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跨越 | 养牛大县的“织女梦”

文摘   2024-09-30 14:02   安徽  


沿着江淮运河过淮河,继续北上,记者来到西淝河流域的利辛县,当地曾以黄牛闻名,如今——

江河跨越 | 养牛大县的“织女梦”

牛,是利辛的名片。2023年积极响应省委“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利辛县曾因牛而“牛”。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近几年,色纺、混纺、织布、针织等相关企业相继落户利辛,逐步构建起“纺、织、染、衣”的纺织业全链条。今年1至8月,全县轻纺服饰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85亿元,同比增长52.25%,全县纺织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120亿元。去年9月,利辛县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称号。
全国前三的户外品牌伯希和、工信部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翰联色纺……短短数年,一批科技含量高、增长势头旺的行业头部企业在利辛扎根、起势、开花,在养牛大县编织起“织女梦”。
养牛大县搞纺织,被业内戏称为“牛郎牵手织女”。9月28日,记者前往利辛县,探访这段“传奇”。

“一块布”何以成“龙头”?

——政策引领,聚力轻纺织“锦绣”

去年,利辛县将“轻纺服饰产业”确立为全县主导产业,而与“一块布”结缘,要从改革开放之初说起。
那时,在内陆一些地方,流行用“小上海”“小南京”的别称,来形容某地市场繁荣。位于利辛县南部的阚疃镇,由于纺织服饰业的兴盛,被称为“小上海”。“家家忙批发、户户搞缝纫,红火一时。”利辛县轻纺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管明强说,阚疃镇起初做校服,接了全国大量订单,后来做各种服装,还建起了服装城。
之后,义乌、常熟、武汉、广州等地也形成了服装市场,阚疃镇虽很快没落,但却留下了一批“种子”。
“现在县里搞轻纺服饰的老板里,不少人就是当年阚疃镇的服装小摊贩、学徒工。”管明强说。
利辛县纺织基础好,目前,丝网纱门、挡风被、家居服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90%、80%、70%以上,然而看似傲人的数据,却由于产品的低端化战略,盈利有限。
“门槛不高,学了就会,谁都能干。”利辛县轻纺服饰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负责人郭奎说,十几年前,利辛办过一次丝网纱门的全国会展,本以为会后订单会火爆,不料参会的外地客商来看过后,回去就自己组织生产,反而抢了订单;此外,纱网类的产品,高低端之间的使用价值差别不大,“最贵的也才百十块钱,扣除原料、人工和运输成本,赚不到什么钱。”
丝网纱门产业虽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但经过多年发展,培育出大量懂纺织、会纺织的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如今县内有纺织工近5万人,还有约50万人外出务工,其中70%的女性在纺织行业就业。”管明强说。
有企业家,有管理员,有大量熟练工,利辛纺织腾飞还缺什么?
2023年,利辛县明确“瞄准高端,打造终端,做强集群”总体思路,按照“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路径,全力“招强引优”,促进轻纺服饰产业全链条、集聚式发展,将传统特色产业培育成优势主导产业。
缺政策,就成立轻纺服饰产业专班,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营商环境;缺资金,就召开多次轻纺服饰产业链“政银企担”对接活动,仅今年2月的一次对接会,就有8家银行与12家轻纺服饰企业签订意向授信协议,协议金额7070万元。此外,县里还成立县经信发展工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县工投”),国企与民企携手,解决纺织行业资金困难。
“前期有积累,政策有谋划,行业有机遇。”郭奎说。

老产业何以焕发新生机?

——向“新”而行,科技赋能促蝶变

织出4000多种颜色的布料,需要多少种原料?答案可能出乎意料:三种。
“用物理调色法,调整三原色丝线的比例,能调出‘五颜六色’。”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毅说,整个工序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把色母粒加入液态的无色纤维液体中,通过高压喷出,类似于蛛丝的形成。如此得到的三原色纤维,切断后横截面都是同一个颜色,整个过程无污染,后期不掉色。
“传统印染存在污染问题,在作为水源地的利辛很难通过环评。”张毅说,2010年企业落户利辛,靠老师傅的经验搞物理调色,2014年起建数据库,至今已整理调配出4000余种颜色的“物理配方”。翰联色纺凭借这一看家“法宝”,于2019年6月,被工信部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3月,被省经信厅纳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
桂冠加身的背后,是十余年坚守的艰辛。“物理调色法技术门槛高,生产难度高,成本也超过普通印染织物,市场占有率一直不高。”张毅说,他坚信科技含量高、环保低碳的生产方式一定会成为主流。2020年,中央明确提出“双碳”目标后,申请国家知识产权超200项、授权国家专利90项的翰联色纺进入发展快车道。2023年,企业实现产值2.84亿元,同比增长103%,今年前8个月,实现产值6.47亿元,同比增长568.24%。
用涡流纺纱机打造的生产线,生产效率是传统机械纺纱机的35倍以上,去年,张毅将涡流纺纱机引入色纺行业,并成为全球第一家用涡流纺纱机做差别化纤维混纺纱线的企业。“每台涡流纺纱机的成本高达550万元,在技改扩大产能的关键时刻,县里伸出援手。”张毅说,县工投带资入股,成立由翰联控股的合资公司,目前,已投产24台涡流纺纱机,到年底再引进28台,全年产值将突破10个亿。
利辛县以培育智能化涡流纺产业链和新材料产业链等高端制造为突破口,加强与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院所产学研对接,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公共技术平台。目前,已培育轻纺服饰高新技术企业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获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中心14家,培育轻纺服饰省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质企业6家。同时大力培育发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新业态,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推动纺机、编织、裁剪等设备数字化、自动化转型升级。支持4家龙头企业更换国内先进电脑横编织机,引导进口先进设备占比90%以上。
“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利辛纺织服装产业不断突破瓶颈,焕发勃勃生机。”利辛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付荣说。

小县城何以打造纺织城?

——集群发展,打造全链筑品牌

户外运动品牌伯希和,从线上起家,短短十余年,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其自主创建PT-CHINA新自然科技平台,与POLARTEC、EVENT等全球顶尖户外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伙伴,产品屡获亚洲户外产业大奖、中国户外装备大奖等多个行业专业奖项。
行业龙头伯希和为何会在皖北一座小县城扎根?“选择在利辛安家,一是得益于这里日益完备的产业链,二是县里发展现代纺织行业的决心,三是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伯希和利辛公司负责人刘伟告诉记者,今年前8个月实现产值15.83亿元,同比增长318.27%。
孤木不成林,去年12月,伯希和以商招商,将苏州的合作伙伴带来利辛,注册成立安徽京盛和服装有限公司,就近提供配套生产。“我们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伯希和能快速成长的地方,肯定错不了。”京盛和董事长刘立辉说,现在租用伯希和的厂房生产,楼下就是伯希和门店。目前,京盛和已规划厂房面积14000平方米,预计全部建成后从业规模可达1000人,年可加工服装300万件以上,年产值可达6亿元。今年2月投产至8月底,京盛和已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
河南人陈克勇和爱人原先在上海办服装厂,与翰联色纺业务往来密切,为就近取材、深化合作,于2014年把公司迁往利辛,成立安徽京威纺织服饰有限公司。经过10年发展,企业产品已覆盖国内30多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并成为AIGLER、KOOKAI、老佛爷、秋水伊人、雅戈尔等国内外著名品牌的合作方,“京威”“莫昕”等企业自主品牌也初具影响力。
企业家以商招商,打通产业上下游;政府聚焦配套做规划,构筑产业新高地。
“一针一线”勾画产业发展新图景。今年,利辛县划出278亩连片工业用地,建设轻纺服饰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重点打造户外服饰装备加工产业链示范区、智能涡流纺产业链示范区、高端家纺产业链示范区、纺织新材料产业链示范区四大板块。“县工投以厂房入股,企业以设备和技术入股,合力打造轻纺服饰示范园。”利辛县副县长陈静介绍,县里近期还规划经开区纺织服装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达3326亩,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化水平。
到2028年底,利辛县计划将纱线纤维(纺织新材料)产业链、织布面料产业链、印染产业链、成衣服饰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年产值均实现100亿元以上,力争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到2033年,力争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把利辛县打造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轻纺服饰产业集群(基地)。

利辛县融媒体中心(利辛县广播电视台)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审核 | 马西雷 责编 | 于 浩

编辑丨李 静  王   焜

利辛融媒公众号

利辛融媒APP 




利辛县融媒体中心(利辛县广播电视台)

官方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2409283798@qq.com


利辛融媒
利辛县融媒体中心(利辛广播电视台)发布权威资讯,讲述利辛故事,关注百姓生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3412020003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