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县:培育一村一品 助力乡村振兴
时事
2024-12-10 11:05
山西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保德段
义门镇暖泉村:蔬菜大棚变身“致富棚”
“农民不耕田,农机过冬眠。夏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这是过去农民一年的生活写照,但如今在义门镇暖泉村大棚种植基地,农民们盘点着丰收的同时,又在忙碌着修剪管护,“冬闲”正被“冬忙”替代。走进保德县义门镇暖泉村的蔬菜大棚内,到处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大棚里的黄瓜、青尖椒等各类反季节蔬菜长势旺盛,暖泉村暖万家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员袁毛虎正忙着翻看叶片长势、修剪黄瓜幼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家种了黄瓜和青尖椒,尖椒的成熟期比较长,现在长势良好,大概再有10来天就能上市,黄瓜再等20天左右也能上市。我们精心种植和管护,确保在冬季也能让群众吃到脆甜可口的新鲜蔬菜。”袁毛虎说。产业旺,群众富,乡村振兴才有保障。近年来,暖泉村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从大棚建设、育苗栽秧、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不断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村民成为大棚种植的“土专家”,通过种植各类反季节蔬菜,使“冬闲”变“冬忙”,实现了农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暖万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怀林说:“在寒冷的天气,对蔬菜要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要确保温度,棉被尽量晚揭早盖;其次要降低湿度,在天气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利用中午短时间进行通风;最后要防治病虫害,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该村积极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把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扶持措施,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特色瓜菜种植,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大棚种植增加了农业种植产量和效益,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用好大棚蔬菜这个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棚’,调整优化产业种植结构,拓宽大棚蔬菜产业链条,让特色种植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金钥匙’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推进和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成果。”该村村委会副主任赵小军说。南河沟乡四井头村:田间地头好“葱”景
近年来,保德县南河沟乡致力于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充分利用帮扶政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种植,让村民走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四井头村村民机收红葱
走进南河沟乡四井头村的红葱种植基地,红葱独有的辛香味扑鼻而来。寻味望去,一垄垄绿油油的红葱茎长秆粗、葱叶翠绿、葱白鲜嫩。松土式起葱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把一垄垄粗壮结实的红葱从泥土里翻出,村民们再提起红葱轻轻一抖除去根须上的泥土,有序成堆摆放,捆扎、搬运、装车,田间地头到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村民刘亮权一边把翻出来的红葱摆放整齐,一边高兴地说:“我种了五亩红葱,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每斤包销一块三毛钱,增加了我的收入。”今年以来,四井头村在政府的帮扶下,引进了一批农机具,实现了农作物种植和收获时的半机械化生产;同时,在特色产业红葱种植方面,政府增加了肥料补贴和包销政策,不仅可以提高红葱的产量和质量,也可以让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持续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农机队的拖拉机手赵金柱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他说:“今年刨葱用了机器,一天能收获近20亩,提高了效率。”据了解,该村依靠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农民的精耕细作种植出保德县家喻户晓的旱地红皮葱,并以茎粗皮薄、肉厚味浓、宜久存放的特点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同时,通过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红葱让四井头村走上品牌路,打开市场,远销晋、陕、蒙等地。“四井头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了四井头农业产业服务有限公司,依托现有条件开展绿色食品认证,打造四井头红葱绿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公司+农户’‘线上+线下+订单’的形式,拓宽红葱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红葱种植面积,同时协调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红葱的产量和品质。”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林义说。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腰庄乡立足自身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大马铃薯种植,助推特色农业向“绿”向“强”发展。白家墕村马铃薯丰收
在马铃薯采收期,腰庄乡白家墕村抢抓农时,利用“机械+人工”的方式抢收马铃薯。随着单行马铃薯收获机穿梭不停,一颗颗外观饱满、个头匀称的马铃薯从地里翻滚出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气息。分拣、装袋、装车,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在种植过程中,该村依托当地地理条件,立足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全力抓好品种繁育、良种种植、综合技术推广等环节。通过稳定种植面积、增加种植品种、提高种植技术,引进“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无人机“飞防”作业等现代化技术,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马铃薯产业不仅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壮大了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太钢集团驻白家墕村第一书记闫正鹏说:“我们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销对接等方式,着力在马铃薯产业特色化方面下功夫,有效促进了马铃薯产业品质不断提升、效益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白家墕村将继续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切实提升农作物品质,提高马铃薯附加值,让马铃薯成为群众增收的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