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乡:稻蛙共养 助农增收

政务   2025-01-10 17:32   安徽  

宿松融媒讯 走进高岭乡社坛村50亩稻蛙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正在带领村民挖开田地,捉躲藏在土里的黑斑蛙。

      “因为天气有些冷,成熟的黑斑蛙都躲在土里,但现在行情好,而且蛙也比较肥,能卖个好价钱,算是赶上了增收的‘末班车’。”宿松县源臻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惠刚一边在稻田里忙碌一边笑着说。

      2022年,在高岭乡人民政府和社坛村的大力支持下,社坛村在外农民工孙惠刚选择返乡创业,投资200万元建成社坛村“稻蛙共养”立体生态种养基地,因地制宜地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社坛村稻蛙养殖基地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在沟渠养殖黑斑蛙,在自然状态下,水稻和青蛙是平衡共存的,黑斑蛙喜阴,水稻可以为黑斑蛙遮阳,为其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而黑斑蛙爱吃稻田里的虫子,其粪便可以给水稻提供天然的肥料,这样种水稻不需施肥、不打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提升了稻谷和蛙的品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实现了以蛙产业带动水稻产业升级,大幅度提高了农田综合效益,真正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社坛村稻蛙基地的养殖成功实践,不仅使返乡创业的乡贤增收致富,还能带动附近村民“家门口”就近就业,从水稻、养蛙、就业三方面让闲置土地成倍增值。在6至9月份最繁忙的时候,可雇用20余名本地群众就业,经常性解决3名脱贫户就业增收,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
      社坛村脱贫户孙大叔激动地说:“我在黑斑蛙养殖基地早晚喂食,实施田间管理,在这里工作不仅离家很近,一个月还有3000元的收入,我觉得很好。”
      “我们这里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投放到稻田里的黑斑蛙生长快、存活率也高,而且肉质细嫩,在市场上很抢手。2024年我们的稻蛙养殖品质和产量,跟2023年相比,都翻了几番,生态稻谷亩产达到600斤,黑斑蛙亩产在3000斤到4000斤之间,蛙单价也持续走高,除了成本,每亩纯收入2万元至3万元。”孙惠刚说。
      近年来,高岭乡积极探索绿色“稻+”综合种养模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更多的农民就近增收,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致富渠道,着力破解乡村发展瓶颈难题,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通讯员 杨勇)

责任编辑:李晨  编审:江柏佐

总编辑:汪俊伟

运营:宿松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ahssnews@163.com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今日宿松
中共宿松县委、宿松县人民政府唯一权威发布公众号,由宿松县融媒体中心运营,助您了解今日宿松动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44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4200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