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处暑(8月23日),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即将结束。处暑后雨量减少,燥气开始生成,容易出现皮肤、口鼻干燥等不适,需要润养。同时易引发感冒、咳嗽、咽部不适等,需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处暑后天气渐凉,湿气仍存,如何通过中医食疗或穴位按摩等方式来祛湿健脾?
处暑是寒和热的一个交替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暑热易转化成燥。燥邪加上暑的余气,温燥之邪渐出,脾胃功能会处于相对弱的状态,也容易出现呼吸道的症状,如咽干、咽痛。
在日常情况下,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温热、温燥的食品,保护脾胃。首先,可选择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薏米、冬瓜等。其次要减少冷饮,水果也尽量少吃凉的,尤其是冰箱里冰过的寒凉食品。这给大家推荐两个食谱,莲藕炖排骨、百合莲子老鸭炖汤,大家可以因地制宜选用。
这里简单介绍两个在处暑阶段保护脾胃的穴位。第一是极泉穴(在腋窝正中间):用拇指按住极泉穴,按到疼痛为准,按压30-50次;或者用右手拍打左边的极泉穴。第二个是手三里穴(肘曲起来,肘横纹往下2寸),连续按压30-50次,可以缓解因脾胃虚弱而导致的一些症状。
秋季干燥容易诱发鼻出血,如果出现鼻出血该怎么应对?有哪些建议?
到了秋冬季节,鼻出血的病人确实大幅度地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干燥、不良的擤鼻习惯、过敏以及疾病因素等。
出现鼻出血该怎么应对?
发生鼻出血后,首先摆正体位,身体稍微前倾,头稍微低下来。千万不要后仰,避免引起恶心、呕吐以及增加儿童误吸风险。第二个是指压法,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双侧鼻翼,持续5-10分钟,或用棉球塞到出血侧的鼻腔,再进行按压5-10分钟,基本可以止血。如果鼻出血止不住,要及时到医院由医生处理。
预防鼻出血方法
首先,室内要保持湿润,如果干燥的话,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同时,保持鼻腔的湿润,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含有凡士林的油膏涂抹,也可以用油性的滴鼻剂,比如石蜡油、复方薄荷油。第三,控制过敏性鼻炎,因为过敏性鼻炎的揉搓和打喷嚏,也非常容易引起黏膜出血。第四,要戒除不良生活习惯,比如不要抠鼻子、搓鼻子,或者把鼻毛剃得干干净净的,避免增加鼻子出血的可能性。
暑期很多人体重有所增加,针对青少年、儿童群体,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减重?
外出游玩的时候,各地的特色美食非常吸引我们的味蕾,难免进食过多。所以在外出游玩的时候,可能体重就有所增加。这里面我们尤其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食物多样,注意合理搭配。不同年龄儿童的能量需要量不同,要控制食物总摄入量。对于已经肥胖的儿童要减少20%的能量摄入,基本做到吃“八分饱”。同时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以及全谷物和豆类在主食中的比例。
第二是要少油少盐,清淡饮食。在外也要选择减少生冷、辛辣、高油、高盐、高糖菜肴的摄入。
第三是保证规律进餐。定时定量吃好一日三餐,不暴饮暴食、偏食挑食,尤其注意晚餐不能吃得过饱,不能摄入特别高的能量,而且晚上九点之后不要再进食。同时,因外出游玩活动量大,可以选择新鲜的水果、原味坚果、奶制品等健康零食作为正餐的适宜补充,但不能代替正餐,且也要控制总能量。
最后,鼓励要足量饮用干净卫生的白水,不喝或者少喝含糖饮料。要保证充足的身体运动、充足的睡眠,做到不熬夜,也要减少久坐行为,还要减少“屏幕”时间。
秋季易发慢性咽炎,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在秋冬季节,咽炎发病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秋季干燥和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比较高,其他诱发因素就是一些不良嗜好,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
咽炎的症状表现
咽炎有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起病比较急,病人突然感到咽干、灼热,进而发生咽痛,吞咽痛,有时伴全身症状,发热、全身酸痛、乏力。慢性咽炎主要以局部症状为主,症状多样,如咽干、有异物感、嗓子有痰、干咳等。
有什么更好办法来预防咽炎?
第一个要改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吃辛辣食物,多食雪梨、银耳等润肺食物以及蔬菜、水果。注意不要熬夜,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年老体弱者,建议打一些疫苗来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改善空气环境,保持湿度,可选择用加湿器。最后是控制过敏等疾病因素。
对于慢性疾病的人群,如何调整饮食或者生活方式?有哪些预防建议?
对于慢性病人群,推荐以下食养原则和建议:
一是要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二是要科学规律进餐,定时定量、清淡饮食、戒烟限酒,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三是吃动平衡,作息规律。动则有益,选择适合身体状况的运动形式和运动时间。保证睡眠时长,还要讲究提升睡眠质量。四是加强自我管理,定期动态监测体重、血压、各项血脂指标。定期进行营养咨询,科学调整和管理食养和生活方式。此外,对于超重肥胖的人群,一定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每顿饭吃到七八分饱,结合自己超重程度,减少500-800千卡的能量摄入。少吃高能量食物,选择脂肪含量低的动物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提升膳食纤维摄入量。鼓励在家做饭,用盐勺和油壶控制油、盐的使用量。
慢性人群的饮食建议: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要减钠增钾,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愉快心情和平和心态,尽量不焦虑,减缓压力。对于预包装食品,要关注钠的含量。
对于糖尿病人群,注意能量适宜,如果存在超重肥胖同样要控制体重。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等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合理加餐。
对于高脂血症或血脂异常人群,要关注脂肪的摄入量,少油烹饪,少盐控糖。
对于心血管病人群,要关注反式脂肪酸摄入的问题。对于预包装食品,配料中含有的氢化植物油、人造黄油、起酥油,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需要注意。
秋季易引发过敏性鼻炎,主要有哪些症状?如何与感冒区分?如何预防和治疗?
责编:李卫霞
审核:王佳、黄永言
编辑:古再丽阿依·阿卜来提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