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我省“新年第一会”,传递抓项目谋发展的鲜明导向。连日来,南京、苏州、扬州等地纷纷打响项目建设的发令枪,全力以赴攻项目、扩需求、抓改革、促发展。项目是抓发展的载体,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谈。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都要抓好项目这一重要载体。
抓项目,既要用力抓,彰显工作力度;也要抓“好项目”,体现质量和效益。在项目选择时,既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也不能一味“贪大求洋”。有的地方不切实际引进亿元级生态文旅项目,最后沦为“空中楼阁”;有的地方引进新能源汽车项目,由于各路资本动机不一,掉入“空手套白狼”的圈套,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地方匆忙上马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却因为配套设施不到位,整个产业园变成烂尾项目……类似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何为“好项目”,就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符合地方实际的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清晰的战略定力,明确方向、因地制宜、质量优先,确保“好项目”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
抓项目要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意味着,我们招引项目决不能盲目,千万不能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就忽略项目的“实在度”,要把握好产业准入、投入强度、装备水平、产出效益关键环节,算大账、计长远。在项目筛选和推进上,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决摒弃不符合产业方向、不利于生态环保的“两高一低”项目。突出抓好有利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项目,以及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项目,还要特别关注能够强链补链延链的关键项目。这样的项目,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动力。
抓项目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势。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在项目谋划和招引上,要立足功能区定位,着眼于形成特色优势,去谋划和招引项目。面对新兴产业的风口,要有清醒认识,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能搞一种模式。对于招商引资,中央加大支持力度,也划出红线底线,各地要严格落实,坚决避免恶性“内卷”。要突出资源禀赋,用好各自优势,找准项目建设着力点、突破口,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模式,确保项目建设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
抓项目要质量优先,兼顾数量与效益。我们不仅要关注项目的数量和体量,更要注重项目的质量和能量。既要抓投资大、带动力强的项目,也要抓好专精特新、“小而美”的项目。特别是那些能够促进创新、惠及民生、利于长远的项目,即使投资不多、体量不大,也要高度重视。同时,我们还要统筹好产业项目与民生工程的关系,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此外,还要加力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补齐地下管网、智慧城市等短板弱项,以项目“小切口”做好民生“大文章”。
项目进度决定发展速度,项目质量决定发展质态。各地要坚持精准施策、科学谋划、质量优先的原则抓好项目,从项目审批、要素保障到建设投产做好全过程服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力促重大项目加快落地见效,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优质增量。
来源:新华日报
图片:网络综合
编辑:顾苏苏
审核:李慧
发布:刘欣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