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7249】通信方式梳理:GPIO,I2C,SPI,UART,USART,USB的区别

汽车   2024-10-13 22:28   上海  

进入资料分享群,后台回复:入群


本文提供报告限时下载,请查看文后提示。

以下为报告全部内容:

1、简单区别:


1) 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 )为通用输入/输出,通用端口,总线扩展器, 利用工业标准I2C、SMBus™或SPI™接口简化了I/O口的扩展。当微控制器或芯片组没有足够的I/O端口,或当系统需要采用远端串行通信或控制时,GPIO产品能够提供额外的控制和监视功能。

2)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是一种标准的四线同步双向串行总线,SPI接口主要应用在 EEPROM,FLASH,实时时钟,AD转换器,还有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数字信号解码器之间。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芯片集成了这种通信协议。

3) I2C(INTER IC BUS:意为IC之间总线):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两线式串行总线,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是微电子通信控制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总线标准。它是同步通信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接口线少,控制方式简单,器件封装形式小,通信速率较高等优点。

4)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

5) 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

6)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

7)CAN:现场总线

2、传输数据线的组成:


SPI总线由三条信号线组成:串行时钟(SCLK)、串行数据输出(SDO)、串行数据输入(SDI)。SPI总线可以实现多个SPI设备互相连接。提供SPI串行时钟的SPI设备为SPI主机或主设备(Master),其他设备为SPI从机或从设备(Slave)。主从设备间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当有多个从设备时,还可以增加一条从设备选择线。


 如果用通用IO口模拟SPI总线,必须要有一个输出口(SDO),一个输入口(SDI),另一个口则视实现的设备类型而定,如果要实现主从设备,则需输入输出口,若只实现主设备,则需输出口即可,若只实现从设备,则只需输入口即可。

 I2C总线是双向、两线(SCL、SDA)、串行、多主控(multi-master)接口标准,具有总线仲裁机制,非常适合在器件之间进行近距离、非经常性的数据通信(我的平衡小车读取MPU6050模块的数据就是用I2C总线)。在它的协议体系中,传输数据时都会带上目的设备的设备地址,因此可以实现设备组网。


 如果用通用IO口模拟I2C总线,并实现双向传输,则需一个输入输出口(SDA),另外还需一个输出口(SCL)。(注:I2C资料了解得比较少,这里的描述可能很不完备)

 UART总线是异步串口,因此一般比前两种同步串口的结构要复杂很多(单片机的书上有介绍的,其实也算不上复杂),一般由波特率产生器(产生的波特率等于传输波特率的16倍)、UART接收器、UART发送器组成,硬件上由两根线,一根用于发送,一根用于接收。


 显然,如果用通用IO口模拟UART总线,则需一个输入口,一个输出口。
 从第二点明显可以看出,SPI和UART可以实现全双工,但I2C不行。


3、通信协议区别:


SPI

SPI 是一种允许一个主设备启动一个与从设备的同步通讯的协议,从而完成数据的交换。也就是SPI是一种规定好的通讯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的优点是占用端口较少,一般4根就够基本通讯了。同时传输速度也很高。一般来说要求主设备要有SPI控制器(但可用模拟方式),就可以与基于SPI的芯片通讯了。

SPI 的通信原理很简单,它需要至少4根线,事实上3根也可以。也是所有基于SPI的设备共有的,它们是SDI(数据输入),SDO(数据输出),SCK(时 钟),CS(片选)。其中CS是控制芯片是否被选中的,也就是说只有片选信号为预先规定的使能信号时(高电位或低电位),对此芯片的操作才有效。这就允许 在同一总线上连接多个SPI设备成为可能。

接下来就负责通讯的3根线了。通讯是通过数据交换完成的,这里先要知道SPI是串行通讯协议,也就是说数据是一位一位的传输的。这就是SCK时钟线存在的原 因,由SCK提供时钟脉冲,SDI,SDO则基于此脉冲完成数据传输。数据输出通过SDO线,数据在时钟上沿或下沿时改变,在紧接着的下沿或上沿被读取。完成一位数据传输,输入也使用同样原理。这样,在至少8次时钟信号的改变(上沿和下沿为一次),就可以完成8位数据的传输。

 要注意的是,SCK信号线只由主设备控制,从设备不能控制信号线。同样,在一个基于SPI的设备中,至少有一个主控设备。

这样传输的特点:这样的传输方式有一个优点,与普通的串行通讯不同,普通的串行通讯一次连续传送至少8位数据,而SPI允许数据一位一位的传送,甚至允许暂停,因为SCK时钟线由主控设备控制,当没有时钟跳变时,从设备不采集或传送数据。也就是说,主设备通过对SCK时钟线的控制可以完成对通讯的控制。

SPI还是一个数据交换协议:因为SPI的数据输入和输出线独立,所以允许同时完成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不同的SPI设备的实现方式不尽相同,主要是数据改变和采集的时间不同,在时钟信号上沿或下沿采集有不同定义,具体请参考相关器件的文档。


I2C

只要求两条总线线路:一条串行数据线SDA 一条串行时钟线SCL

每个连接到总线的器件都可以通过唯一的地址和一直存在的简单的主机从机关系软件设定地址主机可以作为主机发送器或主机接收器

它是一个真正的多主机总线如果两个或更多主机同时初始化数据传输可以通过冲突检测和仲裁,防止数据被破坏

串行的8 位双向数据传输位速率在标准模式下可达100kbit/s 快速模式下可达400kbit/s 高速模式下可达3.4Mbit/s

片上的滤波器可以滤去总线数据线上的毛刺波保证数据完整

连接到相同总线的IC 数量只受到总线的最大电容400pF 限制


UART

UART总线是异步串口,因此一般比前两种同步串口的结构要复杂很多,一般由波特率产生器(产生的波特率等于传输波特率的16倍)、UART接收器、UART发送器组成,硬件上由两根线,一根用于发送,一根用于接收。

UART常用于控制计算机与串行设备的芯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它提供了RS-232C数据终端设备接口,这样计算机就可以和调制解调器或其它使用RS-232C接口的串行设备通信了。

UART是通用异步收发器(异步串行通信口)的英文缩写,它包括了RS232、RS499、RS423、RS422和RS485等接口标准规范和总线标准规范,即UART是异步串行通信口的总称。而RS232、RS499、RS423、RS422和RS485等,是对应各种异步串行通信口的接口标准和总线标准,它规定了通信口的电气特性、传输速率、连接特性和接口的机械特性等内容。实际上是属于通信网络中的物理层(最底层)的概念,与通信协议没有直接关系。而通信协议,是属于通信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上一层)的概念。COM口是PC(个人计算机)上,异步串行通信口的简写。由于历史原因,IBM的PC外部接口配置为RS232,成为实际上的PC界默认标准。所以,现在PC机的COM口均为RS232。若配有多个异步串行通信口,则分别称为COM1、COM2…

明显可以看出,SPI和UART可以实现全双工,但I2C不行

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与UART的区别很明显)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

    USART:universal synchronous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一般而言,单片机中,名称为UART的接口一般只能用于异步串行通讯,而名称为USART的接口既可以用于同步串行通讯,也能用于异步串行通讯。

USB

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 领域的接口技术。USB 接口支持设备的即 即用和热插拔功能。USB 是在1994 年底由尔、

康柏.IBM、Microsoft 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

USB的电气特性还有传输特性

CAN

当总线空闲时,任何CAN节点都可以开始数据发送。如果两个或更多的节点同时开始发送,就使用标识符来进行按位仲裁以解决访问冲突。CAN是一个广播类型的总线,所有节点都接收总线上的数据,硬件上的过滤机制决定消息是否提供给该接点用。

四种消息帧的类型

  1. 数据帧:该帧从一个发送器承载数据到一个接收器。根据CAN规范有两种数据帧格式,它们的唯一本质区别在于标识符的长度:CAN标准帧,也称为CAN2.0A,支持11位长度的标识符;另一个是CAN扩展帧,也称为CAN2.0B,支持29位长度的标识符。图2显示了两种规范的CAN数据帧。

  2. 远程帧:此帧由一个接收CAN节点发送,用来请求带有远程帧中规定的标识符的数据帧。

  3. 错误帧:此帧将任何总线错误通知其它单元,在接收到这个帧时发送器会自动进行消息重发。

  4. 超载帧:超载帧由一个忙的CAN节点送出,以请求在前后数据帧之间增加一个额外的延迟。


CAN硬件术语

基本CAN(Basic CAN)控制器:这是一种廉价的CAN控制器,具有有限的发送/接收消息缓冲器,以及有限的CAN消息过滤机制。

完全CAN(Full CAN)控制器:完全CAN是一个高成本、高性能的CAN控制器,具有能缓冲8个或更多消息的缓冲器用于接收和发送。例如,富士通的集成CAN微控制器能提供16个消息缓冲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此外,富士通的MB90443微控制器能灵活地将两个CAN控制器的消息缓冲器组合在一个中,以形成能缓冲32个消息的缓冲器。

标准CAN控制器:该CAN控制器能够处理仅有11位标识符的消息。
扩展CAN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处理含有11位和29位标识符的消息。
时间触发CAN(TTCAN)控制器:该CAN控制器根据时间和事件的触发来安排CAN消息,增强了CAN网络的总体性能和行为的确定性。


数据方向和通信速度

数据字节的传输首先从最高位开始。一个8位的数据字节能在一次发送中进行传输,最大的CAN总线速度是1Mbps。


物理接口

大多数CAN微控制器需要一个外部收发器来连接物理总线。目前市场上提供以下一些收发器:

高速CAN收发器有飞利浦的82C251,TI的SN65/75LBC031,Bosch的CF150,C250,Unitrode的UC5350;

低速CAN收发器有飞利浦82C252、TJA1053,西门子TLE 6252G;
单线CAN收发器有飞利浦AU5790,英飞凌TLE 6255,Delphi DK166153。


下面附上一个文档,分析得更为专业细致:http://wenku.baidu.com/link?url=Mmt8LXPzG6IJ6ncR1jeB6wwyWq-vcwWC9zxqoxoH5IRMkNbZhlwfeJEfhrqKLSuSoL5LnFTqSjRAdxaGmKE84NdDIRyrDogmdrS48ZyE63a

串行总线的选择

http://www.elecfans.com/article/84/119/2009/2009050957716.html
微控制器(µC)是当今各种先进电子产品的核心,它需要与一个或多个外设器件通信。以前,µC的外设是以存储器映射方式与数据和地址总线连接的。对地址线译码以获得片选信号,从而在有限的地址范围内为每个外设分配唯一的地址。这种接口类型所需的最少引脚数(除电源和地之外)为:8 (数据) + 1 (R//W) + 1 (/CS) + n条地址线[n = log2(内部寄存器或存储器字节的数目)]。例如,与一个16字节外设通信时,需要的引脚数为:8 +1 + 1 + 4 = 14。这种接口的访问速度快,但较多的引脚数也同时带来了封装尺寸增大和总成本提高的问题。要降低成本和缩小封装尺寸,串行接口显然是理想的替代方案。

选择串行总线并非易事。除需要考虑数据速率、数据位传输顺序(先传最高位或最低位)和电压外,设计者还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1. 通过何种方式选择某个外设(通过硬件片选输入或软件协议)。
    外设如何与µC保持同步(借助一条硬件时钟线,或借助内嵌于数据流中的时钟信息)。

  2. 数据是在单根线上传输(在“高”和“低”之间转换),还是在一对差分线上传输(两根线按相反的方向同时转换其电压)。

  3. 通信线路的两端均使用匹配电阻实现阻抗匹配(通常用于差分信号传输),还是不匹配或仅在一端匹配(通常用于单端总线)。

  4. 表1以矩阵的形式展示了各种通用总线系统之间的差异。16种可能组合中只有4种通用类型为大家所熟知。

除这些特性外,具体应用还会提出更多要求,如供电方式、隔离、噪声抑制、µC (主机)与外设(从机)间的最大传输距离、以及电缆连接方式(总线型、星型、可承受线路反接等)。提出类似要求的应用包括楼宇自动化、工业控制和抄表等,并且都已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I²C/SMBus与1-Wire总线

如果实际应用可以提供时钟线,则总线选择范围可扩展到I²C12和SMBus13器件。根据SMBus的规范,它可以看作是100kbps I²C总线规范增加了超时特性后的派生总线类型。在某个节点与总线主机失去同步的情况下,超时特性可避免总线发生闭锁,而I²C系统则需要经过一次上电复位过程,才能从这种故障状态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在1-Wire系统中,复位/在线检测周期可将通信接口复位至确定的启动条件下。

除了时钟线外,I²C/SMBus还为总线上传输的每个字节提供一个应答位。这使得有效数据速率降低了12%。通信过程开始于一个启动条件,并跟随从器件地址和一个数据方向位(读/写),最后结束于一个停止条件。对于1-Wire系统,首先需要满足网络层的要求(即选择某个特定器件,执行search ROM命令或者广播);接下来发送与特定器件相关的命令代码,该代码同时会影响数据的传输方向(读/写)。

原有I²C和SMBus总线系统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其有限的7位地址空间。由于可提供超过127种不同器件类型,我们无法根据从器件地址推断器件功能。此外,许多I²C器件还允许用户随意设置1个或多个地址位,以在总线上挂接多个相同器件。这种特性进一步减少了可用的地址空间。解决地址冲突问题的标准做法是将总线系统划分成若干段,某一时刻可在软件控制下激活某个网络段。该网络段需要增加更多硬件,也使应用固件更为复杂。I²C系统不具备网络节点查找或枚举功能,因此很难处理节点数动态变化的系统。这一问题可借助SMBus Specification Version 2.013中的地址分辨率协议得以解决。但是,支持该特性的SMBus器件极为稀少。


SPI和MICROWIRE接口

SPI14和MICROWIRE15 (SPI的子集)均需要为每个从器件提供一条额外的片选线。由于具有片选信号,SPI协议只定义了针对存储器地址和状态寄存器的读/写命令。它不提供应答功能。通常,SPI器件的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采用不同的引脚。鉴于数据输出在除了读操作外的任何情况下均为三态(禁止),因此可将两个数据引脚接到一起以构成单根双向数据线。当其它总线系统无法提供所需的功能或需要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时,可选用SPI总线,它可以支持2Mbps或更高的速率。SPI和MICROWIRE的不利因素在于产生CS信号的译码逻辑,以寻址某个特定器件。但是不会产生地址冲突问题。和I²C总线一样,不提供节点查找功能。主机无法根据从器件的逻辑地址来推断器件功能,因此很难管理节点动态变化的网络。


RS-485、LVDS、CAN、USB 2.0和FireWire

我们对这些标准进行讨论,以举例说明差分传输的特点。这类总线系统中传输速率最快的两种是FireWire16和USB 2.017,它们采用点对点电气连接。使用先进的节点或集线器,可以构成树状拓扑的虚拟总线,数据包从源发送至端点(USB),或采用对等传输(FireWire),突发数据速率高达480Mbps (USB 2.0)或1600Mbps (FireWire)。尺寸有限的数据包以及接收/缓冲/重发通信机制增加了传输时间,反过来降低了有效的数据吞吐能力。USB的拓扑和协议允许最多连接126个节点,FireWire允许最多63个节点,使用无源电缆时节点间的最大传输距离为4.5m。专为包括PC外设、多媒体、工业控制和航空(仅FireWire)应用而设计,USB和FireWire器件可以带电插入系统(热插拔)。该特性允许网络节点数动态变化。

LVDS18、RS-48519和CAN20可实现挂接主机和从机的总线型结构,甚至可以连接多个主机。这些标准中低压差分信号(LVDS)是速率最快的,如果总线长度不超过10m,可工作在100Mbps速率下。可用的数据速率及吞吐可以更快或更慢,具体取决于网络尺寸。LVDS电气标准专为背板应用而设计,支持热插拔功能,但不包含任何协议。

RS-485也仅定义了电气参数。RS-485定义了负载和每条总线的最大负载数目(32),而不是以节点的形式给出。一个电气节点的负载可以小于1。12m网络距离下的典型数据速率可高达35Mbps,1200m距离下数据速率可达100kbps,这些特性足以满足数据采集和控制应用。RS-485设备的协议通常基于原来设计用于RS-232的部分协议。

与此不同,控制器局域网(CAN)为分布式实时控制定义了通信协议,安全性非常高,专门面向汽车应用和工业自动化领域。数据速率从40m距离下的1Mbps到1000m距离下的50kbps。寻址方式是基于消息的,协议本身对节点数没有任何限制。CAN节点支持热插拔,网络节点数可以动态变化。


结语

在简单、低成本总线系统中,与LIN总线和SensorPath相比,1-Wire系统的从器件可提供最广泛的功能和网络驱动器。I²C和SMBus除了需要数据线和参考地之外,还需要时钟线和VCC电源,当然可供选择的器件功能也非常多。SPI和MICROWIRE需要额外的片选线,但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除支持寄生供电和网络节点查找功能外,1-Wire接口和协议还支持热插拔,这一特性通常仅在使用差分信号的高速系统以及SMBus 2.0兼容产品中才提供。iButton®产品是使用极为广泛的热插拔1-Wire器件,热插拔是这类器件的正常工作方式。事实已经证明,1-Wire器件在下列应用中极为有效:全球识别号21、电路板/配件标识与认证10、温度检测和执行装置等。另外一种非常成功的1-Wire产品是具有安全存储器和质询-响应机制的器件,它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双向认证和软件代码保护22, 23。


不同的应用在选择总线的标准方面并不同,下面是一些进行总线选择的通用参考准则:
   1.评估使用不同串行总线在网络上连接各种器件的系统成本。例如,在汽车应用中,一个只需要控制功能的系统可以用像LIN这类低成本的串行总线来管理。
   2.如果用在汽车中,CAN或LIN是较好的选择。由于它们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因此具有较强的容故障能力和传输可靠性。
   3.注意器件间的距离,有些串行总线只支持短距离通信。
   4.确定在网络上将连接多少器件,以及总线将可能具有的电容量。有些串行总线对连在网络上的器件数目有限制。
   5.在效率、速度和可靠性方面确定对你最重要的性能。例如,对于一个安全关键系统来讲,可靠性是极为重要的,故而CAN是较好的选择(比如汽车)。


……

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资料

如欲获取完整版PDF文件如下方式:




全套资源领取


        方式1        

长按二维码加入星球

10T资源,尽情下载

(资源实时更新,本资源已同步至知识星球)

有其他资源需求及问题欢迎在星球提问


        方式2        


长按二维码回复:报告

#重磅推荐#

绿色通道,报告一键下载!

需要批量下载和及时更新最新汽车行业学习资料、技术资料、行业报告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大量的中外文精品汽车行业资料将会优先分享到知识星球中,加入即可下载全部报告。

知识星球加入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

长按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

10T资源,随时下载

PS:加入知识星球,可免费下载所有发布的报告,包括16大板块,详细清单如下:


以下为历史发布报告,星球↓内免费下载

(更多报告请星球↑内按关键词搜索)


【报告6601】ID.4、Model Y、Mach E电子电气架构对比

【报告6603】整车研发试验项目大全

【报告6629】国内外混动技术介绍及对标分析(32页可下载)

【报告6654】滑板底盘技术及公司盘点

【报告6661】2021麦肯锡中国汽车行业CEO特刊-194页

【报告811】DFMEA五版培训资料(84页可下载)

【报告719】Model3拆解分析报告(28页可下载)

【报告726】ADAS和自动驾驶的现状和技术路径(39页可下载)

【报告734】理想汽车调研分析报告(26页可下载)

【报告742】汽车热管理行业深度报告(50页可下载)

【报告763】长安汽车Low_frequency_nvh_cae(85页可下载)

【报告765】Model Y报告完整版(可下载)

【报告782】新能源热管理技术路线2020(59页可下载)

【报告784】奥迪车载诊断系统内部培训资料(51页可下载)

【报告794】北汽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与评价(31页可下载)

【报告795】上汽自主品牌车身轻量化设计现状及展望(18页可下载)

【报告6806】小米集团:智能硬件报告

【报告806】中国汽车智能网联产品研究(45页可下载)

【报告810】长城汽车皮卡业务分析报告(40页可下载)

【报告821】2021中国商用车后市场白皮书(19页可下载)

【报告836】HUD全产业链深度解析智能座舱(38页可下载)

【报告8706】同济大学:自动驾驶-数据如何驱动智能化出行生态的变革(27页PDF下载)

【报告872】深度解析:电池管理系统(BMS)工作原理(21页可下载)

【报告874】蔚来ET7研究报告(可下载)

【报告875】蔚来企业研究报告(29页可下载)

【报告877】丰田现状及创新业务报告(33页可下载)

【报告883】ADAS自动驾驶架构算法技术路线(40页可下载)

【报告918】奥迪A8 R744二氧化碳系统(37页可下载)

【报告919】车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54页可下载)

【报告6427】汽车CAN总线详细教程(118页可下载)

【报告6445】汽车电子开发流程(30页可下载)

【报告6599】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软件开发过程

【报告6106】中国汽车智能车联现状及功能研究报告(21页可下载)

【报告6111】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15页可下载)

【报告6112】ESP详解解析(51页可下载)

【报告6115】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管理研究报告(105页可下载)

【报告6116】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影响【卡达克】(41页可下载)

【报告6117】车企数据资产及业务价值实现白皮书(58页可下载)

【报告6119】SiC车用点击控制器研发进展-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部主任温旭辉(45页可下载)

【报告6120】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可下载)

【报告6121】特斯拉Model3整车轻量化技术分析(14页可下载)

【报告6122】宝马汽车设计的7个步骤(可下载)

【报告6123】汽车芯片分析(应用|市场规模|趋势)(17页可下载)

【报告6124】全球26家汽车零部件企业2020年业绩(可下载)

【报告6125】智能座舱技术市场现状及趋势(10页可下载)

【报告6126】新能源汽车专利20强榜单(可下载)

【报告6127】全球半导体封测厂排名(附近年来全球新增封测厂)(可下载)

【报告6128】MiniLED 产业链全景解析(17页可下载)

【报告6129】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深度研究报告(94页可下载)

【报告6131】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参考架构2.0-CICV(169页可下载)

【报告6134】6种最常用恒流源电路的分析与比较(7页可下载)

【报告6135】布线的常见规则(11页可下载)

【报告6136】深度剖析:IGB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页可下载)

【报告6137】这17个PCB布局的知识点你不得不看(15页可下载)

【报告6138】这些常见的电容器你认识几种?(9页可下载)

【报告6139】电压kV为什么k要小写,原因你知道吗?(20页可下载)

【报告6140】芯片测试产业链(85页 PPT可下载)

【报告6141】芯片制造的10大关键工艺(可下载)

【报告6143】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施耐德电气(37页可下载)

【报告6144】碳中和报告:碳达峰全景图,新目标、新结构、新机遇(55页可下载)

【报告6146】大众MEB电动汽车深度研究报告(36页可下载)

【报告6147】丰田汽车深度研究报告(140页可下载)

【报告6148】丰田汽车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2021版(40页可下载)

【报告6149】比亚迪乘用车的布局演变与战术分析(53页可下载)

【报告6150】哪吒汽车研究报告(22页可下载)

【报告6151】特斯拉Model3整车轻量化技术分析(15页可下载)

【报告6152】吉利新能源研究报告(24页可下载)

【报告6153】MPV市场深度解读-洞察报告2021版(22页可下载)

【报告6157】陕汽集团研究报告(21页可下载)

【报告6158】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实施情况年度报告(21页可下载)

【报告6160】中国汽车后市场渠道数字化营销(17页可下载)

【报告6161】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机会(21页可下载)

【报告6162】后市场如何跟上用户“新四化”节奏(可下载)

【报告6163】小鹏汽车造车新势力专题报告(47页可下载)

【报告6164】华为汽车BU业务布局及分析框架(90页可下载)

【报告6165】华为全场景分布式鸿蒙系统详细介绍(37页可下载)

【报告6166】商用车智能化发展路径与解决方案(28页可下载)

【报告6167】华为研究报告(46页可下载)

【报告6168】智能座舱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白皮书(52页可下载)

【报告6169】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卫星定位白皮书2020年版(153页可下载)

【报告6170】主要科技公司智能交通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43页可下载)

【报告6171】101页电源管理芯片研究框架(可下载)

【报告6177】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再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力(31页可下载)

【报告6178】FORD福特汽车研发流程(46页可下载)

【报告6179】宝马电子气门(可下载)

【报告6180】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42页可下载)

【报告6181】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系统(50页可下载)

【报告6182】新能源热管理(40页可下载)

【报告6183】汽车嵌入式系统基础(47页可下载)

【报告6184】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与评估(33页可下载)

【报告6185】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研究报告(39页可下载)

【报告6186】IEA-全球电动汽车政策研究(17页可下载)

【报告6187】BCG-电动汽车时代(15页可下载)

【报告6188】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研究报告(可下载)

【报告6189】汽车散热器白皮书(44页可下载)

【报告6190】最佳的混动动力总成配置是什么样的?(34页可下载)

【报告6191】“十四五”汽车产业发展建议(40页可下载)

【报告6192】新能源热管理分析报告:ModelY,P7(2021版)(27页可下载)

【报告6193】轮胎特性在整车开发中的作用及要求(18页可下载)

【报告6194】电气化卡车:没有单一的引爆点或技术(24页可下载)

【报告6195】氢能源行业前景分析与洞察(29页可下载)

【报告6196】Global_EV_Outlook_2021(59页可下载)

【报告6197】美国智库报告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可下载)

【报告6198】东风公司专题分析(49页可下载)

【报告6199】上汽集团专题分析(45页可下载)

【报告6200】2021吉利汽车智能化深度研究报告(44页可下载)

【报告6201】2021比亚迪半导体公司业务研究报告(34页可下载)

【报告6202】2021年长安汽车公司战略转型与营销渠道变革分析报告(28页可下载)

【报告6203】现代起亚,韩国汽车工业及同文化企业并购研究(40页可下载)

【报告6204】智能座舱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白皮书(52页可下载)

【报告6205】移动出行报告(79页可下载)

【报告6206】汽车智能化的商业化路径、产业演进及投资机会(67页可下载)

【报告6207】汽车OEM智舱智驾能力分析:蔚来小鹏特斯拉(54页可下载)

【报告6213】Stellantis ev_day_2021(57页可下载)

【报告6214】海外电动车行业专题:全球PEM燃料电池技术(30页可下载)

【报告6216】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在道路运输行业的运用研究(41页可下载)

【报告6217】燃料电池系列深度报告(39页可下载)

【报告6218】电动汽车电池材料成本上涨对电池供应链的影响(47页可下载)

【报告6219】收入对汽车需求的影响(40页可下载)

【报告6232】新能源车保值率之痛(25页可下载)

【报告6233】美国锂电池国家战略(49页可下载)

【报告6239】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前沿技术研究报告(101页可下载)

【报告6240】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2021年度特别报告(87页可下载)

【报告6241】麦肯锡汽车网络安全:应对挑战(35页可下载)

【报告6242】直销或代理:汽车未来销售模式探析(17页可下载)

【报告6247】车控操作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研究报告(51页可下载)

【报告6248】超级电容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26页可下载)

【报告6249】车联网平台架构技术方案(39页可下载)

【报告6250】车主APP体验优化分析报告(28页可下载)

【报告6251】软件定义汽车—苹果+小米造车前瞻(50页可下载)

【报告6252】电动汽车高压互锁HVIL方案(可下载)

【报告6253】MOS管驱动电路设计,如何让MOS管快速开启和关闭?(可下载)

【报告6254】15个PCB设计要点(可下载)

【报告6255】隔离电源和非隔离电源入门必看(可下载)

【报告6256】PCB回流是什么? 高速信号回流路径分析(可下载)

【报告6257】PCB设计:单板上时钟晶体下面铺地的好处

【报告6258】 LED芯片原理知识大全

【报告6259】继电器选型技巧

【报告6260】全球主要电源芯片企业(TOP 60)

【报告6261】全球主要通信芯片企业(TOP 90)

【报告6262】华为供应链全景图

【报告6263】更正!全球主要车载毫米波雷达企业(TOP 70)

【报告6264】最全的芯片封装技术详细介绍(珍藏版)

【报告6265】芯片功能安全设计的关键技术

【报告6266】MOSFET的特性参数详解

【报告6267】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全面盘点

【报告6268】详解数字晶体管的原理及SiC 功率模块

【报告6269】工程师必看!元件温度计算方法

【报告6270】开关电源PCB布线设计技巧—降低EMI !

【报告6271】电源PCB布板与EMC的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报告6272】资深EMC工程师总结:EMC整改流程及常见问题

【报告6273】汽车芯片产业链全景图!

【报告6274】2020-2021年国产特斯拉供应商大盘点!

【报告6275】从PN结到IGBT一条龙【易懂】(含二三极管、MOS)

【报告6276】一文看懂电感的结构、分类及特性

【报告6277】一文看懂芯片材料基石—硅

【报告6278】车规级芯片IC等级及其特点

【报告6279】特斯拉 AI DAY PPT(169页可下载)

【报告6280】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5页可下载)

【报告628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研究报告(30页可下载)

【报告6282】AUTOSAR中国用户组的应用实践(26页可下载)

【报告6283】2021理想汽车最新深度研究报告(51页可下载)

【报告6286】百度自动驾驶(35页可下载)

【报告6287】拜登政府2022财年预算案(英)(71页可下载)

【报告6288】tesla-impact-report(95页可下载)

【报告6296】毫米波汽车雷达市场分析(53页可下载)

【报告6297】大众ID系列电动车研究(39页可下载)

【报告6298】滴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VFS(39页可下载)

【报告6301】中国智能汽车软件产业发展趋势洞见(50页可下载)

【报告6305】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前沿技术研究报告(127页可下载)

【报告6306】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现状及监管方向研究报告(31页可下载)

【报告6307】智能汽车产业深度研究报告(147页可下载)

【报告6308】中国汽车智能网联产品体验及用户需求研究(40页可下载)

【报告6309】新能源驱动电机行业研究报告(40页可下载)

【报告6310】新能源汽车换电站产业研究报告(25页可下载)

【报告6311】汽车行业从特斯拉_OTA_说起: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根本性变化下的投资机会分析(12页可下载)

【报告6312】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030(36页可下载)

【报告6313】华为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网络白皮书(28页可下载)

【报告6314】华为全球能源转型及零碳发展白皮书(58页可下载)

【报告6316】电解液产业链专题讲解(26页可下载)

【报告6317】比亚迪乘用车的布局演变与战术分析(53页可下载)

【报告6321】德国工业4.0介绍(rami40)(22页可下载)

【报告6322】比亚迪、广汽、长城深度市场解读(27页可下载)

【报告6327】慕尼黑车展官方手册(33页可下载)

【报告6328】大众ID3拆卸(23页可下载)

【报告6329】汽车保养洞察报告2021版(22页可下载)

【报告6330】碳中和目标下的企业发展新路径(27页可下载)

【报告6331】全球车企的模块化平台分析报告(52页可下载)

【报告6333】中国领先电驱动产业链企业TOP50白皮书2021版(78页可下载)

【报告6334】2021小鹏汽车深度解析报告(47页可下载)

【报告6335】哪吒汽车研究报告(22页可下载)

【报告6337】EV整车平台高电压化分析报告(50页可下载)

【报告6338】汽车车灯产业链(10页可下载)

【报告6339】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十年十大预测(61页可下载)

【报告6340】蔚来汽车投资价值分析报告(41页可下载)

【报告6346】巡航控制系统--汽车电子控制技术(30页可下载)

【报告6347】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14页可下载)

【报告6348】汽车电子防盗系统(18页可下载)

【报告6349】电动车窗与电动后视镜(39页可下载)

【报告6350】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78页可下载)

【报告6351】汽车智能电动座椅(62页可下载)

【报告6352】汽车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技术(60页可下载)

【报告6353】汽车座椅安全性设计检查手册(90页可下载)

【报告6354】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40页可下载)

【报告6355】德尔福防盗系统中级认证(56页可下载)

【报告6356】汽车安全气囊系统(58页可下载)

【报告6357】电子控制悬架系统详解(57页可下载)

【报告6358】汽车安全舒适系统的检修(116页可下载)

【报告6359】汽车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系统(68页可下载)

【报告6360】汽车安全舒适系统--汽车电气设备(61页可下载)

【报告6361】 汽车电动座椅系统全解(47页可下载)

【报告6362】汽车安全配置功能讲解(24页可下载)

【报告6363】汽车基本原理-安全舒适系统(24页可下载)

【报告6364】汽车安全气囊与诊断(74页可下载)

【报告6365】功能安全技术与应用(32页可下载)

【报告6366】 汽车先进安全技术未来趋势(43页可下载)

【报告6367】汽车安全性与舒适性(69页可下载)

【报告6368】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62页可下载)

【报告6369】 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53页可下载)

【报告6370】 汽车座椅设计(44页可下载)

【报告6371】 安全气囊系统(SRS)(44页可下载)

【报告6372】 座椅功能结构培训(42页可下载)

【报告6373】汽车底盘传动系统(35页可下载)

【报告6374】自动驾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之传感器与芯片专题(98页可下载)

【报告6375】ABS_ESP_BOSCH版课件(144页可下载)

【报告6376】ABS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40页可下载)

【报告6377】宝马电子气门(6页可下载)

【报告6378】比亚迪S6整车电器原理图手册(53页可下载)

【报告6379】博世ABS系统介绍(26页可下载)

【报告6380】博世最新发动机管理系统EMS(可下载)

【报告6381】常见汽车雷达传感器应用及对比(31页可下载)

【报告6382】常见汽车网络系统(66页可下载)

【报告6383】车辆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97页可下载)

【报告6384】车载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可下载)

【报告6385】车载网络系统(汽车电子控制技术(46页可下载)

【报告6386】车载网络系统解析(91页可下载)

【报告6387】路虎车载诊断系统(OBD)(38页可下载)

【报告6388】车载诊断系统(OBD)精讲(37页可下载)

【报告6389】纯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器(63页可下载)

【报告6390】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36页可下载)

【报告6391】德尔福EMS系统介绍(152页可下载)

【报告6392】德尔福发动机管理系统(84页可下载)

【报告6393】底盘部分的电子控制(25页可下载)

【报告6394】底盘电子控制系统(43页可下载)

【报告6395】电动汽车DCDC(可下载)

【报告6396】电动汽车整车电子控制系统(8页可下载)

【报告6397】电动助力转向EPS技术详解(70可下载)

【报告6398】电控动力转向与四轮转向系统(44页可下载)

【报告6399】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原理(238页可下载)

【报告6400】电控制动防抱死系统(ABS)(40页可下载)

如果你觉得本期分享的内容有帮助,欢迎把文章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


温馨提示:有任何问题可咨询相关工作人员,微信号:skaiwanxiao


长按上方二维码一键添加小编微信



⑤汽车
软件数模
AutoCAD安装
AutoCAD20163dmax
CATIA资料1
CATIA资料2CATIA资料3‍
ANSYS
Altium designer
UG
Vericut
Cruise

宝马数模
大众数模
丰田数模
特斯拉数模
smart数模
奥迪A6数模
奥迪A4数模法拉利对标
凯迪拉克数模
别克GL8数模
皮卡数模
吉利GS
斯柯达数据
吉利博瑞数据
魏vv5数据



标准

三电汽车动力整车
车身制动转向悬架轮胎
电子电器空调内外饰橡胶
标准件机械绘图NVH资料
特斯拉专利
大众标准

智能网联

自动驾驶车联网5G
三电系统
电机标准资料

特斯拉锂电池锂电池材料测试锂电池标准
锂电池文献锂电池工艺锂电池管理仿真
混合动力动力系统新能源研发
电子电器
电路设计电子芯片电子半导体
电源设计硬件设计EMC
汽车电子1汽车电子2逆变器
通讯总线通讯CAN/LIN图纸电气
总线架构


版权声明:本文推送的文章,仅供分享学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gearshare@163.com 微信:17765186805。


- END -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并关注



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
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资讯与资料,实时,权威,专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