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老公和孩子回娘家过年,年夜饭我们一人一碗泡面,从此我只在清明节才回娘家

文化   2025-02-08 23:31   浙江  

人不能总是活在死规矩里

来源:玉米婶

1

我的娘家在一个大山里,那里的人很穷,各种陋习却很多,人们的思想都很偏执。
我家三兄妹,上面有两个哥哥,父母虽重男轻女,却对我还算不错,至少让我读了高中,是我自己没有考上理想大学。
高考过后的那一个月,我家里经常来很多人,都是给我说媒的,我爸就一个条件,希望能用嫁我的彩礼钱修一栋好一点房子,那我两个哥哥才能娶到媳妇。
我才20岁不到,我可不想这么早就嫁人,更不想自己被“卖掉”,我偷偷联系了一位在上海打工的表姐,准备逃离这个让人窒息的山村。
我跟父母的承诺是我外出打工挣钱,然后寄钱回家修房子。
我爸答应了,还给你五百元我作为车费和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坐上火车那一刻,我就默默告诉自己,飞出大山,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25年前,高中毕业的我,如果会电脑的话,可以找一份办公室工作。表姐借了500元给我,我一边在电子厂上班,一边学电脑。
一年后,我成功应聘了白领。
我每个月有差不多一千的工资,给家里寄回去了一半。三年后,我父母在家修了一栋两层的楼房,房子设计是可以拆开成为两户的,方便两个哥哥日后分家。
我这个沪漂也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文化不够,勤奋来凑。

2


经过12年的打拼,我虽没有上海户口,却也在这个城市有一席之地,找了一个同样沪漂的男友,结婚生子,还在上海买了房。
结婚后,一直到二胎女儿两岁,我才带着老公孩子回娘家。
农历腊月28的晚上到的家,家里风俗是出嫁的女儿和女婿不能同房,这个我还能理解,我带着女儿睡一个房间,老公带着儿子睡一个房间。
大年三十,吃完早餐后,我妈就把我叫到房间,支支吾吾地说大嫂不让我们在家过年,还说这是风俗,出嫁的女儿在娘家过年,会给兄弟带来霉运。
“你爸说不信那些,可我还是有点担心,如果这一年大家都平平安安地当然好,万一有点什么事的话,那不是都怪到你头上,到时候我和你爸能说啥。”
妈妈说完还躲在一边擦眼泪,看得出她的无奈。
从村里去县城需要两个多小时,害怕找不到酒店住,我们没有吃年夜饭,下午很早就拖着行李走了。
小县城过年住酒店的人很少,很多酒店不营业,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没有餐厅,早餐也没有。
饭店也几乎都没有开,有两三家开了的,也是需要提前订年夜饭,我们说加钱,人家都不愿意。
外面鞭炮此起彼伏,走在马路上都能听到街边门户里传出的欢笑声,大家都在热热闹闹过年,我们一家四口却饿着肚子。
我先带着女儿回酒店,老公和儿子去商场买了一些饼干和方便面。
一家人一边啃着饼干和方便面,一边看春晚。
初一的早上,也一样。我妈打电话来问我过得怎样,我骗她说有吃的地方,住的也很好,她说那就还是初二再回去,免得有人说闲话。
初一的午饭和晚饭,是我老公多花了三百元才订到的饭店。
初二回到娘家时,我给四个侄子包了大红包,两个嫂子笑得合不拢嘴。
初四,我们就出发去了上海。

3


后来,村里远嫁女多了,大家思想也都开放了很多,有些出嫁的女儿也在娘家过年的,我爸我妈也打电话让回家过年,都被我拒绝了。
偶尔,我会在国庆假期时回去看看父母。
再后来,我爸去世了,我改在了清明节回家,有时候也会请几天年假,带着我妈到附近去转转。
这些年,我们在上海过得还算不错,每年都会给我两个哥哥和嫂子一些钱,他们都抢着照顾我妈。
每到过年,不仅两个哥哥打电话来让我回去,嫂子也都说:“房间早就打扫好了,被子也都是新的,就等着你们回来。”
可我,再也没有回娘家过年。
那一年的狼狈不堪的样子,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
这些年我也释怀了,不会怪我嫂子无情,更不会怪我父母懦弱,人都是很现实的,你混得一般时,没有人会把你当回事,而你混得好的时候,身边全是热心肠。
人还是那些人,人情味却没了。
婶说:
这个故事,我真的特别感同身受。
感谢我的妈妈,她虽然没读书,甚至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她不固执,不会一边倒偏心。
21年前,我带头远嫁,也没有收彩礼,很多人都劝我妈,生个女儿嫁这么远,不如不生。
19年前,我带着一岁的儿子和老何回娘家过年时,村里人都劝我妈不能让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在娘家过年,连我姑姑都电话来说,让我去他们家住两天,免得被说闲话。
那时候我爸已经不再,我弟弟还没有结婚,我妈就是当家人,她执意不肯我走,还对村里人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们就在我家里,不去串门,影响不了别人。”
因为打破了出嫁女不能在娘家过年的陋习,后来村里很多远嫁女都回娘家过年了。

—— 全文完 ——

玉米婶:一个热爱生活的中年美少女,俩男孩的家庭主妇,主业带娃,副业写文,爱好啃瓜。一支笔记录烟火婚姻,摸索婆媳相处,探讨育儿心得。公众号玉米婶(ID:zuohaozijixia)。

苏尘惜
在故事里体验人生,在人生中挖掘故事。在这里,遇见我,遇见更多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