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东馆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总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以“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为主要定位。
馆内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其中,青铜馆、书法馆、绘画馆、印章馆、陶瓷馆、货币馆、雕塑馆、玉器馆等8个常设展厅,堪称8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
金螳螂文化带来馆内 玺印篆刻馆、玉器馆、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及“江南造物”专题馆(待开放)共4个厅的陈列展览。
今天,让我们跟随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老师的视角,走进“中国古代玉器馆”,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演进发展,感受“玉韵新声”。
内容
展品更丰富,阐释更全面
东馆玉器馆延续通史框架,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360件组馆藏玉器(原人广馆展出260件组),并增补绿松石、玛瑙、翡翠作品,完善观众对古代玉器用材及发展的认知。
挑选近80件重点展品进行阐释或拓展说明,辅以线图、拓片、使用复原图或动画,以及同期其他门类的相关艺术品等。多角度讲述,“轻”学术落地,丰富了展览内容,以帮助观众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功能演化和历史文化价值。
体验更多元,年龄全覆盖
东馆玉器馆综合不同知识结构与年龄层观众的观展需求,进行了多处体验创新,并潜心设置多处主题展区或展柜。
如,裸置和田玉籽料供触摸,结合玉矿分布投影,丰富观众对玉的感官认知;打造四部卡通动画,实现静物欣赏之外的视觉体验,并传递古玉器相关专业知识。
又如,特设“中国古玉器极简史”主题序厅,以10件玉器概述近万年玉器发展史,弱化观展压力;特设服务低龄观众的两处动物形玉雕专柜,创新陈列方式,使亲子观展得以各取所需。
讲全球故事,述古今传承
上海是“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的窗口。东馆玉器馆则既是上博的,也是世界的。玉器馆从前言至终章均放眼全球,始终以“大视野”观察、理解、讲述中华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以展厅结尾处的“玉魂”主题视频为例,谈及了西伯利亚、欧洲等不为观众熟知的其他地区的玉器早期使用,谈及了古今传承在当代玉雕上的艺术体现,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共通性,引导各国、各地观众全面领略中华玉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
中国古代玉器馆-多媒体内容
投影
动画视频
“玉魂”主题视频
设计
空间凝练气质
东馆玉器馆遵循“化繁为简、至拙至美”的设计理念,简化空间造型和装饰,旨在构建质朴、静谧、温润的传统文化空间场域。
序厅设计以“玉出昆冈”为指导理念,取材昆仑山、星空、河流、璞石等自然意象的设计元素,通过解构与重组,塑造一个阐释玉文化简史的展陈艺术空间;功能空间设计多用对称式布局,以体现玉器庄重、沉稳的文化内涵。
中区则作“回”形,结合中心柱式造型展柜,实现开合有度及展品、空间与观众的对话;柜内陈列简洁,色彩搭配低调,以突显玉器的材质美、造型美和工艺美。在精心布置的照明下,展品散发出纯净优雅的历史文化气息。
细节彰显品质
除展示功能区外,空间过渡区、观影区的文化艺术属性以及照明落地都是设计理念的高品质体现。
由天然仿玉材料雕琢而成的不同书写形式的“玉”字组合点缀在过渡区墙面,没有装置的喧哗或装饰的突兀,仅以符号美与材质美的合二为一,营造出神秘的空间氛围。
观影区将不同语言系统的“玉”字字符排列组合,作为墙面装饰,既为影片内容的呼应,又是展示内容的延伸,更体现玉文化在新时代的文明特质。
通过多轮照明设计打样,以中心柜为例,采取顶照明结合侧面补光的组合方案,兼顾了玉质与纹饰体现,提升了文物的呈现品质。
转载自:上海博物馆公众号
供稿|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
初审丨谷娴子、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