”。


来自环境工程专业勤于思考的她

来自环境科学专业敢于创新的她

与来自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他

敢于探索的他们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近3年的时间

40余次实地考察

1000余次实验


他们,不仅在第十四届“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终审决赛中斩获金奖

而且申请了

8项中国发明专利4项欧洲专利

 

接下来就和津小青

一起走进这个团队

看一看属于他们

挑战自我、奔赴热爱的故事吧!




用敢想敢为挑战“不可能”




2022年3月,天津理工大学

组织专业认知实习

实习期间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王俊懿

前往天津市某工业园区进行参观学习

实习期间

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

王俊懿发现

园区面临着废盐处理的难题

 

在之后的资料查找过程中

王俊懿了解到

我国有机污染化工废盐年产生量

超3000万吨


对于工业废盐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填埋

但随着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

填埋法逐渐被淘汰

市场转而采用热处理法

然而,传统的热处理技术

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有机物去除率低

能耗大、设备难以稳定运行

以及再生盐品质较差等

工业废盐资源化处理技术

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需要尽快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怎么处理这些废盐?”

“废盐能否再利用?”

带着这些问题

王俊懿找到了一起实习的黄康孟

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

之后又联系了几位来自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

志同道合的同学

最终组建了一个五人小组

希望能为解决园区废盐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面临的是一项经验甚少的实验

更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机遇

实验数据少我们就多做实验积累数据

可借鉴经验缺乏我们就多多积累

把理论变成实实在在的经验!”

带着这样的笃定自信

与教师的倾囊相助

来自天津理工大学的“工业废盐资源化利用”

这一项目就诞生了

 



用青春无畏挑战“破难题”




团队核心成员

王俊懿、池梦飞、黄康孟、黄欣俊、马盈盈

分别来自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

在项目开发进程中

每位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实验能力突出的同学

在技术研发方面贡献卓越

擅长沟通交流的同学

则主要负责与企业对接

 

在一次次的实验中

虽然项目在有效推进

但是团队成员还是遇到了瓶颈——

在催化剂的研究过程中

尽管经过长时间尝试

始终没能取得理想成果

项目甚至一度陷入僵局


然而,池梦飞在一次操作时

误将实验室的赤铁矿渣

当作氧化铁加进去

却意外发现实验效果

跟之前相比显著提升

受到启发,团队立即调整了研究方向

并成功攻克这一难关


“回顾整个项目研发历程

我们由衷感谢所经历的重重困难

正是这些挫折

磨炼了我们的意志

激发了我们的创新思维

最终成就了现在的我们

也让项目得以不断突破与完善

池梦飞感慨地说


 

近3年的时间

这个年轻的团队

先后走访了天津 26 家石化企业

还前往江苏、内蒙古等地进行调研

了解到不同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异

其废盐的产生情况

处理需求以及所面临的难点各不相同

这使得他们在后续的研究

和方案制定过程中

能够更加注重针对性和个性化

切实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寒暑假期间

团队也没有按下暂停键

他们积极参与

项目紧密相关的培训及研究活动

不断拓展知识视野与研究思路

并且全身心投入

对不同企业废盐样本的分析研究工作

反复测试研发试剂

在各类条件下的处理成效

并依据实验数据加以优化改进


 

天津理工大学全力支持

这支青春无畏的队伍

为他们提供了

天津市绿色化工与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等

重要的科研平台

这些平台为团队的实验研究

数据监测与分析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用厚积薄发挑战“挑战杯”




2024年5月

团队参加“挑战杯”校赛并成功脱颖而出

他们把项目的名称命名为

《绿生科技——工业废盐资源化利用拓荒者》

“拓荒者”既代表着

全体团队成员耐住寂寞的扎实研制

也诠释了这支平均年龄21岁队伍

“勇闯无人区”的决心与勇气 



从校赛到市赛

又从市赛一路杀入全国决赛

这背后

是多次的高强度集训

是指导教师夜以继日的悉心辅导

以及一次次精心的打磨


制作展示用的PPT时

团队成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力求在有限的页面里

精准又丰富地呈现大量关键信息

既要让评委和观众看得明白

还要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为了提升台上的表现力

成员们频繁进行现场模拟

从演讲时的站姿、手势、语速语调

到答辩环节如何精准回应评委提问

每个环节都反复练习

正是这些看似琐碎却又无比用心的准备

让他们在挑战杯的赛场上

愈发自信从容

也成为了这段比赛旅程中最难忘的记忆


对于团队成员来说

捧到“挑战杯”金奖只是开始

如何把该项目成功运用到

实际生活中才是最终目的

如今,在天津市科技局的支持下

中建三局、甘肃科技投资集团陆续与天津理工大学

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委托团队进行

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相关研究

 


“我们希望在今年年底成立公司后

进行第一轮融资

进行催化剂的更迭

这样可以拥有更好的

处理效果和成本优势


另外想开发一些

用于小微产废企业的废盐处理装备

同时计划建立

绿色技术研究院吸引技术人才

继续研发更加先进的系统

拓展应用区域

设计更多技术方案

去处理冶炼废渣、赤泥等多类型工业废弃物

从而更好地在园区实现规模化处置”

谈到未来的规划

团队成员信心满满

从萌生想法到梦想成真,从初入校园到筹备创业,对于这支团队来说,不论是研究科研项目还是斩获“挑战杯”金奖,他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锚定目标,勇往直前!




(文案:谭静)




(扫码观看更多专页内容)

(扫码观看更多专页内容)

(点击图片获取全文)


图文编辑 | 谭静(实习)
责任编辑 | 王绍佩
校审 | 杨冉冉
值班编委 | 张新娜





津彩青春
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官方微信,发布天津共青团系统最新动态,搭建青年交流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