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健康|血管最怕“过冬” 周围血管疾病进入高发季

时事   2025-01-09 18:04   山东  

对于很多中老年人来说,冬天是一道“要命坎”。冬季气温降低,人体新陈代谢变慢,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从而诱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除了大家熟悉的心脑血管疾病外,周围血管疾病在冬季也进入高发期。

冬季天气寒冷,在低气温的刺激下,血管容易收缩痉挛。另外,冬季大部分人的运动量减少,排汗减少,水份摄入减少,容易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这些都导致冬季血管类疾病高发。

威海市立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周海蒙介绍,为什么冬季会出现周围血管疾病高发季节。比如主动脉夹层是一个非常凶险的,容易导致死亡的一种急危重症。因为天气变冷以后,气温降低会导致血管收缩痉挛,引起血压的增高,有时候会导致血管壁压力增加,导致血管内膜撕裂,从而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最近抢救了几例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的危重患者。

主动脉夹层也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当动脉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通过破口进入动脉壁形成血肿,并进一步剥离主动脉的内膜和中膜,便会产生主动脉夹层。发病高危的人群包括高血压病、年龄较大、主动脉粥样硬化和遗传性血管病患者等。

主动脉夹层几乎都是突发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患者平时大多数是没有表现的,主要针对一些老年动脉硬化,常年高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患者的血压如果持续在一百六七、一百八甚至二百以上收缩压,会导致血管壁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在血压突然波动的情况下,比如提重物或者突然剧烈活动,血压一过性升高到二百甚至更高的时候,血流会对血管壁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引起血管壁突发撕裂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冬季高发的周围血管疾病除了主动脉夹层外,还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动脉性疾病,由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腔出现狭窄甚至闭塞,导致下肢血流供应不足而引起下肢缺血性的疾病。

下肢的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的动脉硬化是一样的,冬季会出现血管收缩,导致血管痉挛、狭窄,引起下肢供血不足,也会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基础上血栓的形成,引起下肢缺血、下肢足部甚至小腿的肌肉坏死,严重的甚至需要截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随下肢动脉病程可以出现不同的症状,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发凉、畏寒等轻微不适,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表现为患肢间歇性疲劳、酸痛,间歇时间较固定,进一步加重可出现静息痛,即患者休息时也存在肢体疼痛,易发生于平卧及夜间休息,影响生活质量,严重可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平时没有常规查体,平时走路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如果近期之内甚至半年或者一年,如果走路出现小腿肌肉疼痛或者行走距离缩短,临床上称为间歇性跛行。如果原来一口气不间歇能走500米,近期发现走300米,甚至200米或100米,就会出现小腿肌肉的酸痛,必须休息几分钟之后才能缓解,排除一下由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血管狭窄引起下肢缺血的早期表现。如果确诊是下肢动脉供血缺血引起的表现,及早诊治可以避免进一步发展。 

拾金不昧暖人心  金手镯“完璧归赵”

健康在身边|只需贴一贴 轻松解决瘢痕疙瘩

“直播威海”视频号上新啦

直播威海
《直播威海》是全国优秀民生新闻栏目和山东省名栏目,新闻热线518888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