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丨《近代史研究》2024年第5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学术   2024-10-01 21:53   湖北  



      ·大数据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近代中国邮政网络与信息可达性

(1907—1936

王哲 侯的


内容提要

  自1896年大清邮政建立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导致国内邮政网络大规模破坏,此间40年是中国信息传播网络从官方驿站体系转换到官民混用的国营邮政体系的关键时期。邮政舆图是近代邮政地理网络的载体,此期间四个版本的邮政舆图(1907年、1920年、1933年、1936年)数字化,提供了四个截面的邮政地理网络。其中,1936年邮政地理网络是目前可见的近代地理空间数据中规模最大且可重建完整拓扑网络结构的典型个案。同时,基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各邮区邮路《时间表》所载之“时间成本”,综合利用GIS手段,可计算得出1936年六大代表性城市与全国各地的邮政时间成本矩阵,并最终获取其邮政可达性的可视化结果。近代邮政网络空间渐次拓展,重塑了政府与民间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使全国各地的信息可达性显著提高。近代中国信息传播网络,从明清驿站时代的单中心空间结构,演进到国营邮政时代的“多中心分布”。


关键词

  信息可达性  数字人文 邮政网络 邮政舆图


作 者

  王哲,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侯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清代山西知县空间流动的量化分析


胡存璐


内容提要

  清代地方官员从某一官缺调动至另一官缺,因职位变动引起任职地变化,形成空间流动。对清代职官数据库(地方志)已录入的2.1万余条清代山西地方官员数据中任职山西知县的4477名官员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清代山西知县在省内以“跨府(直隶州)平级流动”为主,并在嘉道以后平调次数显著增加。政区缺分等第对知县的流动方向具有较大影响,知县平级流动的总体趋势是“由简至繁”调动,要缺的流动率相对较高,晋升率也明显高于中缺、简缺。然而,山西知县的晋升率仅为4.42%,大部分官员仕途生涯止于知县。山西首县阳曲县知县流动特点较为突出,流入人次、晋升率皆高于其他县。分析官员的空间流动,为观察清代官员选任制度的规定与运行,以及理解清廷调配官僚资源以达到“量才授任”“人地相宜”的用人理念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空间流动 山西知县 清代官制 缺分等第 清代职官数据库(地方志)


作 者

  胡存璐,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讲师





·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早期碰撞

及其理论启示


金民卿


内容提要

  五四运动前,洋务派、早期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无政府主义者、中国社会党人等不同群体的知识分子,立足不同立场、怀着不同目的,逐步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译介到中国,并尝试用中国文化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将其作为一种理论借鉴运用到中国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批评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早期碰撞。但是,译介者没有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更没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立场,因而也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国文化的“结合”。尽管如此,早期碰撞的文化经历为日后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两个结合”提供了一些理论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作 者

  金民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学术评论


“社团网络革命”:

探讨中国近代商会的新视角

——评《商会与近代中国的社团网络革命》


朱英


内容提要

  加拿大华裔学者陈忠平的专著《商会与近代中国的社团网络革命》,不仅为研究商会史提供了新视角,而且对探索商会史研究如何取得新拓展不无裨益。该著构思“社团网络革命”新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实证研究,阐明江浙地区发展的商会社团网络通过空前的关系制度化、扩大化、多元化及其成员的互动强化,在近代中国的社会与政治版图中激起一场“网络革命”。这一理论对于研究近代海内外华商与华侨社团之间的联动,以及与中国的互动及其影响,均不乏启迪和借鉴意义。该著还运用“社团网络革命”理论对商会的起源、商会的功能与作用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新探讨,提出不少新的学术见解。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该书没有在社团网络新视野下对商会最重要的经济功能与作用进行新探讨,而且在这方面的内容也比较薄弱。


关键词

  商会史 商人团体 “社团网络革命”


作 者

  朱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清史研究


满族遗老金梁与儒家忠义观


刘小萌


内容提要

  学术界对满族遗老金梁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有不同解读。其中,柯娇燕所持金梁一家的基本特征是“满族认同”的观点影响较大。然而,金梁的家世与金梁家“一门忠义”,以及金梁践行忠义的事迹和其忠义观的形成、金梁效力于逊清小朝廷等事实,表明金梁一家的基本特征并非“满族认同”,而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忠义观。而就民国初期满汉遗老与清朝初期汉人遗老的比较,亦反映儒家忠义观是民初满汉遗老共享的价值观,也是他们超越狭隘的民族认同,并对逊清小朝廷坚守“孤忠”的思想基础。但民初满汉遗老面对民主共和大潮,仍坚持逆历史潮流的立场,其中一些人为复辟清朝,投身于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伪满政权,沦为历史的罪人。


关键词

  金梁 满汉关系 儒家忠义观


作 者

  刘小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专题研究 


美国舆论视野下的

中国海员形象研究(1882—1931)


米惠华 张生


内容提要

  中国海员作为近代美国商业航运发展的重要力量,受到美国媒体的关注。1882年《排华法案》颁布后,中国海员被贴上抢占美国工人工作机会、威胁美国海洋安全的“廉价劳工”的标签。随着中国海员自身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对美国海员罢工的呼应,美国舆论界特别是劳工类媒体开始将中国海员视为相互支持的“罢工伙伴”。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中国海员争取民族独立的罢工运动的开展,美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工人日报》呈现了中国海员与全世界无产者一起,共同反抗压迫,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相连的革命者形象。美国媒体关于中国海员形象的变化,与其自身经济和政治的考量密切相关,也与中国海员自身的觉醒密不可分,体现了国际工人运动相互支持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

  中国海员 美国舆论 《排华法案》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华人华侨


作 者

  米惠华,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张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




近代中缅陆路贸易新论:

以缅甸海关档案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马琦 陈艳


内容提要

  近代中缅贸易史既有研究大多以中国文献为主,研究范围也基本局限于中国境内,反映的是中国视野下的中缅贸易。借助缅甸海关档案资料,则可以考察缅甸视野下近代中缅陆路贸易的大宗商品及其贸易特征,分析近代中缅陆路贸易对中缅双方的经济影响。近代缅甸出口中国西部的大宗商品从农副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表现出鲜明的过境贸易特征。英属印度、西欧诸国亦参与其中,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欧洲联系在一起,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对缅甸和中国西部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中缅陆路贸易 棉纺织品 过境贸易 缅甸海关档案


作 者

  马琦,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陈艳,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博士研究生



时局所迫与环境限制:

近代云南木棉推广研究(1918—1949)


张永帅


内容提要

  1918年云南木棉发现后,虽得到一定推广,但进展缓慢。全面抗战前后,全国棉花产需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云南地方政府将植棉重心由草棉转向时人认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木棉,设立机构、筹措经费、制定措施,以开远为中心,以迤南为重点,渐次向全省推广。虽经数年努力,但因木棉环境适应性有限,“人力”作用被简单放大而推广有限。全面抗战前后云南木棉推广,是在特殊时局影响下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这提示用环境史的视野观察经济史,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可加深甚至刷新既有的认识。


关键词

  云南 木棉推广 人地关系 地理环境


作 者

  张永帅,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教授



国民政府对侵华日军毒气战的

追责及其阻碍


曹鲁晓


内容提要

  二战期间,日军屡屡违反国际法,对华实施毒气战。中国在遭受苦难的同时,也将这一罪行公诸世界,并着手搜集罪证,为同盟国的追责铺平道路。战后,国际检察局和国民政府皆对日军毒气战进行调查和起诉。然而,美国军方出于发展化学武器的军事考量,干涉相关审判,致使日军毒气战在法律依据完备且罪证充实的情况下成为东京法庭的未审之罪,并释放了被武汉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的涉案战犯梶浦银次郎。同盟国未能在战后第一时间对毒气战罪行和涉案战犯充分追责,导致相关历史记忆被冲淡,并增添了国际社会禁绝毒气之路的阻碍。


关键词

  侵华日军 毒气战 东京审判 战犯审判 梶浦银次郎


作 者

  曹鲁晓,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青年论坛


19世纪中叶英国驻华领事的日常生活

张翼


内容提要

  1869年,英国驻华各口岸领事向国内提交了关于口岸薪资、物价与雇员情况的报告,详述了英国驻华机构的各项支出。领事们在饮食、供暖、雇工等方面有大量开销,这并非由于本地物价和人力昂贵,而是为维持“体面的”欧式生活而付出的代价。报告中提到领事馆人员的组成、规模和薪资情况,其中对书记和口译等华裔雇员职责的描述,说明华人群体在英国驻华外交机构中的重要性。领事们试图在细节处展现所谓的“文明秩序”,其日常生活方式乃是帝国主义权力的微观呈现。领事馆人员的薪资差异巨大,体现了族裔和阶级的森严壁垒。不过,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华人仆役的依赖也使其遭遇后者的反抗,仆役们尝试用各种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关键词

  中英关系 口岸社会 驻华领事 日常生活


作 者

  张翼,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来源:近代史研究)

史地刊讯
主打史地,立足期刊,扩大学术传播,加强人文交流,为学界和公众提供期刊方面最新的史地类文章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