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港媒报道,解放军展开了十轮模拟上海遭遇敌机突袭的电脑兵棋推演,意在提升应对隐身战机威胁的侦测和防御能力。消息一出,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尤其是新算法的加持下,陆基雷达的探测距离远超以往,能在180公里外发现包括F-22、F-35在内的隐身战机,堪称一次防空技术的飞跃。消息人士称,此次推演不仅是针对潜在敌方的空中突袭,更是为现代化战争下的防空体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战性验证。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战争时代到来,空中隐身战机和远程巡航导弹逐渐成为主要威胁。以美军关岛基地的B-2轰炸机为例,携带AGM-158隐身巡航导弹后,可在极远距离对目标进行打击。这样的大范围空袭威胁,让沿海城市必须具备可靠的侦测、预警及拦截手段。解放军此次推演,正是基于对这种新型威胁的深刻认识,为应对类似的攻击场景做好了万全准备。
在此次推演中,解放军三重侦测体系各展所长。地面雷达通过三套陆基雷达系统对隐身战机进行远距离侦测,一位参与推演的解放军军官指出:“雷达不仅能捕捉敌方隐身战机的踪迹,若其进入‘野兽模式’(即外部挂载武器),侦测距离甚至可以进一步延伸。隐身战机能隐身于雷达之外?我们就是要打破这个神话!”
与此同时,海基力量的存在进一步提升了解放军的反隐身战机能力。052D、055型驱逐舰部署的高性能反隐身雷达系统遍布黄海、东海和南海,巡航中的舰艇为沿海防空体系提供了海上屏障,使得敌方空袭方案更难奏效。正如一位海军指挥官所说:“敌方隐身战机一旦闯入这片海域,便是自投罗网。”
空基侦测方面,预警机和卫星的联合作战也在此次推演中起到关键作用。高空中,解放军的预警机能够实时监控大范围空域,将探测信息与地面雷达共享,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防御。军事观察人士认为,这种空基、海基和陆基的联动机制,让中国防空体系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天网”。
尽管解放军的侦测和防御能力取得长足进步,但饱和式攻击的挑战依然不容忽视。以中东的空袭战例为鉴,即使是高密度的防空网,面对饱和式攻击依然可能出现拦截空隙。解放军一位负责空防的指挥官坦言:“我们不能单纯依赖拦截,在防空作战中,进攻始终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因此,东风系列导弹的出击,成为一种有效的“先发制人”手段,以摧毁对方的空中基地和关键设施,从源头上削弱敌方的空袭能力。
为了应对最严峻的威胁,解放军近年来还在东南沿海进行了一系列实战化训练。包括在核战争背景下进行的数据链通信演练,以确保在最极端情况下的通信稳定性。同时,关键设备升级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正如参与设备更新的工程师所言:“我们不仅要保证系统的耐用性,还要能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突发情况。”
未来,防空技术的核心在于更早的发现、更精准的定位和有效的打击。此次推演的成功,证明了解放军在侦测隐身战机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接下来,太空、海空和地面的多重侦测手段将进一步加强。军事专家预计,未来解放军的防空体系可能会引入高超音速武器,并依托太空卫星网络,形成全天候的监控和打击能力。这样的升级不仅是对上海等大城市的保护,更是对整个国家安全的强力保障。
这一系列推演和准备不仅展示了解放军对外部威胁的全面应对,也再次表明了中国坚守和平、防御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