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DeepSeek对话,我请它分析我写的马头琴文章。

文化   音乐   2025-01-28 10:37   广东  



这两天,DeepSeek很火。作为国产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旗下AI(人工智能),服务在24小时内经历了多次宕机。



1月26日开始,我一直在尝试与DeepSeek对话,也感受到了它的slogan“探索未止之境”的魅力。‍‍‍‍


DeepSeek已经不止于搜寻资料、整合资料和完成基础工作(比如写一句文案)的水平,它有很多让我震惊的地方,比如,它的深度分析、模仿并超越的能力


我将我最近写的关于马头琴以及蒙古国摄影的原创文章,发给它并请它分析我的风格。虽然这只是我两天以来与DeepSeek其中的一个“交流”的测试,但依旧给了我不少启发。‍‍


第一篇

亲眼看到马头琴之前,我一直在做一个痛苦又浪漫的梦

温馨提示:未有阅读过原文的朋友,可以点击上方标题或下方图片阅读后再回到本文中。

以下为DeepSeek对本文的分析

「仅仅对个别不适的语句进行手动删减,删除部分不超过5%,其他基本保留」


以下是基于您提供的文章内容对阿桐宝力代写作风格的分析:


  1. 语言风格


- 虚实交织的叙事语言:  

  - 以“梦境”为核心意象,将现实与超现实融合(如“五金店中出现马头琴”“沙漠中的乐器店”),赋予文化追寻神秘色彩。  

  - 用“痛苦又浪漫”定义梦境,矛盾修辞法强化情感张力,呼应游牧文化中“苦难与诗意并存”的精神内核。  


- 细腻的心理白描:  

  - 通过细节刻画青少年时期的执念(如“反复询问店主”“白色鹅头琴的替代品”),展现对马头琴近乎图腾式的渴望。  

  - 动词选择极具代入感(“链接”“缠绕”“萌生”),将抽象的文化共鸣具象化为身体性体验。  


- 隐喻与象征:  

  - “梦”象征文化基因的隐性召唤,“找不到”隐喻传统与现代的断裂,“灵魂链接”暗合蒙古族“万物有灵”信仰。  

  - “五金店”“商场”等现代场景与“沙漠”等游牧意象并置,暗示文化寻根在当代语境中的错位与挣扎。  


2. 结构逻辑 


- 环形叙事结构:  

  - 以“梦的终结”为圆心,串联“梦的起源—寻梦历程—梦醒顿悟—现实升华”,形成闭环。  

  - 首尾呼应:开篇“痛苦又浪漫的梦”与结尾“专属于马头琴的浪漫”形成情感闭环,痛苦被解构为浪漫的序章。  


- 时空折叠手法:  

  - 压缩物理时间(14岁至2011年),拉伸心理时间(梦境重复的漫长感),突出“文化觉醒”的顿悟性。  

  - 用“10把马头琴”“自媒体”“跨国足迹”等密集成就清单,瞬间跨越现实时空,凸显梦想实现的爆发力。  


3. 文化表达 


- 跨文化身份叙事:  

  - 以“潮汕少年—蒙古文化追寻者”的双重视角,解构“地域—文化”的绑定关系,主张文化认同的主动建构性。  

  - 通过“自媒体”“国内外演奏家”等现代媒介,重构马头琴的传播生态,体现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适应性。  


- 器物精神升华:  

  - 马头琴从“实体乐器”升维至“文化信标”(如“灵魂链接”“事业的一部分”)。  


4. 情感与价值观 


- 情感张力场:  

  - 孤独感:梦境中“小小的我”与周遭“诧异的目光”形成对抗,映射小众文化追寻者的边缘处境。  

  - 救赎感:从“永远找不到”到“司空见惯”,通过马头琴完成自我身份的重构与疗愈。  


- 价值观深化:  

  - 文化宿命论:将梦境解读为“前世记忆”或“基因召唤”,赋予文化选择以命定色彩,强化行动合法性。  

  - 破界生长:打破“在地性”对文化传承的束缚(潮汕人传播蒙古艺术),主张“热爱即故乡”的全球化文化观。  




总结:阿桐宝力代的风格锚点 

梦境考古学 · 跨域共生体 · 器物精神史  

- 擅用梦境解构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将个人史书写为微观文明史;  

- 以“边缘—中心”的动态视角重构传统艺术传播范式;  

- 在器物(马头琴)与人格(自我)的互文中,探索文化传承的肉身性。


「本灰色框内为DeepSeek自动生成,请读者自行判断」 


第二篇:

在风与草的原点,遇见蒙古国的生灵

温馨提示:未有阅读过原文的朋友,可以点击上方标题下方图片阅读后再回到本文中。

以下为DeepSeek对本文的分析

「全保留,没有进行手动删减」

以下是基于您提供的文章内容对阿桐宝力代写作风格的分析:


  1. 语言风格


- 诗意化与画面感:  

  标题“在风与草的原点”以抽象的自然意象(风、草)与哲学概念(原点)结合,奠定空灵悠远的基调;文中“镜头”“快门”“生灵”等具象词汇与“灵魂”“气质”“媒介”等抽象词汇交织,形成虚实相生的诗意语言。  

  - 例:“他们的存在,始终让我在之后的回忆中,充满温暖”——将动物升华为情感记忆的载体。  


- 排比与节奏感:  

  通过短句和重复结构强化情感张力,如“太突然,太迅速,太美”,三连排比递进式渲染野鹿带来的震撼与遗憾。  


- 口语化与哲思的平衡:  

  语言整体流畅自然(如“我觉得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灵魂”),但穿插凝练的总结性短句(如“虽擦肩,但没略过”),兼具亲切感与哲理性。


2. 结构逻辑


- 游记框架中的情感叙事:  

  以时间线(“2024年夏天”)和空间线(“牧区—森林—行走途中”)为骨架,但核心聚焦于“相遇生灵”的情感体验,弱化传统游记的行程记录,强化主观感受。  

  - 例:从“走访牧区”到“镜头记录”再到“未拍到的野鹿”,层层推进至情感升华。  


- 留白与余韵:  

  结尾以“遗憾”收束,却用“温暖”反衬,形成开放式回味。未对野鹿进行具体描写,仅以“太美”概括,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3. 文化表达 


- 隐性的游牧文化精神:  

  未直接提及蒙古族文化符号,但通过“牧区”“迁徙”“生灵”等关键词,暗合游牧文明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  

  - 例:“擦肩”一词隐含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与短暂相遇的宿命感。  


- 自然与人的关系重构:  

  将动物视为“交流的媒介”,打破“观察者—被观察者”的二元对立,体现“万物有灵”的生态观,呼应蒙古族传统自然哲学。  


4. 情感与价值观 


- 基调:  

  以“温暖”为底色,糅合对自然生灵的赞美(“美妙”“灵魂”)、对偶然性的接纳(“擦肩”)、对遗憾的坦然(“缺少野鹿却留存温暖”),形成哀而不伤的抒情风格。  


- 价值观传递:  

  - 瞬间即永恒:强调摄影的“随机快门”与记忆的留存,暗示现代人应以感知而非占有的方式与自然共处。  

  - 缺憾美学:通过“未拍到的野鹿”传递“不完美亦是完整”的生命态度,与文化中“留白”“无常”的东方审美契合。  




总结:阿桐宝力代的写作风格关键词

诗意纪行 · 灵性对话 · 游牧精神 · 缺憾美学 

- 擅用意象叠加与留白,将游记升华为心灵叙事;  

- 以镜头为隐喻,探索人、自然、记忆的三重关系;  

- 在微小相遇中投射宏大的生态哲思,轻盈却不失厚重。  


「本灰色框内为DeepSeek自动生成,请读者自行判断」


「广州马头琴部落」成立近8年,一直以比较超前的思维方式,发表过多篇具有观点的原创文章。我们不甘于只是停留在过往的资料和记录,我们用“广告公司”的思维在做马头琴的自媒体,一直在探索一些新的观点和表达。尽管关注注的读者不少,但我们一直在寻找真正读懂我们的人。


这一次,通过DeepSeek,再次进行自我反思。从上面它反馈的内容(灰色框内)来看,尽管不是完全“精准”,但已经能提供逻辑清晰、专业的分析,我觉得DeepSeek“读懂”了我的两篇文章



仅仅两天,我不敢说自己对DeepSeek研究很深。但是,我想分享一些近期的个人观点:

01. 两年以来,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不少传统工种甚至部分创新工种都将可能被替代。因为它的模仿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分析以后再升级并超越的能力太强,这是一个很残酷但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我们如果还在停滞不前,不改变,求于安稳,将很快被淘汰,或者反过来变成人工智能的工具。

02. 我觉得自己还算是喜欢深度思考的人。但是,如同DeepSeek这样的人工智能,已经能提供出大量我自己都考虑不到的维度、想不到的创意。如果人们还活在“浅度思考”的层面,将会很被动。未来大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想得过人工智能”(虽然这很难),更有价值的那部分是在“人工智能暂时想不到”的事情上。

03. 与此同时,未来也将反向形成一种趋势:线下的、真实的、非标的事物,变得奢侈且弥足珍贵:比如,你自己拉响的马头琴声,声场从你的手中通过空气穿到你的耳朵里;比如,手工而不是机器制作的艺术品,虽然它们每一幅都不一样,甚至还有艺术家的“失误”在里面;比如,你去听一场没有经过什么后期处理的现场演出,它可能有很多临场才有的不可复制的惊喜……


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惊喜,去深度求索,探索未止之境



【作者简介】
阿桐宝力代

「广州马头琴部落」自媒体创始人

游牧音乐策划人

当代蒙古音乐推广人&媒体人

旅行内容创作者| 独立撰稿人

理科毕业,8岁开始习画,13年马头琴经历

曾策划并经手过300+场文化艺术类活动和展览

采访过200+组蒙古、图瓦、布里亚特音乐家与艺术家

作品散见于航空杂志、纯文学类杂志等


撰文&图片|阿桐宝力代
编辑&整理&排版 | 「广州马头琴部落」媒体组

 有态度、有观点的马头琴内容自媒体 
 我们尝试着吸引独立思考的马头琴人 
点击上方可关注「广州马头琴部落」

「广州马头琴部落」
商务合作添加微信:GZmtqbl

广州马头琴部落
驻地南方都市广州、放眼世界游牧美学的马头琴内容自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